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播5集,收视破2,终于有跟柳云龙《风筝》一较高下的谍战剧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17:13 2

摘要:七年来,尽管《潜伏》《黎明之前》等经典作品屡被提及,《伪装者》《悬崖》等新作不断尝试突破,却鲜有能真正与《风筝》的深度和影响力相提并论的作品。柳云龙塑造的郑耀先形象,已然成为谍战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谍战剧迷们或许还记得2017年那部《风筝》,这部剧以其深刻的人性剖析和对信仰的拷问,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谍战天花板”。

七年来,尽管《潜伏》《黎明之前》等经典作品屡被提及,《伪装者》《悬崖》等新作不断尝试突破,却鲜有能真正与《风筝》的深度和影响力相提并论的作品。柳云龙塑造的郑耀先形象,已然成为谍战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就在观众以为这个类型难再创新之时,一部名为《守护者们》的新剧悄然登陆北京卫视。仅播出5集,收视率便轻松突破2%,在豆瓣上获得8.2分的开局评分,引发观众热议:它究竟有何魅力,能与《风筝》一较高下?

《守护者们》的开篇令人耳目一新——上海圣约翰大学的一堂数学课上,密码学专家李约瑟正在授课。戴墨镜的男人坐在讲台中央,只需动动嘴,旁边就有助理写好板书。

这个开场不仅新颖,还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眼前的“专家”实则是个冒牌货。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谍战剧的严肃开场。

与《风筝》中郑耀先深入军统内部的沉重与压抑不同,《守护者们》选择了“轻喜剧+谍战”的混合风格作为突破口。张一山饰演的小演员丁一,被卷入一场本不属于他的谍战漩涡。

当他发现雇主李约瑟晕倒在沙发上,而屋内还有持枪特工顾仰山(韩东君饰)时,那种瞬间认怂的反应,与传统谍战剧中主角临危不惧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我就是个演戏的,这种事情我真的干不来”,丁一的这句台词,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小人物被迫卷入大时代的荒诞感。

这种创新尝试让人眼前一亮,当丁一为了多争取薪水而讨价还价,当这个圆滑能演的小人物与沉稳能打的职业特工组成搭档,剧集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一个圆滑能演,一个沉稳能打”,这样的组合在以往谍战剧中实属罕见。导演巧妙地利用这种性格反差制造戏剧冲突,既缓解了谍战剧的紧张氛围,又为人物成长留出了充足空间。

《风筝》的导演柳云龙曾用多年打磨剧本,着重表现特殊年代地下工作的艰难与残酷。《守护者们》则在保留谍战剧紧张感的同时,巧妙融入喜剧元素,这一尝试无疑是对传统谍战类型的一次大胆突破。

值得肯定的是,剧中的喜剧元素并非为了搞笑而搞笑,而是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例如丁一在被迫冒充李约瑟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演员的职业习惯,这种细节处理既自然又生动。

《守护者们》的成功,离不开张一山和韩东君的精彩演绎。张一山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痴迷于密码学的狂热学者李约瑟和圆滑胆小的小演员丁一。

这种角色设定考验的不仅是演技,更是对角色性格快速切换的掌控能力。从已经播出的五集来看,张一山成功地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区分开来:李约瑟的孤傲与丁一的世俗形成了鲜明对比。

韩东君延续了他在正剧中的硬汉形象,但也并非一味地“冷硬”,面对李约瑟莫名的敌意,他表情中流露出的惋惜与无奈,展现出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顾仰山的这句台词,道出了特工工作的孤独与艰难。

这样的双男主配置,不禁让人联想到《风筝》中郑耀先与他的军统“兄弟”们的关系。当年柳云龙饰演的郑耀先与军统同僚建立的情谊,既有真诚的一面,又无法逾越立场对立的残酷。

而《守护者们》中丁一与顾仰山的关系,则因丁一的“冒充”身份更添戏剧张力。两人从最初的相互试探,到被迫合作,再到产生默契,这一过程被演员演绎得细腻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张天爱饰演的潮声剧团老板冼碧云也非花瓶角色。发现丁一的不对劲后,她眼神犀利,冷静从容,展现了女性角色在谍战中的智慧与力量。

这与《风筝》中罗海琼饰演的韩冰素面朝天、淡化女性特征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时代对女性角色塑造的变化。冼碧云这个角色既有传统女性的温柔细腻,又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果敢,成为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戏骨张志坚饰演的军统上海站站长戴天明,表面上温文尔雅,实则心机深沉。与《风筝》中李小冉饰演的林桃一样,这些配角的存在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立体。“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生活”,戴天明的这句话,揭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际关系本质。

尽管风格迥异,但《守护者们》与《风筝》在核心主题上却不谋而合——都对人的信仰与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两部作品都超越了简单的敌我对抗,而是深入挖掘在特殊环境下人的选择与挣扎。

《风筝》之所以被观众誉为“神作”,在于它没有停留在谍战剧表面的智斗较量,而是直面“潜伏”带来的撕裂之痛。

郑耀先目睹同志被害却无能为力,与军统兄弟产生真挚情谊却不得不兵戎相见,这种道德困境直击人心。剧中那句“我忍了十年,我不知道接下来我还要忍几个十年”,成为无数观众记忆深刻的台词。

《守护者们》同样触及这一深层命题,当丁一从单纯贪财的小演员,逐渐卷入真正的谍战斗争,他不得不面对生死考验和信仰选择

“最初我只想赚点钱,现在却要赌上性命”,这种转变过程展现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下的成长与觉醒。与郑耀先主动选择信仰不同,丁一的信仰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种设定更贴近普通人的心理历程。

两部剧在反派塑造上也避免了脸谱化,《风筝》中的宫庶不是简单的“坏人”,他有“我连自己是人是鬼都快分不清了”的人性挣扎

《守护者们》中的日军军官梁景元同样如此,表面上儒雅随和,目光中却透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气场。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尊重,是两部剧能够超越一般谍战剧的关键所在。

《守护者们》能否真正比肩《风筝》,尚需时间检验。但它的出现无疑证明,谍战剧这一经典类型仍然充满活力与可能性。

对于观众而言,能够见证不同时代的精品谍战剧对话,本身就是一种幸运。无论是《风筝》中郑耀先的坚韧与牺牲,还是《守护者们》中丁一与顾仰山的成长与抉择,这些故事都在提醒我们:信仰与人性,永远是优秀谍战剧打动人心的核心。

信息来源:

张一山、韩东君、张天爱领衔主演,《守护者们》讲述小人物成长与守护——半岛都市报

《守护者们》开播,讲述“反套路”谍战故事——中国青年报

来源:无羽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