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国产剧《漫长的季节》:不止悬疑,更是一代人的时代印记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21:13 2

摘要:点开《漫长的季节》时,本以为是部常规的悬疑剧——无非是旧案重提,警探追凶,最后揭开真相。可追完两集才发现,它裹着悬疑的壳,装的全是东北老工业区里,一群普通人被时代推着走的细碎人生。

点开《漫长的季节》时,本以为是部常规的悬疑剧——无非是旧案重提,警探追凶,最后揭开真相。可追完两集才发现,它裹着悬疑的壳,装的全是东北老工业区里,一群普通人被时代推着走的细碎人生。

故事从2016年的小城桦林开始,王响顶着一头花白头发,开着辆破出租车在街头晃悠,遇见碰瓷的都得梗着脖子理论两句,活脱脱一个普通的退休老头。可谁能想到,二十年前的他,是桦钢里响当当的火车司机,胸前别着“先进工作者”的徽章,说话都带着厂里干部的派头,连儿子王北都得顺着他的意报考铁路学校。这种反差没靠旁白喊口号,就藏在他翻旧相册时指尖的停顿里,藏在他路过废弃桦钢大门时,不自觉放慢的脚步里。

最让人挪不开眼的,是剧里那些“不刻意”的时代细节。王响家的老房子里,墙上挂着印着“劳动最光荣”的挂历,桌上摆着掉漆的搪瓷缸,连儿子穿的蓝白运动服,都是当年校园里最常见的款式。后来桦钢改制,工人们堵在厂门口要说法,有人举着写着“要工作要吃饭”的纸牌,有人蹲在地上闷头抽烟,烟蒂扔了一地——没有激烈的冲突戏,可那种迷茫又不甘的劲儿,比哭天抢地更戳人。

悬疑线其实藏得很“软”。碎尸案的线索不是靠警探的“神推理”,而是从王响帮邻居找失踪的小狗开始,一点点牵扯出当年的旧事。他跟着线索找到废品站,遇见当年的工友龚彪,对方顶着个地中海发型,穿着花衬衫,嘴里抱怨着“当年要是没下岗,我现在也是车间主任”,转头却还是帮着王响翻找废品堆里的蛛丝马迹。两个老头凑在一起查案,没有高科技设备,就靠嘴问、腿跑,偶尔还会因为记不清当年的细节吵两句,可正是这份“不专业”,让故事多了几分真实的温度。

很多人说这剧“慢”,没有快节奏的追凶戏码,反而花了大量篇幅讲王响怎么给儿子做早饭,讲龚彪怎么追厂里的女护士,讲退休工人们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才是剧的灵魂——它讲的哪里是碎尸案,分明是一群被时代抛下的人,怎么在生活里挣扎着留住点什么。就像王响最后站在玉米地里,对着远方喊“往前看,别回头”,那不是说给案子听的,是说给所有在时代里跌过跟头,却还想好好活着的人听的。

来源:电视剧聚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