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开播首日热度狂飙:王阳颠覆精英形象,俞灏明饰演大反派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20:31 2

摘要:李少红执导、王阳领衔主演的《围猎》今天空降江苏卫视与两大视频平台,开播45分钟热度便突破22000,创下禁毒题材剧集热度飙升最快纪录;24 小时内全网播放份额占比高达12.3%,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稳居第三。

李少红执导、王阳领衔主演的《围猎》今天空降江苏卫视与两大视频平台,开播45分钟热度便突破22000,创下禁毒题材剧集热度飙升最快纪录;24 小时内全网播放份额占比高达12.3%,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稳居第三。

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作品,成为继《破冰行动》后又一部未播先火、开播即爆的行业标杆。

一、硬核开局:4集高能勾勒缉毒战场全景

《围猎》的开篇便用强烈的戏剧张力抓住观众眼球。

南州禁毒大队的会议室里,一张丰茂村嫌犯名单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王阳饰演的缉毒队长杨一鹏指尖划过 "牟森" 的名字,三年前未竟的追捕记忆瞬间翻涌——这个开篇镜头,迅速将观众拉入横跨三年的缉毒 "围猎" 战局中。

前4集剧情堪称 "信息密度天花板":从神秘电话号码牵出俞灏明饰演的制毒师牟森重现江湖,到警方挫败其海滩制毒计划,再到海上交易现场的生死对峙,每30分钟便有一场高能戏码。

最令人震撼的是码头追缉戏:杨一鹏伪装成 "镇哥" 混迹鱼市,顶着凌乱头发与啤酒肚与毒贩周旋,身后突然响起的枪声让他瞬间卧倒,鱼筐翻倒的腥气与子弹擦过耳畔的锐响交织,镜头通过多角度跟拍营造出极强的沉浸感。

剧中呈现的伪装成邮票的新型毒品、暗网交易痕迹等细节,更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当代缉毒斗争的隐蔽与凶险。

开播首日,话题接连冲上热搜,弹幕里满是 "开局即高潮"" 这才是真实缉毒剧 " 的惊叹,足见其对观众的强大吸引力。

二、演技封神:全员反差塑造立体群像

《围猎》能实现热度与口碑双丰收,演员们功不可没。

王阳彻底颠覆以往精英形象,将杨一鹏的隐忍与坚毅藏在市井气十足的伪装之下。

在与毒贩初次接头的戏中,他斜倚在码头栏杆上,叼烟的姿势带着混不吝的痞气,眼神却在对方转身瞬间骤然锐利,这种层次感被观众赞为 "教科书级卧底演技"。

俞灏明的反派塑造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他饰演的牟森表面文质彬彬,实则多疑癫狂,首次出场时用玻璃片反光观察对手的细节,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小动作,将制毒师的阴鸷与算计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计划被警方挫败,他笑着砸碎实验瓶的镜头,嘴角的弧度与眼底的狠戾形成强烈反差,弹幕瞬间被 "俞灏明反派适配度拉满" 刷屏。

配角阵容同样亮眼:张宥浩饰演的 "毒二代" 多仔在码头打三份工的狼狈与挣扎真实可感;李诚儒友情出演的毒枭大佬仅凭一个眼神便气场全开;许绍雄带来的港片江湖味,更让跨区域贩毒的剧情多了几分张力。

这种全员在线的演技水准,让每个角色都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齿轮。

三、纪实内核:撕开毒品犯罪的生态图谱

作为改编自丁一鹤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的作品,《围猎》最打动人心的是其扎根现实的创作态度。

导演李少红将镜头对准缉毒工作的 "无现场" 特性,通过杨一鹏潜入鱼市、之安排查网吧等情节,展现缉毒警察 "在市井中找线索" 的真实日常。

剧中对警务流程的还原堪称严谨:从大数据追踪毒资流向,到化学分析新型毒品成分,再到多警种跨地域联动,每一步操作都经过专业考证。

更深刻的是,剧集勾勒出完整的毒品犯罪生态链——从底层为养活赌鬼父亲被迫跑腿的多仔,到中层操控分销网络的狠戾打手,再到顶端研制新型毒品的牟森,每个角色都是被毒品巨网捕获的牺牲品。

这种对人性幽微的挖掘,让《围猎》超越了单纯的警匪对抗叙事。当多仔把藏有毒品的鱼筐推进海里时,眼中的犹豫与恐惧,恰恰印证了剧集 "毒品围猎人性" 的深刻主题。

《围猎》用硬核剧情、精湛演技与纪实内核证明:缉毒题材的魅力从未褪色。

随着杨一鹏与牟森的 "猫鼠游戏" 逐渐升级,多仔能否被成功感化成为线人,新型毒品 "邮票" 的幕后网络能否被彻底摧毁,这些悬念都让观众对后续剧情充满期待。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部剧,刨根问底儿刨个稀烂,这里是狠起来连自己都敢锄的影视小锄头,圆小锄带你追热剧,点赞加关注,追剧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影视小锄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