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楼》传奇(三)2续:漯河桥异人指路 遇贵人引荐入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4 20:18 7

摘要:魏鹏来到伙房,肚里早已饿了,一连吃了五个馍,喝了三碗汤。那老兵看魏鹏能吃,从心里感到高兴,说:“好样的,能吃能喝是好汉。”魏鹏吃过饭,那老兵带着魏鹏来到西院。只听那老兵喊:“魏秘书,你老家来人啦。” 正在屋里坐着的魏克功,一听有人喊老家来人了,忙出来说:“我当

魏鹏来到伙房,肚里早已饿了,一连吃了五个馍,喝了三碗汤。那老兵看魏鹏能吃,从心里感到高兴,说:“好样的,能吃能喝是好汉。”魏鹏吃过饭,那老兵带着魏鹏来到西院。只听那老兵喊:“魏秘书,你老家来人啦。” 正在屋里坐着的魏克功,一听有人喊老家来人了,忙出来说:“我当是谁呢? 是李司务长。”老李用手指了指身后的魏鹏说:“你可认识他?”“不认识。”“一笔不能写两个字,他也姓魏,不是你老家的,也是你老乡。”“说得对,天下就一个‘魏’字。”他把二人迎到屋里,说,“坐下,坐下。”魏克功问道:“找我有何事?”那老兵又说:“找你想当兵呗。”“啊!想当兵,行。今年多大了?” “十八了,正月过生日。”“有大号吗?”“有,叫凤楼,字,叫建亭,家住西华县魏营村。”“吃过饭没有?”“吃过了。”那老兵又插话说:“大秘书的老乡, 岂敢慢待?”“好,我给你安排个住处。”那老兵说:“我说,魏大秘书,这小伙子是我领来的,请你开个恩,先让他到我伙房里,给我帮两天忙行吗?” 魏克功看了看,说:“行,行,只两天。”“不行,两天太少。”“好,好,就多帮两天也行。”

老子故里太清宫文化广场 老子天下第一

自此以后,那魏凤楼就在伙房,每天帮助李司务长赶集买菜。由于他年轻,有力气又勤快,起早睡晚忙个不停,啥活都干,李司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高兴极了。他看到魏凤楼脚上那双鞋烂了,自己掏钱,让他出去买双新鞋。魏凤楼趁上街买鞋之机,专门去看望了那个相面先生,心想:这位先生,不是凡人,他的话真灵验,就是未出百步遇到了贵人。来到这里举目无亲,可这当兵的事却一帆风顺,再忙也得看望他。且说魏风楼到伙房时间不长,司务长李金标待凤楼如同亲兄弟一般。魏风楼不仅是一位难得的好帮手,重要的是魏凤楼为人忠厚、老实、肯卖力、 会体贴人、心地善良。哪知好景不长,一天,魏克功来到伙房见到李金标, 说:“李司务长,新兵魏凤楼该到位了吧?”李金标一听,不高兴地说:“咋啦?刚来新兵还没干两天哩,你都给俺要走,合适吗?你是看不起这伙房, 还是怕俺伙房养活不起他?”“看司务长说的,谁说伙房不好了?这新兵到位是团座说的,有什么办法?按理说,新兵自报名之日起,就得插班编排人队, 而且你伙房的人数够了。魏风楼给你帮忙,我有啥不同意的?只是团座那里不好交代。”李金标只好说:“好,好,别难为秘书,我让他到位就是啦。”魏风楼被分到骑兵连养马班。班长刘家田一看那魏风楼长得身材魁梧, 相貌堂堂,说话高喉咙大嗓,那种憨厚劲,他从心眼里感到满意。刘家田说: “你是才来的新兵,这养马的活可是不轻。”“俺不怕重活,俺在家也给财主养过马。常言说:马不得夜草不肥,养马不能怕熬眼。”班长一听魏风楼在家也干过这活,心中感到高兴。自此以后,魏凤楼每天打水、铡草、磨料, 样样活都干到前头,不但分给自己的活干完,还常常帮助年老体弱者干些重活。这样一来,不但班长刘家田心里高兴,那些老兵也都打心眼里喜欢这新来的小伙子。

老子故里涡河湿地公园

一天夜里,北风呼啸,寒风刺骨,魏凤楼独自一人坐在马棚里,一会儿给马添草,一会儿给马上料。班长刘家田想:“自从来了新兵魏凤楼,我这个班长也好当多了,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好兵。”想到这里,突然又有了- 个念头,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了,猛然从床上起来,穿上衣服, 走出门来不自觉地来到了马棚。果然马棚里只有魏凤楼一人在那里忙活。家田说:“风楼啊,你进屋里去睡一会儿吧!白天打水、锄草,累得够呛。”“不, 班长,俺比你年轻,熬眼怕啥!”“我的好兄弟呀!你就是个铁人也不行呀!” “班长,不用为俺担心,吃苦受累,俺在家里惯了。这比起在财主家干活轻多了。俺爷爷从十六岁就给财主当长工,后来饿死他乡。”刘家田听后心里一酸,拍拍风楼的肩膀说:“兄弟啊,咱们都是苦命人啊。”“班长,你家住在哪里?”“我家住在息县。”“那你和我都是穷苦人了?”“是呀,我自幼失去父母,举目无亲,孤苦伶仃,以讨饭为生,后来遇到队伍,就跟着过来了。” 同样悲惨的经历,把两个年轻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说到激动时,刘家田和魏凤楼相拥而泣。只见俩人越说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就听刘家田说: “风楼,我有一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说还是不当说?”“班长,有话请讲。”

老子故里太清宫景区

来源:豫东水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