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号晚上8点半,CCTV-8要播一部剧,讲一群人在台湾偷偷传情报,最后几乎全牺牲了。
“9月30号晚上8点半,CCTV-8要播一部剧,讲一群人在台湾偷偷传情报,最后几乎全牺牲了。
”
就这一句话,办公室茶水间已经炸锅:有人搜吴石是谁,有人猜结局会不会太惨。
别急,先给你三颗“剧透糖”,看完再决定追不追。
第一颗糖:绝命诗。
台北“二二八纪念馆”刚解封的手稿里,吴石写了两句——“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导演把这两句原封不动搬进剧里,让于和伟用毛笔写完,镜头直接怼到墨汁滴在地板上的那一下。
现场收音收的是毛笔“嗒”一声,不是配乐,鸡皮疙瘩瞬间起来。
第二颗糖:街景。
剧组在厦门搭了一条1949年的台北,连国防部大楼的裂缝都复制了。
美术指导说,当年大楼门口有棵榕树,他们找不到一模一样的,干脆把真树移栽过来,现在那棵树还在片场长新叶子。
道具更疯,电报机是照着博物馆里那台拆成零件一比一复刻,开机时“哒哒哒”的声音,是摩斯密码里“朱枫”二字的代号。
第三颗糖:演员。
吴越为了演朱枫,跑去漳州跟老阿嬷学闽南语,学到舌头打结。
预告片里她拎一篮水果,用闽南语问“这多少钱”,摊主回她“三块钱”,她立刻压价“两块半”。
就这两句,闽南同事直接听哭:“我妈年轻时就这样砍价。
”
魏晨更狠,为了演聂曦,15天瘦了15斤,脸颊凹进去,化妆师都不用打阴影。
说回剧情。
1949年,吴石是国民党国防部次长,每天开完会,回家把会议记录抄在一张小纸条上,塞进中药包。
朱枫假装买药,把药包带走,坐三轮车穿过台北街,把情报送到码头。
最后一集,吴石被捕,朱枫在舟山解放前三天被枪决。
历史书上就一句话,剧里拍了40集,每一集都在倒计时。
最戳人的是,吴石在狱中用铅笔头写诗,写完藏在棉衣夹层。
棉衣后来被送回大陆,家属拆开才发现,铅笔头只剩指甲盖那么长。
剧里没拍家属哭,只拍铅笔头滚到地上,停在一双布鞋前。
镜头停了三秒,弹幕全在刷“别停啊,哭死”。
看完这三颗糖,再回头看开头那句话:
“9月30号晚上8点半,CCTV-8要播一部剧,讲一群人在台湾偷偷传情报,最后几乎全牺牲了。
”
现在知道为什么茶水间炸锅了吧?
有人已经备好纸巾,有人准备二刷《觉醒年代》找彩蛋。
你呢,打算追吗?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