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首播!年代剧《老舅》来了,郭京飞张歆艺,全员老戏骨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8 01:52 1

摘要:你身边有没有那种把“折腾”刻进DNA的亲戚?过年串亲戚时,他总能攥着你的手说“明年老舅给你整个大项目”;过半年再问,要么说“行情不好再等等”,要么换了个新赛道接着吹——可你偏偏恨不起来他,反而总忍不住想:这人折腾一辈子,最后能活成啥样?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把“折腾”刻进DNA的亲戚?过年串亲戚时,他总能攥着你的手说“明年老舅给你整个大项目”;过半年再问,要么说“行情不好再等等”,要么换了个新赛道接着吹——可你偏偏恨不起来他,反而总忍不住想:这人折腾一辈子,最后能活成啥样?

直到刷到腾讯刚开播的年代剧《老舅》,我才突然get到这种人的人生底色。没开播前以为是部常规年代剧,点开第一集就没停下来:韩三平、孔二狗操刀编剧,孔二狗亲自执导,光看幕后班底就知道稳了——毕竟韩三平的本子,从来不会把“年代感”拍成空泛的背景板;孔二狗更懂市井烟火,之前的作品里,连街边卖烤红薯的大爷都透着股真实劲儿。

演员阵容更是把“放心”俩字写在脸上。郭京飞挑大梁演主角崔国明,光看他出场那两分钟,就知道这角色稳了。不是说他演技多炸裂,而是他太会演“普通人”了——穿着洗得发白的工厂工装,袖子卷到小臂,手里攥着个搪瓷缸,跟工友聊天时眼睛亮得很,说“以后咱也能造出自家的自行车”,语气里的机灵和那点不服输的劲儿,像极了我爸年轻时跟人吹“要当万元户”的样子。

这两年看郭京飞的戏,从《都挺好》里让人又气又笑的苏明成,到《小夫妻》里嘴硬心软的丈夫,发现他有个本事:不管角色多“不讨喜”,总能演出让人共情的地方。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男主”,没有中年演员的油腻感,反而自带一种“接地气的成熟”——就像楼下修电器的师傅,既能跟你唠家长里短,又能在你着急时递上句实在话。这次演崔国明,他把那种“聪明但没长性”的劲儿演活了。

崔国明这角色,放在现实里就是典型的“三分钟热度”体质。早年是工厂技术骨干,大学毕业就端上铁饭碗,搁当年是街坊邻居眼里的“出息孩子”。可他偏不满足,总觉得“一辈子待在车间里太亏”,上班摸鱼时要么画自行车图纸,要么在本子上写武侠小说,工友笑他“心比天高”,他还不服气:“人活着不就得试试?”

赶上九十年代下岗潮,别人愁得睡不着觉,他倒好,一拍大腿说“终于能放开干了”。第一波创业就扎进制造业,一门心思想造自行车。那阵子他天天泡在租来的小作坊里,蹲在地上画图纸,半夜爬起来改零件尺寸,连吃饭都捧着本《机械设计》。结果呢?自行车造出来了,车架比别人家的粗一圈,他还得意“结实”,街坊邻居凑过来看,摸了摸车座说“这玩意儿骑起来不得沉死?”最后堆在作坊里落灰,投入的钱全打了水漂。

创业失败没让他消停,转头就扎进文艺圈。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写武侠小说,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桌上堆着泡面桶和武侠杂志,连媳妇叫他吃饭都嫌烦。他总说“要当第二个金庸”,写出来的侠客却满是东北味儿——主角叫“铁胳膊赵二柱”,出场先啃俩大馒头,遇到仇家不先动手,先跟人唠“你这刀磨得不行,我认识个师傅磨得好”。书稿寄出去十几家出版社,最后只有一家给了回信,说“内容挺有意思,但不是武侠那味儿”,最后印了几百本,全堆在床底下当废品。

后来邮票市场火了,他又跟风倒卖邮票。天天泡在邮币市场,跟人讨价还价时能说会道,转头就把积蓄全砸进去买了套“生肖票”,等着涨价。结果没等出手,邮票市场突然崩盘,他抱着一摞邮票蹲在市场门口,有人问他卖不卖,他嘴硬说“以后还能涨”,回家却对着媳妇红了眼。媳妇没骂他,默默把自己的金耳环摘了,说“先换点钱过日子,以后再折腾咱慢慢来”。

