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王炸年代剧来袭,《冬去春来》集齐30位实力派,我敢说:这剧一播出就会火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21:47 1

摘要:就在2025年7月1号,这剧在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悄悄开了机,可网上讨论已经炸了锅,为啥? 因为白宇演的编剧徐胜利在预告片里蹲在旅馆门口啃冷馒头,旁边一沓退稿信被风吹得满地跑。

记得《南来北往》里那个跑火车的年代感不? 郑晓龙导演这次又来了,不过他把镜头从铁轨挪到了北京胡同里一家叫“冬去春来”的小旅馆。

就在2025年7月1号,这剧在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悄悄开了机,可网上讨论已经炸了锅,为啥? 因为白宇演的编剧徐胜利在预告片里蹲在旅馆门口啃冷馒头,旁边一沓退稿信被风吹得满地跑。

这部剧简直像给90年代文娱圈立了面镜子。 章若楠演的歌手庄庄,白天在商场开业典礼上唱《好日子》,晚上回旅馆啃馒头;林允演的小演员沈冉冉被按在饭局上陪酒,笑得比哭还难看;王彦霖演的萨克斯手陶亮亮在天桥下卖艺,曲子还没吹完先被城管追三条街,这些细节活脱脱就是当年北漂艺术青年的真实写照。

听说剧组为了还原时代感,连旅馆墙上的旧报纸都是真从1988年的老报纸复刻的,录音机里放的《友谊地久天长》一响起来,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鼻子都得酸。

但最让人揪心的是剧中那个生死未卜的冲突,白宇的角色被一辆车直撞过去。 这可不是普通的车祸,分明是理想撞现实的隐喻。 当年多少追梦人就在这样的碰撞中,要么碎了梦,要么炼出钢来。

要说郑晓龙和高满堂这对“王炸组合”真是狠,他们拍《南来北往》时让铁路见证时代变迁,这次直接拿小旅馆当舞台。 这家叫“冬去春来”的旅馆就像个梦想筛子,六位主角在这里相遇时都是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可跨过千禧年之后,有人成了大编剧,有人回老家嫁了人,还有人至今在圈里半红不黑地熬着。 这种命运岔路口的选择,比什么商战大片都来得真实残酷。

演员阵容也是绝了。 白宇刚在《乔家的儿女》里演完苦命大哥,转头就在这剧里成了死磕剧本的倔骨头;章若楠之前还是《难哄》里的温柔女神,现在直接变身成跑场歌手;更别说还有丁勇岱和萨日娜这对《人世间》里的“国民父母”来客串,光是看他们同框就值回票价。 粗略数数,剧里实力派演员不下30位,简直是把国剧半壁江山都请来了。

剧组在细节上疯魔到什么程度? 喇叭裤的宽度、蝙蝠衫的印花、老式录音机的按键手感,全按90年代原样复刻。 就连群众演员手里的盗版碟封面,都是美术组跑去潘家园旧货市场淘来的真货。 最有意思的是请来了英达这些真正经历过90年代文艺圈的大腕来客串,他们往镜头前一站,不用说话就是年代感。

不过这片子最狠的不是怀旧,而是敢把文娱圈的老底都掀开。 比如林允演的小演员在饭局上被投资人灌酒,王彦霖的萨克斯手为五毛钱硬币对路人鞠躬,这些场景明摆着是在拷问:当艺术遇上生存,底线到底在哪? 听说有场戏是白宇饰演的编剧为了保住剧本初心,跟制片人拍桌子对骂,骂完蹲在胡同口哭得像个傻子。 这种撕裂感,现在多少创作者还在经历?

故事从1994年讲到2008年,十四年间BB机换成了翻盖手机,录像厅变成了DVD店。 六个主角里有人赶上了千禧年后的行业爆发期,比如田雨演的群演郭宗宝,后来居然成了特型演员;也有人像曹征演的画家曹野,始终坚持先锋艺术却一辈子没卖出几幅画。 命运这东西,在时代洪流面前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音乐更是暗藏玄机。 预告片里用了《友谊地久天长》当背景乐,可画面却是六个年轻人挤在旅馆小房间里举着啤酒瓶喊“永不散伙”。 结果十年后,有人去了纽约,有人蹲在横店,还有人彻底失联。 这种反差狠到让人心里发颤。

现在剧还没拍完,网上已经为“北漂到底值不值”吵翻了天。 有人看着预告片里章若楠在破舞台上商演的画面,说这就是“用青春换一场空梦”;也有人觉得白宇角色最后那场车祸太刻意。 但说实话,哪个在大城市拼过的人,没在深夜问过自己:如果当年选了另一条路,现在会怎样?

其实《冬去春来》最戳人的,可能就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 就像旅馆名字暗示的,冬天再长春天总会来,可没人告诉你中间要熬过多少倒春寒。

听说大结局停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那天,六个主角在各自的位置上看烟花绽放,有人笑有人哭,还有人面无表情。 这种开放式的结尾,分明是把问题抛给了观众:如果时光倒流回1994年,你还会走进那家叫“冬去春来”的小旅馆吗?

现在剧集刚开机两个月,已经有人开始扒拍摄路透。 比如白宇在怀柔片场穿着洗变形的白T恤蹬二八自行车,后座上夹着牛皮纸剧本袋;章若楠被拍到在练习室吊嗓子时眼角有泪光,这些碎片拼起来,活脱脱就是一幅《北漂浮世绘》。 说不定等到2026年开播时,真会有观众对着屏幕喃喃自语:“这演的不就是我吗? ”

但有个问题始终绕不开:当剧组用1:1复刻的怀旧场景唤醒集体记忆时,到底是在致敬梦想,还是只是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 就像剧中那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小旅馆门口的红灯笼,夜里亮着暖光,可天亮后就能看见糊灯笼的纸早已发脆开裂。 这种精致与残破的交织,或许才是追梦最真实的质感。

来源:依海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