《吴邪的私家笔记》过审魔改?盗墓变探险,问题不在审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8 22:36 2

摘要:明明是原著作者南派三叔亲自下场当总编剧、总监制,说要把小说细节原汁原味拍出来,结果还是没躲过改动,“盗墓”又成了“探险”。

2025年刚出的《吴邪的私家笔记》,算是让《盗墓笔记》粉丝又纠结了一回。

明明是原著作者南派三叔亲自下场当总编剧、总监制,说要把小说细节原汁原味拍出来,结果还是没躲过改动,“盗墓”又成了“探险”。

但看完整部剧我发现,这次真不能把锅甩给审核。

这剧为了过审,开篇就用旁白整了个新世界观。

说远古时候有九块天外陨铜掉地球,辐射让不少生物变了样,还在封闭地方形成了独立生态。

本来原著里的粽子、尸鳖,全被归成“陨铜影响的神奇生物”,连吴邪手里的“私家笔记”,也成了爷爷吴老狗写的探险故事。

吴老狗的经历也被调整了,二十年代他小时候跟着家人下墓遇血尸,最后只剩二哥带帛书逃出还变了血尸,是他亲手了结的二哥。

后来建国进了扫盲班,才明白盗墓不对改邪归正,把经历写成笔记给了吴邪。

这一段改得还算顺,但吴邪的动机就有点牵强了,本来他开古董店挺悠哉,结果因为有人拿古帛书复印件找吴老狗掌眼,再加上“老马媳妇寻夫”的由头,才组队出发。

老马是破解地图后组队探险失联的,他媳妇找了五年才悬赏找人,吴邪这趟行动就成了“帮忙寻夫”,跟原著里“觊觎宝贝”的盗墓初衷差太远。

更明显的是细节改动,原著里的“尸洞”改成了“湿洞”,“尸鳖”换成“虱鳖”,还说是普通杂食性动物。

岸上的女僵尸更离谱,成了不良船家用腐肉搭的模特,专门吓人。

吴邪本来是被僵尸魂魄袭晕倒,剧里只说是“意志不坚定致幻”,连致幻原因都没解释。

本来盗墓题材的神秘感,多半靠这些诡谲细节撑着,这么一“科学”,味儿直接淡了。

世界观改得勉强能看,可这剧的演员选角和制作,才真叫人出戏。

就说吴镇宇演的三叔吴三省,他演技没问题,但不知道是不是没接触过盗墓题材,演出来的三叔,怎么看都像香港街头的黑帮大佬,跟原著里那种懂行、有点狡黠的感觉完全不搭。

更让人难受的是配音,嘴型和声音对不上,看的时候总忍不住分心。

徐振轩演的吴邪,一个人戏份时还挺自然,可跟吴镇宇、曹磊(演潘子)对戏,差距一下就显出来了,眼神和情绪都接不上。

程相演的张起灵更尴尬,全程只想着“装酷”,原著里那种清冷、疏离的“神颜”感,一点没出来。

反倒是马京京演的大奎,就是以前演“手撕鬼子”的那位,这次居然挺贴合角色,表演松弛,跟吴镇宇搭戏也没落下风,算是个小惊喜。

剧里的场景棚拍感特别重,不管是洞穴还是村子,看着都假得很。

特效也普通,“虱鳖”“蛇柏”这些生物,做得一点不吓人。

最让人头疼的是动作戏,全靠慢动作和频繁切镜凑数,明明是对抗蛇柏的紧张戏,切得稀碎,根本看不出打斗逻辑。

这成色说是“及格线肥皂剧”都算客气,明显是想着借《盗墓笔记》的IP圈钱,没花心思打磨。

其实《盗墓笔记》IP不是没出过好作品,2020年的《终极笔记》《重启》就挺受认可。

但这些年下来,它几乎每年都出影视剧,连《爱情公寓》大电影都来蹭热度,可大部分作品都不行。

反观同题材的《鬼吹灯》,面对一样的审核尺度,却总能出佳作,差别就在于“用心”。

《鬼吹灯》选角从不盯着流量,多是潘粤明这种有演技的中年演员,演的胡八一,一看就像跑过江湖、懂行的人,贴合角色气质。

制作上也舍得花功夫,拍《龙岭迷窟》时去陕西榆林实景拍,洞穴场景搭了三个月,特效投入也足。

《盗墓笔记》总爱用流量演员,演技跟老戏骨一对比,短板全暴露了。

之前曹磊演的《护宝寻踪》,专门讲盗墓集团的龌龊事,还有盗墓对文物的危害,从考古队视角让观众明白“盗墓不对”。

《吴邪的私家笔记》只想着改剧情过审,没把这种现实意义融进去,反而弱化了盗墓的危害,显得没那么有深度。

如此看来,审核从来不是挡箭牌,主创不用心才是《盗墓笔记》出不了精品的真原因。

《吴邪的私家笔记》让人失望,不是审核卡得严,是主创没把这个IP当回事。

要是总想着每年出一部收割粉丝,哪怕南派三叔次次亲自下场,这IP也早晚被消耗完。

来源:史观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