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全国精品电视剧创作经验交流培训班近日在北京举办,全国知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及平台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电视剧精品创作的方法路径。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视剧创作的核心是讲好故事,需要加快引导行业从“明星中心制”转向“剧本中心制”,破除对
转自:河北日报
“剧本中心制”让创作回归内容为王
□张晓华
2025年全国精品电视剧创作经验交流培训班近日在北京举办,全国知名编剧、导演、制片人及平台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电视剧精品创作的方法路径。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视剧创作的核心是讲好故事,需要加快引导行业从“明星中心制”转向“剧本中心制”,破除对少数流量明星的依赖,让视听内容真正回归到老老实实讲故事上来。(据《光明日报》9月10日报道)
近年来,“大IP+流量明星”似乎成为影视行业的万能公式。资本追逐明星光环,制作方迷恋流量保障,观众在营销轰炸中被动消费。在这种生态下,剧本沦为可有可无的装饰,“演员撑场面、剧情拖后腿”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据报道,某些一线明星片酬曾占到影视剧制作成本70%以上。这种分配模式挤压了制作环节的合理投入,动摇了电视剧创作的艺术根基。
电视剧的核心是故事。回望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优秀作品,《红楼梦》《渴望》《觉醒年代》《人世间》……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无不以扎实的剧本为根基。它们没有一味追逐当红明星,而是凭借深刻的人物塑造、精巧的情节设计、厚重的思想内涵,赢得观众真心认可。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是作品艺术价值的源头活水,是决定作品能否立得住、传得开的根本所在。
“剧本中心制”的本质,是让创作回归“内容为王”的正轨。这一创作思路的转变,旨在使视听作品既能“讲好故事”,也能“讲好的故事”,从而赢得高流量与好口碑。“讲好故事”关乎叙事艺术,是形式与技巧的锤炼;“讲好的故事”则关乎价值选择,是内容与内涵的提升。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应当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既要以艺术性的呈现吸引人,更要以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
近年来,一些优秀作品印证了这种可能:《山海情》以细腻笔触描绘扶贫路上的奋斗与温情,《大江大河》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开端》在类型创新中探讨人性深度……这些作品既赢得了流量,更收获了口碑,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实现从“明星中心制”到“剧本中心制”的转型,需要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重塑行业价值观,建立以剧本质量为核心的项目评估体系。制作方应当在剧本创作上加大投入,给予编剧充分尊重与合理报酬。播出平台需要调整购剧标准,从看重明星阵容转向评估剧本质量。观众作为终端消费者,也要逐步培养成熟的审美观念,减少对流量明星的盲目追捧,更加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很显然,这一转型将带来多赢格局。
对编剧而言,创作主体地位将得到强化;对演员而言,表演艺术的价值将超越流量光环;对制作方而言,合理控制明星片酬将优化成本结构;对观众而言,将欣赏到更多有深度的优秀作品;对行业而言,将促进“好剧本吸引好演员、好作品赢得好口碑、好口碑反哺行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推动电视剧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当流量的泡沫破灭,真正沉淀下来的永远是那些经过艺术匠心打磨的经典故事。“剧本中心制”不是对明星价值的否定,而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是对创作本真的回归。期待那些能够照亮人心、记录时代、传承文化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中国故事的讲述增添更绚丽的色彩。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