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患渐冻症的编剧程骏年,用录音笔捅破了王家卫艺术殿堂的窗户纸,大家这才看清,里面供着的不是艺术,而是赤裸裸的资本和权力。
《繁花》这层光鲜亮丽的皮,终究是被几段录音给扒下来了。
身患渐冻症的编剧程骏年,用录音笔捅破了王家卫艺术殿堂的窗户纸,大家这才看清,里面供着的不是艺术,而是赤裸裸的资本和权力。
这事儿的核心,早就不是署名那么简单了。
录音里王家卫亲口说,主线故事得靠程骏年搭骨架,署名总编剧的秦雯只擅长写感情戏,往里填肉。
连剧里关键的商战“宝延风波”,秦雯都听不懂,这“总编剧”的头衔水分有多大,明眼人一听就懂。
最让人心寒的是那句“一个月几千块,又能写剧本又能当助理,多划算”。
轻飘飘一句话,把一个重病之人的三年心血和尊严,定价为三千月薪。
这已经不是压榨了,这是在敲骨吸髓。
更可笑的是,这部剧通篇讲“情义”和“腔调”,戏外却全是算计和凉薄。
秦雯在录音里,把曾经力排众议提携她出道的陈道明,嘲讽为“爱装文化人”,还把靳东的口误当笑料。
这种过河拆桥的姿态,王家卫听了,只淡淡回了句“这就是朋友圈的功能”。
好一个“朋友圈”,原来圈子里的体面,就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刀。
这事一出,那个传说中的“王家卫受害者联盟”又被想起来了。
梁朝伟拍戏崩溃回家哭,唐嫣一个镜头拍86遍,这些过去被包装成“为艺术献身”的佳话,现在看来,味道全变了。
对大明星来说,被王家卫“折磨”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熬过去就是影帝影后。
但对程骏年这样的幕后小人物,这种折磨就是纯粹的消耗,换不来名利,只换来被剥夺的署名和不断恶化的病情。
现在秦雯反手起诉程骏年诽谤,剧方发个声明说尊重所有创作者,想用片尾两千个名字稀释掉一个人的功劳。
这种公关手法,真是又蠢又坏。
大家愤怒的,已经不只是王家卫或秦雯个人了。
而是这个行业里,那种默认的、以艺术之名行霸凌之实的潜规则。
一部把上海的“面子”和“里子”拍得那么透的作品,制作内幕却这么没腔调,真是最大的讽刺。
繁花再美,根烂了,迟早要败。
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