最逗的是他开卡拉OK厅那次。九十年代末东北卡拉OK刚流行,他东拼西凑借了钱,在街边租了个小门面,刷成粉色墙,摆上两台老旧电视机当屏幕,开业当天还请了街坊邻居免费唱。结果没红火半个月,赶上严打,门脸被贴了封条,他站在门口看着“暂停营业”的牌子,半天憋出句“早知道多赚两天钱了”。

说实话,前几集看崔国明折腾,我总忍不住笑——这人咋就不长记性?可笑着笑着就鼻子酸了,因为他身上藏着太多普通人的影子:年轻时总觉得“自己能做成点大事”,看到啥新鲜的都想试试,跌了跟头也不服输,转头又能爬起来接着闯。更难得的是,不管他折腾成啥样,家里总有人等着他。

王佳佳演的媳妇李小珍,是全剧最戳人的“定海神针”。嘴上总说“你别瞎折腾了”,转头就把家里的存款取出来给他当本钱;崔国明造自行车赔了钱,蹲在门口抽烟,她端着热乎的饺子出来,往他手里塞:“哭丧个脸干啥?明天我去菜市场摆摊,把你那堆零件卖了换米,饿不着你。”她不怎么说好听的话,却把“支持”藏在柴米油盐里——崔国明熬夜写小说,她会悄悄在桌上放杯热牛奶;他出去跑生意,她提前把干净衣服叠好放进包里。

张歆艺演的妹妹崔小红,更是把“东北女强人”演活了。作为东北第一批个体户女老板,她开着家服装店,嘴快心热,看哥哥折腾就气不打一处来,却总在他最难时伸手。崔国明开卡拉OK厅缺钱,她直接甩给他一叠存折:“这是我这几年卖衣服赚的,亏了记得还,赚了分我一半——别跟我客气,我哥只有一个。”后来卡拉OK厅关停,崔国明躲在家里不肯出门,是她拽着他去自己店里帮忙,说“人不能闲着,闲着就容易钻牛角尖”。

还有陈明昊演的大哥霍东风,看着像个粗犷的糙汉,实则是崔国明的“靠山”。两人是发小,崔国明创业缺资金,他二话不说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有人找崔国明要债,他撸起袖子就跟人理论:“钱我替他还,但你们别吓唬他,他这人胆小。”有次崔国明折腾累了,坐在路边跟他说“哥,我是不是特没用”,霍东风没安慰,就递给他一瓶啤酒:“啥有用没用?你活着,家里人踏实,比啥都强。”

追到第六集时,有个镜头我看了两遍。崔国明折腾大半辈子,终于歇下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媳妇在厨房择菜,妹妹带着孩子来送刚蒸的包子,大哥扛着袋大米进门,说“听说你最近没折腾,给你送点米补补”。崔国明看着眼前的人,突然笑了,对着孙子说:“以前老想着赚大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后来才发现,你们在身边,日子就已经挺好了。”

这话没什么华丽的词藻,却戳中了不少人。我们这代人,谁没见过几个“崔国明”?可能是你爸,年轻时折腾过几个小生意,赔了钱也不肯说;可能是你舅舅,总说要干番大事业,却总在不同赛道里打转;甚至可能是你自己,刚毕业时换了好几份工作,总觉得下一个才是最好的。

我们总觉得“折腾”是件丢人的事,怕失败,怕别人笑话,却忘了那些愿意陪着你折腾的人,才是人生里最值钱的东西。崔国明一辈子没干成啥“大事业”,却有媳妇守着家,有妹妹撑腰,有大哥兜底——这哪里是失败的人生?分明是最踏实的幸福。

现在《老舅》刚更了6集,崔国明又在琢磨新的创业项目,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但我已经不在乎他最后赚没赚钱了,反而更想看看他跟家人的日常:媳妇会不会再吐槽他,妹妹会不会又给他出主意,大哥会不会接着帮他兜底。

毕竟比起“成功”,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温暖,才是普通人最该珍惜的日子。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舅”?评论区说说他的故事,咱们一起等更新,看看崔国明接下来又要折腾啥新花样。

来源:八囍可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