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蜗居》原著翻得仔仔细细,才算彻底摸清宋思明最后那番操作的门道——明明是向原配宋太托孤,把最“重”的担子压给了她,却把五百万巨款全塞给了情人海藻,这背后的每一步,都藏着他的自私、算计,还有对两个女人的“精准拿捏”。
把《蜗居》原著翻得仔仔细细,才算彻底摸清宋思明最后那番操作的门道——明明是向原配宋太托孤,把最“重”的担子压给了她,却把五百万巨款全塞给了情人海藻,这背后的每一步,都藏着他的自私、算计,还有对两个女人的“精准拿捏”。
先说宋思明为啥偏偏找宋太托孤,这根本不是信任,而是吃准了宋太的“软肋”。宋太跟宋思明过了十几年,从宋思明还是个没背景的普通职员,到后来坐到高位,她没少出力。原著里写得明白,宋太娘家是本地有名的“官宦家庭”,当初宋思明想往上走,缺人脉、缺机会,是宋太的父亲出面,帮他搭了不少关键的关系;就连宋思明去国外进修那两年,家里的事也全是宋太扛着——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女儿,一边要伺候生病的公婆,甚至宋思明弟弟想进国企,都是宋太跑前跑后托人办的。
宋思明太了解宋太了:她心软,顾着“家”的体面,哪怕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让宋家丢脸。后来宋思明挪用公款、手下放火搞拆迁的事败露,上头要查他,他知道自己大概率要栽进去,甚至可能再也出不来。这时候他最在意的,不是宋太的感受,而是宋家的“香火”——海藻怀了他的孩子,还是个男孩,这是宋家唯一的男丁,在他眼里比什么都金贵。
原著里有段细节特别扎心:宋思明找宋太谈话时,没绕弯子,直接说“海藻怀的是儿子,我宋家就这一个根。要是她以后不想养,或者没能力养,你帮着带大,别让孩子受委屈”。他说这话时,语气里没有愧疚,只有一种“理所当然”的笃定。他算准了宋太不会拒绝——一来宋太疼女儿,不会让女儿有个“没爹的弟弟”在外头受苦;二来宋太看重宋家的名声,绝不会让宋家的男丁流落在外,被人说闲话。哪怕宋太心里再恨、再委屈,为了这个家,她也只能答应。
可转头,宋思明就把五百万给了海藻,这钱的来路更让人心寒——是宋太知道宋思明要出事,急得团团转,把娘家传下来的老房子低价卖了,又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借了一圈,才凑出来的“救命钱”,本来是想用来帮宋思明疏通关系、减轻罪责的。宋思明把钱给海藻,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打着三样算盘。
第一,他怕海藻没了他活不下去。原著里的海藻,跟宋思明在一起后,早就丢了之前的工作,每天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连房租、水电费都不会算。宋思明知道,自己倒了之后,海藻没半点生存能力,怀着孕连吃饭都成问题。这五百万,是他给海藻的“活命钱”,起码能让海藻以后不用挤出租屋,能安安稳稳把孩子生下来,就算以后不工作,也能靠这笔钱过好几年好日子。
第二,他心里对海藻有“补偿感”。他清楚,海藻本来是个普通的小姑娘,跟着姐姐海萍在大城市打拼,是自己用物质和“温柔”把她骗进了婚外情的浑水。现在自己要出事,等于把海藻的人生也毁了——她没了名声,没了依靠,还怀着个没爹的孩子。宋思明觉得,给她五百万,就算是对这份“亏欠”的补偿,能让自己心里好受点。
第三,他对海藻有真真切切的“保护欲”。在宋思明眼里,海藻年轻、单纯,对自己言听计从,不像宋太那样“强势”,能帮他处理复杂的家事,反而更让他觉得“需要被保护”。原著里提到,宋思明给海藻钱时,特意叮嘱她“把钱存好,别让人知道,以后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语气里满是不舍,甚至还帮海藻找好了藏身的地方,怕她被人欺负。
可宋思明从头到尾都没想想,他这么做对宋太有多残忍——让老婆养自己情人的孩子,还把老婆凑来的救命钱给了情人,等于把宋太十几年的付出、尊严全踩在了脚底下。后来宋太知道五百万的去向,彻底崩溃了。原著里写她找到海藻住的豪华公寓,看着海藻用着自己从没舍得买的进口家具、背着自己羡慕了很久的包,气得浑身发抖,跟海藻吵着要把钱要回来。
海藻记着宋思明的叮嘱,死活不肯给钱,两人推搡的时候,宋太情绪失控,失手把海藻推倒在地。结果海藻不仅没保住孩子,还因为失血过多,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能力。宋太也因为这事,成了别人眼里的“恶妇”,连女儿都对她有了隔阂。
说到底,宋思明的“托孤”和“给钱”,从来不是为了宋太和海藻,全是为了他自己——既想保住宋家的“香火”,又想弥补对情人的愧疚,还想在最后维持自己“负责任”的形象。可他到死都没明白,他的自私和算计,把两个女人都推进了火坑,最后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两个原本能好好过下去的家庭。
来源:欢快百香果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