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短剧“霸总”怕是留不住了!广电总局出手纠偏微短剧乱象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7 22:03 2

摘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在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正在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文 |阿呜

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在这片内容消费的新热土上,“霸总”人设与“雷人”剧情正在迎来强力监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在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正在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

到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今年的市场规模有望在去年5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微短剧内容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

01
微短剧盛况与乱象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视听业态,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它不仅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业态,更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据市场机构统计,仅至今年7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就达到6.96亿。这一数字意味着近半中国人已成为微短剧的观众。

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而2025年预计将实现更大突破。微短剧已成为网络视听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现象频现,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这类内容往往通过夸张的情节设定和人物关系,传递不符合现实逻辑的价值观。短剧的盈利高度依赖广告流量分账。在这种“流量至上”的逻辑下,部分创作者倾向于通过低成本、快节奏、强刺激的套路化内容快速吸引眼球并实现变现,而非打磨剧本和表演。对于许多一线城市的年轻用户而言,高强度工作后,观看“无脑爽剧”成为一种低成本的情绪解压方式。这种对“直给”式快感的需求,反过来又喂养了那些粗制滥造的内容。短剧制作周期极短,侵权团队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原创者面临举证难、诉讼成本高、赔偿低的困境,这变相纵容了抄袭和盗版行为。

国家层面的监管政策正在持续加强和细化。未来的管理将更加注重分类分层,旨在遏制乱象的同时,为优质内容的创作留下充足空间。

02
“霸总”人设的争议与危害

“霸总”(霸道总裁)人设成为微短剧的一大特色,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些微短剧中的“霸总”角色往往被塑造为拥有无限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与代表底层、清贫的“弱势女性”展开一系列脱离现实的情节。

这类剧情设置正在将微短剧推向过度娱乐化的泥潭。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内容传递了一系列错误价值观,如拜金享乐、炫富炫权、不劳而获等,严重冲击向上向善向好的社会生态。

“霸总”微短剧还精准“围猎”银发一族。一项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网民规模达3.25亿,月人均上网时长高达127.2小时。刷微短剧已成为不少“有钱有闲”老年人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

老年人沉迷剧情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不仅投入真金白银“嗑cp”,还可能陷入情感误区。 “妈妈花了近100元只看了几集短剧”、“爸爸看短剧已经花了三四万”等词条经常冲上热搜,引发人们对微短剧收费乱象的担忧。

03
分类分层管理的框架

针对微短剧行业存在的问题,广电总局已经建立微短剧分类分层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秩序。

根据此前发布的通知,微短剧将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

“重点微短剧”(符合特殊题材、总投资额度达到100万元及以上、长短视频平台招商主推或在各终端首页首屏推荐播出、自愿按重点微短剧申报等几种条件之一)和“普通微短剧”(总投资额度在30万元(含)-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均应报省级以上广电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和成片审查。

而 “其他微短剧” (总投资额度不足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

这种差异化、精准化的管理旨在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同时确保内容质量。

04
专项治理与常态化监管

除了分类分层管理,广电总局还开展专项治理和常态化监管,及时处置违规节目。对已经出现的突出问题,如“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将及时进行纠偏。

广电总局还要求,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投流方等播出或引流、推送的所有微短剧,均须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完成相应上线报备登记程序。

节目上线前须在片头按相应格式要求标注《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号或节目登记备案号。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也不得为其引流、推送。

这些措施将有效规范微短剧的内容创作和传播,促进形成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

05
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发展路径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广电总局也一手抓繁荣,推动微短剧向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推动繁荣发展方面,广电总局一是加强选题指导、创作扶持,《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二是组织实施 “微短剧+”行动计划,开展“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不断拓展微短剧题材;三是指导各地加大对微短剧的扶持力度,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

广电总局还计划采取更多有力举措,推动微短剧健康发展。在推动精品化方面,将大力加强创作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向优质内容倾斜,推动打造更多讴歌奋斗人生、反映时代风貌的精品佳作。

在推动大众化方面,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创作有关活动,激发微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推动国际化方面,鼓励微短剧扩大国际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微短剧并非孤立的案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修订《电视剧管理办法》等一批管总定向的规章制度,为整个行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这些举措共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文艺创作不能唯流量论,不能牺牲社会效益换取经济利益。

未来微短剧的发展将朝着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观众审美也在快速提升,仅靠猎奇和爽点已经难以维持热度。市场正在加速淘汰低质产能,未来能够留住用户的,必然是那些有温度、有创意、有价值的故事。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完善,微短剧有望从“高流量”向“高质量”华丽蝶变,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兴文艺形态。

来源:wuhu动画人空间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