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视剧《知否》19集中,顾廷烨为了给曼娘一个名分,要把岁入2.7万两银子的三家盐庄归入余三姑娘名下,眼看余大娘子气得起身要走,顾偃开赶紧叫人去积水巷捆人。
在电视剧《知否》19集中,顾廷烨为了给曼娘一个名分,要把岁入2.7万两银子的三家盐庄归入余三姑娘名下,眼看余大娘子气得起身要走,顾偃开赶紧叫人去积水巷捆人。
结果顾廷烨为外室的一翻仗义执言,直接把他和余家的婚事告吹了,小秦氏假惺惺地去追余大娘子,留下顾偃开父子正面硬刚。
顾廷烨终于和父亲有了独处的机会,他挨了两棍子,一改往日叛逆,露出了脆弱的孺慕之情:
“从小到大,您也抱过我疼过我,我不信别人,就信你,你今天指着天对着地跟我说一句,说句那(逼死白氏骗嫁妆)都是假的。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母亲,一次都好,你有没有想过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一次都好……”行伍出身的顾偃开,听到这里,竟一口老血喷出,很快一命呜呼。
这是顾廷烨始料未及的,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一向护他的继母小秦氏,突然变脸,伙同顾家上下,把他赶出了侯门。顾廷烨也因此,很长时间都不知道,顾偃开临死前,为白氏正了名,把白氏剩下的嫁妆,归还给了顾廷烨。
早几年看《知否》,总觉得白氏遇人不淑,顾偃开才是她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现如今回味过来,却发现白氏的悲剧,顾偃开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如果白氏没有嫁给顾偃开
如果白氏没有嫁给顾偃开,她的下场会更好吗?并不会。
原因有三,首先白老爷万贯家财,其次白氏是其独女,第三白老爷和家族交恶。这3个因素放在一起,就是要命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白老爷落魄时,被家族驱逐,若一直落魄下去,倒也罢了。穷在闹市无人问,一家子独善其身便好。
偏偏白老爷发达了。有多发达呢,他是江南首富,给女儿的三五船嫁妆,便能拯救整个顾家侯府于生死存亡,病故后还留下了顾廷烨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遗产。
富在深山有远亲。白老爷一亡故,便跑出孝顺侄子抢着给他摔瓦起灵。
假如白氏没有嫁给顾偃开,无论她是终身不嫁,还是嫁到门当户对的富户,她都注定守不住父亲的财产。
这点,少年顾廷烨在扬州争家产的细节,就可以佐证一二。
起初,顾廷烨以外孙身份站出来,拿出遗嘱给通判盛弘等当地官员比对。虽字迹一致,但官员们有人说像,有人说应该是,有人说不确定,没一个人肯站出来做证,为他一个商贾后辈无名小卒,而开罪整个人丁众多的整个白氏家族。
但待顾廷烨亮明身份——京城侯府顾家嫡子,一众官员立马斩钉截铁地表示字迹一致,为顾廷烨主持公道,指责白家旁支,谋夺白老爷家产。
士农工商,这就是侯门和商人地位的区别。
白氏如果没有嫁入侯门,改变自己的商人地位,面对虎狼一般的白氏旁支,要么被吃绝户,被啃得骨头不剩;要么,因守不住父亲遗产,在婆家的处境也注定难堪。
白氏嫁给顾偃开,受的罪有两宗。
一是顾偃开心里装着白月光,对她不上心,敷衍应付;二是小秦氏撺掇毛头小孩,说是她害死了前任大娘子。这级别相当于明兰出嫁前,在盛家被父亲不爱,被姐妹磋磨。
而白氏若没嫁给顾偃开,将受的罪,就是一个独女面对整个白家的空口白牙虎视眈眈。级别相当于明兰嫁到顾家后,才经历难产关又差点被刺死,被重兵围困恶斗还差点被烧死……
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二、白氏的困局
白氏嫁到顾家,以上的危机就自动化解了。毕竟,没有平头百姓敢跟侯门大家对着干。这也是白老爷不惜重金,把女儿嫁到侯府当续弦的原因——顾家爵位,就是白家财产和白氏安全的金钟罩。
可惜,白老爷为女儿筹谋这么多,却忘记了根本——非但没让女儿真正get这番苦心,还把女儿养得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从白家虎狼窝出来,白手起家的白老爷,在养育独女上,合该早早教育女儿,人心险恶,要有自保的心和力。毕竟,白家宅斗尚且如此,何况豪门显贵?
