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围棋,很多人会想到 “雅”—— 古寺禅房里的对弈,文人墨客间的手谈,仿佛这是项只适合慢品的风雅之事。但你知道吗?在千百年的围棋史上,曾有过不少 “硬核名场面”:有人用一盘棋定国安邦,有人靠落子赢来城池,还有人因棋艺太高,被皇帝 “特殊关照”。今天就来聊聊围
提到围棋,很多人会想到 “雅”—— 古寺禅房里的对弈,文人墨客间的手谈,仿佛这是项只适合慢品的风雅之事。但你知道吗?在千百年的围棋史上,曾有过不少 “硬核名场面”:有人用一盘棋定国安邦,有人靠落子赢来城池,还有人因棋艺太高,被皇帝 “特殊关照”。今天就来聊聊围棋史上最 “野” 的三个故事,看完你会发现,古人对围棋的痴迷,比咱们追剧还上头。
一、用一盘棋 “收复” 一座城的 “棋仙”
南朝宋文帝时期,有个叫羊玄保的官员,官至黄门侍郎,却有个 “不务正业” 的爱好 —— 下围棋。他的棋艺不算顶尖,却有股子 “轴劲”,只要坐下对弈,就非要分个胜负不可。
当时的皇帝宋文帝刘义隆也是个围棋迷,没事就拉着大臣们下棋。有一次,两人对弈前,宋文帝突然笑着说:“玄保啊,今天这盘棋咱们赌点不一样的。你要是赢了,我就把宣城郡封给你当太守;要是输了,你就接着当你的黄门侍郎,如何?”
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大臣都吓了一跳 —— 宣城郡是当时的大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怎么能拿官职当赌注?可羊玄保却一点不慌,拱手回道:“陛下说话算话,那臣就陪陛下下这一盘。”
棋局开始后,宋文帝棋风凌厉,处处紧逼,想快点拿下这盘 “赌局”。可羊玄保却稳如泰山,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看似平淡,却暗藏玄机。两人从清晨下到午后,棋盘上的局势渐渐胶着。最后关头,羊玄保抓住宋文帝的一个漏招,一子定乾坤,赢下了棋局。
宋文帝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朕说话算话,宣城郡就交给你了!” 就这样,羊玄保凭着一盘棋,从京官变成了一方太守。更有意思的是,他到任后把宣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后人还说:“这哪是赌棋,分明是文帝用一盘棋,选了个好官啊!”
二、让皇帝 “不敢赢” 的棋待诏
到了唐朝,围棋成了宫廷里的 “热门项目”,还专门设立了 “棋待诏” 的官职 —— 简单说就是 “皇帝的专属围棋陪练”。能当上棋待诏的人,棋艺都是全国顶尖的,可这份工作却不好做,因为 “赢也不是,输也不是”。
唐宣宗时期,有个叫顾师言的棋待诏,棋艺堪称 “当世第一”。有一次,日本国王派来使者,带着日本最厉害的棋手,想和唐朝比个高低。唐宣宗就让顾师言出战。
两国棋手对弈,气氛紧张得让人不敢喘气。日本棋手一开始还挺自信,可下着下着就慌了 —— 顾师言的棋路像一张大网,慢慢把他的棋子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就要输了,日本使者急了,偷偷对顾师言说:“先生要是赢了,我们国王肯定会失望;要是输了,大唐的颜面又不好看。您看能不能……”
顾师言听了,心里也犯了难。他想了想,最后走了一步 “妙棋”—— 看似给日本棋手留了条活路,实际上却暗藏杀机。日本棋手没看出来,还以为有机会翻盘,结果又走了几步,才发现自己早就输定了。
事后,唐宣宗问顾师言:“你怎么不直接赢他,还要绕这么个弯子?” 顾师言回道:“陛下,下棋不仅是比棋艺,更是比气度。咱们赢了,却不让对方输得太难看,这才是大唐的风范啊!” 唐宣宗听了,连连点头:“说得好!你这不仅是会下棋,更是懂人情世故。”
三、因棋艺太高被 “流放” 的棋手
如果说顾师言的烦恼是 “怎么赢才得体”,那北宋的刘仲甫,烦恼就是 “棋艺太高没人敢跟他下”。
刘仲甫是北宋末年的围棋高手,年轻时就横扫天下棋手,没人能赢他一局。为了找对手,他还专门写了一本《棋诀》,里面记录了他的围棋心得,可就算这样,还是没人敢挑战他。
后来,宋徽宗听说了刘仲甫的名气,就把他召进皇宫,想和他下棋。可宋徽宗的棋艺比刘仲甫差远了,下了几盘都输得一塌糊涂。宋徽宗心里不痛快,却又不能明着发脾气,毕竟输棋是自己技不如人。
有一次,宋徽宗又和刘仲甫下棋,下到一半,他突然说:“仲甫啊,你的棋艺确实好,可朕觉得,你太‘傲’了。这样吧,你去江南待几年,好好反省反省,等你想通了,再回来。” 就这样,刘仲甫因为棋艺太高,“得罪” 了皇帝,被变相 “流放” 到了江南。
可刘仲甫到了江南后,一点也不郁闷,反而在那里开了个棋馆,教当地人下棋。江南的棋手们听说 “棋神” 来了,都纷纷来拜师,一时间,江南的围棋风气变得特别浓厚。后来宋徽宗去世,宋高宗继位,又把刘仲甫召了回来,还封他为 “棋院待诏”,让他专门教宫里的人下棋。
结语:围棋里的千年人生
从羊玄保的 “赌棋得官”,到顾师言的 “体面赢棋”,再到刘仲甫的 “因棋遭贬”,这些故事里藏着的,不只是围棋的技巧,更是古人的智慧与风骨。
围棋棋盘虽小,却能容纳天地万物;棋子虽轻,却能走出千变万化。古人下的不是棋,是人生 —— 有输赢,有取舍,有进退,有气度。如今我们下棋,或许不用再赌城池、赌官职,但那份对 “棋道” 的敬畏,对 “分寸” 的把握,却和千百年前的古人一样。
下次再坐在棋盘前,不妨想想这些故事,或许你落子的时候,会多一份从容与通透。
来源:山西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