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迟春堂门口红绸都快飘到街心,褚韶华穿月白旗袍举着金剪刀,一剪下去鞭炮炸得震天响,掌柜的喊“迎客”,涌进来的宾客手里都提着贺礼;街对面的周燕,拖着件布满污渍、胳膊肘破洞的旧旗袍,外面还套着带花纹的长袖衣衫,头发乱糟糟贴在脸上,慢悠悠晃着,眼神直勾勾盯着包子铺的热
追《灼灼韶华》这段真的被戳到了!上海同一条街上,两边简直是两个世界。
迟春堂门口红绸都快飘到街心,褚韶华穿月白旗袍举着金剪刀,一剪下去鞭炮炸得震天响,掌柜的喊“迎客”,涌进来的宾客手里都提着贺礼;街对面的周燕,拖着件布满污渍、胳膊肘破洞的旧旗袍,外面还套着带花纹的长袖衣衫,头发乱糟糟贴在脸上,慢悠悠晃着,眼神直勾勾盯着包子铺的热气——三个月前,她还坐在药铺账房里,捏着褚韶华给的账本算工钱。
谁能想到周燕也曾有安稳日子过?
当初她和褚韶中走投无路找褚韶华,人家二话不说让他们住下,还把药铺账房的活交给她,每月工钱够给儿子买点心、做新鞋。
可她偏不安分,先是以“儿子要添衣裳”为由每月多支银子,后来干脆偷偷扣药材钱贴补娘家,被发现了不仅不认错,还拉着儿子说“褚韶华的铺子早晚是你的,急什么”,背地里更嚼舌根说“小姑子没嫁人,家产本就该归我们”。
贪心真是没好下场。
听说田大少想整褚韶华,周燕连夜抱着进货账本找上门告密,从药材进价到老主顾偏好全抖了个干净,换的钱当天就去扯了花衣裳、打了银镯子,戴着在街坊面前晃悠。
结果田大少用完她就扔,还指使人骗光了她的积蓄。
追债的找上门,她把家里桌椅板凳都卖了还不够,被她从小教着“争家产”的儿子嫌她累赘,推开门时喊“你把我的钱败光了”,好好的家就这么散了。
这边褚韶华正遭罪呢。
周燕告的黑状让她被巡捕房抓了,关了好一阵子,药铺也封了门。
但她没哭丧,在牢里就托人带话给记者小孙找宋萍——宋萍当年落难时,是褚韶华给了她返乡的路费,手里攥着田大少的黑料。
同时请律师把每笔账捋得明明白白,法庭上掏出周燕多支银子、扣药材钱的账本,宋萍再一作证,当场就洗清冤屈,出来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
迟春堂开业那天我看得特解气。
这铺子是褚韶华把陪嫁的玉镯当了才开起来的,掌柜劝她“再想想”,她只说“守不住本心,比没镯子更可惜”,门框上“诚信为本”四个字还是她自己练了好几晚写的。
之前总挤兑她“女人家不懂药材”的张老板,这次提着龙井上门说“褚老板,以后多关照”,连以前刁难她的税局先生都笑着道贺,这风光真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有镜头扫到周燕在街对面站着,破旗袍被风吹得晃悠,手指无意识抠着墙皮。
想起当初褚韶华拉着她手说“咱们好好干,日子准能好”的模样,真挺唏嘘的——她偏要走那省力的捷径,好好的一手牌,就这么被自己打烂了。
褚韶华呢?
被亲人坑、被小人害,反倒一步一步把事业立住了,这对比真够戳人的。
《灼灼韶华》这段戏真没白拍。哪有什么天生的好运啊?
褚韶华典玉镯时那股决绝,对账时一点不含糊的较真,全是她熬出来的底气;周燕呢?
每次伸手要“捷径”,其实都是在拆自己的退路。
就跟咱们现实里一样,踏实做事、守着本心的人,早晚能站稳脚;总想着靠别人、贪那点小便宜的,最后多半得摔跟头,这理儿比剧情还让人记牢。
来源:华夏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