但白老爷没有。女儿长到嫁人的年纪,依然白纸一张,纯白无瑕。嫁进侯府,尽顾着儿女情长,黯然心碎了。
顾偃开冷落她,3个月才被父母逼着与她圆房,她就陷入自证:“我本以为你是武将出身,不大会疼人,又想着秦娘子温柔贤淑,我恐怕比不上。”
后面听到有“女使”对顾廷煜说,她是害死大秦氏的元凶,她又挺着8个月的大肚子,急匆匆跟顾偃开讨要说法。说法要不成,又逼顾偃开写和离书,“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地走人。”
我的天,你可是怀胎八月的孕妇啊,咱能不能有点轻重缓急?
经历过生育后,无论面对何种塌天处境,我都有一个原则,孕妇首先要无条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其他事等孩子平安生下来再说。
这个原则,常嬷嬷也有,她劝白氏:“你是气糊涂了呢,这都是陈年旧事了,还是从长计议吧,你还怀着孩子呢。”
奈何白氏一心扑在“清白”二字上,全然顾不上自己孕妇的身体条件,和肚子里的孩子,连胎儿早产发动,都让她倒在地上了,她嘴里念的,依然是:“骗我骗得好惨哪!”
人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他的认知。痛苦的本质,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事件的认知滤镜。困住白氏的,并非现实,而是她看待现实的角度。
天真的白氏,只看到了小秦氏散播的流言,对她的暴击,对她清白的损害,他人对她的笑话。她看不到流言为什么只能是流言,只能躲在背后蛐蛐人,不敢堂而皇之地正面攻击她。她太过在意他人,而看不到自己才是整个侯府的当家主母,后宅大权在握。
她只看到顾偃开偏心长子,少抱顾廷烨,不知道他长多高,出了几颗牙。这些看着要紧,但说起来又有什么要紧的呢?一个没了亲娘的病弱幼子,多得一些亲爹的偏爱,有什么关系。不管亲爹疼不疼她儿子,她儿子都是要继承爵位,当整个侯府的主君的。
白氏心苦的根源,就是太过“情绪脑”。情绪一上头,就完全被情绪掌控,对什么都不管不顾。(好想送她一本《认知觉醒》)
三、白氏的出路
其实,白氏嫁给顾偃开,等于拿着一手有优势的牌,又从底牌里配齐了王炸。
白家有钱缺地位,白氏手上这副牌,看着有优势,却并不好打,太多人想盯着她手里的分数。
而顾家有权势缺钱,丹书铁券,军侯世家。要不是缺钱缺得急了,断不可能放弃士族婚姻,下沉3级娶个商贾家的姑娘。
白家带来了50万嫁妆,便够填顾家的亏空,还能养活几大家子几十年。不缺钱的白家,拿出自己的富余,跟权贵顾家两厢互补,白家后代直接实现阶层跨越。从长远来说,白家不亏。
白氏若放下个人情绪,放长远来看,从一个商贾富女,切换成贵门富婆,白氏,也不亏。
若把时间倒回到白氏听见小秦氏对顾廷煜散播“元凶”流言那里,白氏是有出路的:
她和常嬷嬷回到屋里,仔细盘算流言里的真假,得出“顾偃开为了嫁妆才娶她”的结论。由此,便能对情爱祛魅,放下感情上的期待,放弃儿女情长,从此一心务实了。
《知否》明兰对张大娘子说,“一命二运三本事,只要占两种就能过得好。”白氏首富家出身,命不错;商贾嫁侯府,运不错;本身知书达理会持家,本事也不错。
可以说,这三种,白氏都占了,可她非但没过好,还断送了卿卿性命。
明兰说盛淑兰:“既入穷巷当及时回头,不可一世消磨,悔之晚矣。”这话适合淑兰这种遇人不淑的,那个孙秀才是败坏透顶,盛淑兰确切走到了穷巷。
而白氏没有。顾偃开虽然给不了白氏爱情和热心,但本身不是恶人,有底线,能商量。她的路虽不算坦途,但都一直都宽敞。甚至,她只要活着,就有出路。
只要白氏熬过心里这些颠簸,把过于关注他人的心,收回来,安心生下次子,培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人生就顺畅了。顾廷烨没有小秦氏的捧杀,人生顺遂,不会成为秦楼楚馆的浪荡公子,待他长大成人顺利袭爵,白氏就是侯府最耀眼的女主人。
她活着,顾家还有小秦氏什么事?
靠婚嫁跨越阶层,靠儿子袭爵登顶人生,这是白老爷为白氏铺好的路。可惜白氏猪油蒙了心,非跟个工具人索要情绪价值,结果葬送了自己原本旗开得胜的一生。
人想过好一生,除了一命二运三本事,往往还需要认知觉醒。
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其次,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紧要的,还得知道当下该要什么。
在实现人生跨越的时候想要儿女情长,在生死存亡的时候想要清白干净,白氏的悲剧,就是一直没搞清楚,每一个当下,她该要的是什么。
#电视剧#
来源:圆扁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