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热依扎、杨宁主演的大女主商战剧《灼灼韶华》,开播至今,市场反响呈现出非常有趣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收视率力压同期杨幂新作,网络讨论度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豆瓣开分却仅有5.8,观众的口碑,在“好看上瘾”和“狗血无脑”之间反复横跳。 这部剧,究竟是爽度满点的
由热依扎、杨宁主演的大女主商战剧《灼灼韶华》,开播至今,市场反响呈现出非常有趣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收视率力压同期杨幂新作,网络讨论度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豆瓣开分却仅有5.8,观众的口碑,在“好看上瘾”和“狗血无脑”之间反复横跳。 这部剧,究竟是爽度满点的佳作,还是披着正剧外壳的“伪劣短剧”?
无论观众对剧情有多少吐槽,几乎所有人都对女主角热依扎的表演,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热依扎“封神”般的演技,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这部剧的半壁江山,也是许多观众愿意忍受剧情“硬伤”而追下去的唯一理由。
从《甄嬛传》里那个桀骜不驯的“宁嫔”开始,热依扎就展现了其驾驭“刚烈”女性角色的非凡能力。 此次,她饰演的大女主“褚韶华”,虽然历经苦难,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冲劲,与演员本人的气质,达成了完美的契合。
她的表演,层次分明,充满了爆发力。 在面对恶婆婆刁难时,她的隐忍中带着盘算; 在手撕无赖小叔时,她的眼神里全是决绝。 更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台词功底 ,在当下的 85 花中,堪称顶级。
无论是日常对话的节奏,还是情绪爆发时的抑扬顿挫,都掌握得恰到好处,特别带感。 她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在乱世中,凭借智慧与坚毅,杀出一条血路的独立女性形象,让“大女主”的逆袭,显得无比真实可信。
与热依扎的精湛演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剧本的“ 疯狂 ”与“ 粗糙 ”。 开播之初,观众本以为,有《那年花开月正圆》的金牌编剧和制作班底坐镇,这将是一部制作精良、耐得住细品的年代正剧。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画风却越来越“疯狂”。 各种极致的“狗血”情节轮番上演,例如第三集中,女主的白月光初恋,直接上门对线女主的正牌老公,劝其“放手”,这种堪比古早言情小说的桥段,让许多观众大呼“离谱”。
除了剧情上的“疯”,制作上的“糙”,更是让这部剧的质感,无限趋近于“ 短剧 ”。 它过于注重快节奏和强情节的推进,而忽略了必要的细节铺垫和情感渲染。 例如,作为前期重要角色的男主张公陈大顺的“下线”,剧组竟然连一个镜头都没有,仅凭报信人的一句话就草草带过,让观众感到相当“意难平”。
又例如,一个从未拿过枪的弱女子,竟能凭几句话就逼退十几个持枪的劫匪,这种“金手指”开得过于巨大,让剧情显得“无脑”。 这种种“不讲究”的处理方式,让整部剧,都呈现出一种“披着正剧外壳的粗制滥造短剧”的幻视感。
《灼灼韶华》最大的口碑争议点,在于其对“虐女”情节的处理,已经隐隐超出了观众可以接受的心理范畴。 一部大女主的成长故事,必然要经历挫折与磨难。 然而,剧中为褚韶华设定的困境,却似乎并非为了凸显其成长,而更像是“ 为虐而虐 ”,其惨烈程度,甚至引发了一阵“弃剧潮”。
我们来看看女主都经历了什么:丧夫、被恶婆婆和小叔百般欺辱、家产被夺...... 这些都尚在“宅斗”范畴。 然而,随后剧情急转直下,她先是遭遇了被小叔未遂的惨剧,紧接着,她年仅三岁的女儿,竟然为了救妈妈,而被亲叔叔用枕头活活捂死。 这种挑战人伦底线的惨案,让无数观众感到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度不适。
大家想看的,是一个女性如何在逆境中,凭借智慧和坚韧,涅槃重生; 而不是看她如何被动地承受一个又一个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毫无意义的苦难。 当“虐”的程度,超过了为“爽”服务的范畴,变成了纯粹的、对女性苦难的“奇观化”展示时,就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反感。 这也是《灼灼韶华》收视虽高,评分却始终上不去的最根本原因。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