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值《三十而已》改编版热映之际,新浪娱乐就来聊一聊,《三十而已》在泰国与越南的在地化改编思路,被挑中翻拍的国产影视作品有哪些相似之处,播出后反响如何,以及国产剧出海新模式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
《三十而已》越南版与泰国版先后开播,观众印象里总在翻拍外国佳作的国产剧,如今成了被翻拍的对象。
但这只是《三十而已》宇宙的开始,《三十而已》版权还曾卖给韩国广播公司 JTBC、日本富士台、印尼Viu平台,目前正处在推进状态,日版将会在明年上线。
国产剧IP被翻拍并不算新鲜事,但在《西游记》、金庸武侠之后,能在海外掀起如此规模翻拍风浪的原创剧集并不多见。
《三十而已》海外版本陆续上线,也让更多观众意识到,从打包售卖“海外发行权”进阶到多元改编与深度合作共创模式,国产剧出海已经走到Next Level。
正值《三十而已》改编版热映之际,新浪娱乐就来聊一聊,《三十而已》在泰国与越南的在地化改编思路,被挑中翻拍的国产影视作品有哪些相似之处,播出后反响如何,以及国产剧出海新模式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
《三十而已》的在地化改编
上线顺序在越南版之后的泰版《三十而已》,热度远高于越南版《吹过蓝色天际》。刚已上线就喜提多个微博热搜#泰版三十而已看上头了#、#三十而已泰国版纯正泰剧味#。看过原版的观众,也不觉无聊,反而被泰剧独有的抓马风味吸引。
《三十而已·曼谷篇》在主角社会地位、人物矛盾冲突上都有所升级。
泰版顾佳与许幻山从创业有成的顶阶中产小夫妻一跃成为权贵阶级,泰版许幻山由高人气演员“推哥”饰演,从烟花设计师升级成副总理之子,策划公司CEO,泰版顾佳也不是退居家庭的主妇,而成了美容院创始人。
泰版钟晓芹裸辞后很快成为人气网络小说作家,还进入编剧团队与小鲜肉传起绯闻。
泰版王漫妮则是坚决不当小三的销冠,正义感十足还颇有投资头脑。
比起原版先铺垫背景再缓缓推进冲突,曼谷篇将冲突升级并且前置,颇有些“放飞”的意思——
泰版顾佳产后性冷淡,无法克服障碍进行正常夫妻生活,想出来的解法居然是亲自为丈夫选妃。
泰版钟晓芹则深陷婆媳矛盾,拥有一个爱子入魔的婆婆,看不得她与丈夫亲近同时还要被骂“不会下蛋的母鸡”。
泰版王漫妮的正义感来源于她的身世,因为妈妈是情妇,让她对“小三”格外敏感,对男性客户背调严格坚决不当小三,这更让人好奇有着“小三”洁癖的她,是否还会步原版王漫妮的后尘,被海王欺骗?
国内关注度不高的越南版《三十而已》剧名更改为《吹过蓝色天际》,8月11日起在越南国家电视台VTV黄金时段播出,在越南当地反响不错,越南版王漫妮的角色视频片段,在剧集开播仅三集时,播放量突破200万。
越南版改编走得是接地气路线,如果说泰版将财富等级翻了一个level,那越南版则偏向走入寻常百姓家。
两个版本都根据当地观众的喜好,“在地”的文化特质进行改编,故事的“魂”还是那个“魂”,但皮相早已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泰版一言不合就互扇巴掌的爽感让《三十而已·曼谷篇》透出冬阴功一般的酸辣爽感,越南版家长里短的细节则像河粉一样清鲜,越品越有滋味。
《三十而已》三位勇敢坚强、独立智慧的女主人公的经历,照见了都市女性的现实痛点,这是各国大都市女性共通的困境与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三十而已》被东亚各国的影视创作者所青睐,《三十而已》总制片人陆雨在接受媒体@毒眸 采访时总结,“这类人物结构在亚太大都市女性的语境里高度通用——无论是上海、曼谷,还是首尔、雅加达,都能找到对应的成长困境和社会矛盾。
在形式上更容易被复制,在内容和情感上更容易被其他国家的观众所接受的现代剧掀起了海外团队翻拍的热潮。”
翻拍出海,几家欢喜几家愁
除了以《三十而已》为代表的现实向都市剧,轻松甜蜜的青春剧、极具东方色彩的古偶仙侠以及口碑悬疑剧同样被海外影视行业所青睐。
可以说,它们是近年来“出海”之路走得最为顺利的四大剧集类型,但即便母本是被中国市场验证过的这些翻拍剧集的水准并不稳定。
在《三十而已》之前,《辣妈正传》、《以家人之名》、《下一站是幸福》等都市剧分别被日本、韩国、泰国翻拍成日剧《Hot MoM》、韩剧《重组家庭》、泰剧《下一站是幸福 泰版》。
日版《辣妈正传》是首部中国现代都市题材改编剧,在原版播出8年后才制作上线。从立意和人物成长来看,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如果说孙俪版让人重新审视婚姻于事业女性的意义,那日版《辣妈正传》则更像一部披着职场励志剧外壳的催生片,豆瓣评分比原版还要低上两分,仅有6.6分。
韩版《重组家庭》与《下一站是幸福 泰版》问题相似,都被诟病强化恋爱线,弱化了社会议题的深度。
同样被日韩泰看好的还有青春甜宠剧,《匆匆那年》、《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在国内现象级爆红剧集陆续被泰国和日本转译成本土版。
泰版《匆匆那年》前脚刚证明“青春题材是泰剧的统治区”,后脚《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泰版)狠狠打脸,发挥好时是“青春无国界”,发挥不好时无聊又枯燥。擅长拍爱情戏的韩影,也在这部剧上老马失蹄,韩版《致美丽的我们》收视率和口碑表现平平,第一集收视率为7.3%随后一路下滑到4.1%收官。
日剧将《微微一笑很倾城》改名为《灰姑娘上线啦!》,原版最吸引人的俊男美女设定改成懦弱男与灰姑娘。作为首部日本翻拍中国IP的青春剧,制作粗糙、人设崩坏、剧情魔改的《灰姑娘上线啦!》无疑是一部 “本土化过度”的失败案例。
