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微短剧《请回答1937》自8月30日在爱奇艺上线以来,获得良好反响。该剧通过跨越历史的爱情外壳,传递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平民英雄的大爱,构建了一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网络微短剧《请回答1937》自8月30日在爱奇艺上线以来,获得良好反响。该剧通过跨越历史的爱情外壳,传递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平民英雄的大爱,构建了一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请回答1937》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主创代表等从多个方面探讨该剧的行业价值。
会上,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表示,《请回答1937》以青春视角切入严肃历史题材,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海通过此类作品不仅深情回望历史,更致力于推动艺术表达与时代精神的双向融合。该剧以深刻的历史视野引发现实共鸣,在叙事中实现过去与当下的对话,进一步体现出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与感染力。这部剧也成为了“历史+文旅”跨界融合的典型案例,通过内容赋能实体场景,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创作路径与行业参考。
制作播出机构代表,爱奇艺微剧中心总经理孙晨阳表示,《请回答1937》的成功在于它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让观众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并深刻感受到蕴含于其中的家国情怀。本剧的创作实践证明,只要能够找准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核并潜心打磨作品品质,微短剧完全可以超越单纯的娱乐功能,与观众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与共鸣,实现其作为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
上海福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饶俊表示,微短剧的内涵不应止步于强情节与高密度爽感,更应追求思想的重量与情感的深度。作为一名长剧出身的创作者,他此次投身微短剧行业,是希望将长剧的叙事功底与制作经验注入其中。这既是主动拥抱市场变化、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体现,更是一名内容创作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上海硕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丽君坦言,最初选择以微短剧这一新兴形式来演绎海派文化、讲述上海张园的故事,内心曾存有一份疑虑。但剧集播出后引发的热烈讨论与打卡潮,无疑为这一创新尝试提供了最有力的市场验证,也让她对“文旅+微短剧”的融合路径充满了信心。上海硕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监蔡梦娣表示,剧中出现的诸多地标性建筑已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这充分证明优质内容能够有效激活文化遗产的当代魅力。
主创代表,本剧编剧逍遥红尘表示,如何在微短剧有限的篇幅内,凝练地展现正剧应有的故事内核与思想深度,同时避免生硬的说教感,是身为长剧编剧对自我的一次重要挑战。因此她的破题之法是始终坚持从普通人视角出发,着力刻画历史危难中自然流露的家国情怀、亲情与友情,以此实现与观众的深度共情。本剧演员杜亚飞表示,演绎剧中角色的过程也是对抗战历史的一次深刻重温和学习,这部剧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关照,更是与当下时代的一次有力对话,旨在引导当代青年反思如何更好地传承这份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院长吴曼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何天平等专家认为,作为主旋律微短剧,本剧以轻盈灵动的剧作形式,承载厚重深沉的历史主题;用青春化的叙事策略,完成主流价值的有效传达;借情感共鸣与文旅融合,构建文化与商业的双向赋能,为探索微短剧创作边界、推动历史题材作品创新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
同时,该剧在市场化与专业化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为竖屏短剧的精品化打了样,也为微短剧生态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可行参照。这种延承性与探索性的结合,推动微短剧完成从流量消耗品到价值建构者的角色转变,使其能更好承担培养公众审美品位、彰显公共文化价值的重要社会功能。
其中,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表示,《请回答1937》不仅仅是一部微短剧,更是一场连接历史与当下精神对话,它让我们看到主旋律的创作可以变得轻盈而深刻。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指出,《请回答1937》表达的是厚重的抗战主题,是年轻人在那个年代的那种担当意识的觉醒,它是两代年轻人时空对话,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最好的主旋律传播不是让年轻人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要让年轻人相信过去与我有关。”在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看来,该剧以竖屏呈现方式,对应了当下年轻受众的信息接受阈值,重塑了用户对主旋律微短剧的品质期待。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院长吴曼芳指出,该剧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融合海派文化与红色记忆,将历史的厚重感贴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是一次现实主义与海派文化的动人结合。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