如果说都市剧和青春剧是国剧IP海外翻拍的新势力,那古装剧则是从出海发行时期就所向披靡的“头号种子选手”。
《西游记》、金庸武侠IP等经典改编范围太广,展开讨论需要另开一篇,本文暂且不提。越南钟爱魔改古偶仙侠,《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武媚娘传奇》都没能逃过,统统变为天雷滚滚的辣眼神剧。韩影钟爱今穿古,《步步惊心》与《太子妃升职记》分别被改成《步步惊心:丽》(2016)和《哲仁王后》。
《步步惊心:丽》的演员阵容强大,但在SBS电视台播出时,收视率在同档剧中垫底。中韩两国同步播出,国际市场的整体发行收入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最终还是出口转内销。
《哲仁王后》,在韩国tvN电视台首播,收视率一路飙升,但却因为将架空改为真实历史朝代引发巨大争议,《哲仁王后》仅保留原剧集“现代男性灵魂穿越到古代太子妃身体”这一核心概念设定,以韩国真实存在的“哲宗时代”为背景。该剧播出后被韩国官方指责歪曲历史,处以行政指导处罚。
悬疑题材电影一直是海外翻拍的题材富矿,近些年口碑与收视双爆的悬疑剧集佳作激增,悬疑剧集也逐渐成为海外影人改编的优质之选。值得一提的事,悬疑题材也是少有的走出东亚同温层,被好莱坞注意到的剧集题材。
国产热门悬疑/犯罪剧集《隐秘的角落》(The Bad Kids)宣布拍美剧版。索尼影业电视部、《速度与激情》系列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的制作公司Original Film和爱奇艺联手打造,马可·拉米雷兹(《Netflix剧版夜魔侠》《捍卫者联盟》《女子监狱》)担任运作人、首集编剧和执行制作人。此前《隐秘的角落》还被改编为日影《黄金少年》。
另外,据媒体报道,悬疑刑侦剧集《猎罪图鉴》的海外翻拍项目正在推进中,该剧的泰国版已进入开发阶段,但演员阵容和具体播出时间等信息还未透露。
火成现象级爆款是国产剧被翻拍的前提,然而因“水土不服”与改编失误,“爆款”的DNA并不能保证剧集改编后的荣华富贵。虽然其中部分合拍剧,有出口转内销的机会回血,但大多数制片方还是收益有限。
“在地化”这一把双刃剑,执剑人要把握好削减分寸,才能为好故事雕刻新的金身。
国产剧“出海”,进化至3.0阶段
国产剧出海模式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从零星输出到体系化布局,已经走过三个阶段——
从最初制作机构的单打独斗,到政策驱动下规模化出海,再到如今产业链出海。从依托海外流媒体平台的 “借船出海”,到自建海外平台的 “造船出海”,再到海外联合自制剧,国产剧出海完成了从内容输出到文化生态构建的逐级进化。
将单一剧集打包卖“海外发行权”已经不是适配2025年的出海打法,如今国产剧出海有更多元的渠道选择——与当地电视台合作,通过爱优腾芒等自建国际平台播出,在Netflix等国际流媒体平台上线,又或是将以上渠道分别组合,国产剧出海已从“借船出海”升级为“生态出海”,拥有更多元的选择,也将主动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早期《甄嬛传》出海,中国团队对海外市场需求调研不足,完全交由Netflix团队改编,Netflix过度剪辑破坏叙事逻辑,文化折扣明显。
大多数剧集在海外播出,也只能拿到多则千万,少则几十万的收入,相对单部剧的投入来说聊胜于无,仅作为宣发增量,只为打出海外影响力。
从2019年开始,爱优腾芒平台开始海外布局,与当地媒体巨头电视台深度合作联合制作剧集,采购热门影视版权充实内容库,通过YouTube官方矩阵账号打开声量,并且逐步深化本地化运营战略布局。
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芒果TV海外版下载量约为7000万,爱奇艺于2021年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成为下载量最大的流媒体应用,国内视频平台的海外推广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
爱优腾芒之外,柠萌影视、长信传媒、华策影视集团等公司也已探索出以IP本土化为核心,结合多平台发行、短剧创新和全产业链运营的出海新模式。
国内影视公司通过与当地制作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采用本土演员、产业本土化布局等方式,实现了从单纯内容输出到深度文化合作的转型,为国产影视出海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流媒体平台的扩张浪潮催生了庞大的内容市场空间,其跨地域的传播网络有效降低了国产影视作品出海的壁垒,影视公司通过差异化内容矩阵布局出海赛道——
以承载东方美学与普世价值的剧集为文化载体,以聚焦情感共鸣与成长议题的现代都市剧为叙事切口,借助国际平台的分发优势,向世界立体化呈现中国故事的多元维度。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近五年国产剧出口数量与质量持续增长,2021 年出口数量同比增长近 90%,出口额达 5683 万美元;2022年出口额增至 8274 万美元,同比增长 45.6%,占全国节目出口总额的 64%。
2012—2023年,中国电视剧出口额增长了约3倍,从2403.16万美元增长至7032.46万美元,到2024年,剧集出口额仍稳健增长。
从卖“产品”到卖“文化”,国产剧凭借优质内容走出了一条从“内容出海”到“内容、版权和创作模式协同出海”的战略升级之路。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