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褚韶华的初恋夏初重新出现在她面前,当闻知秋眼看褚韶华依旧放不下这个数次离她而去的前男友,当褚韶华答应了夏初这个极具时代特征角色的求婚之后。
当褚韶华的初恋夏初重新出现在她面前,当闻知秋眼看褚韶华依旧放不下这个数次离她而去的前男友,当褚韶华答应了夏初这个极具时代特征角色的求婚之后。
这一刻的闻知秋,成为了笔者眼中虽然同情却有更多瞧不起的备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此刻的闻知秋,称其是备胎中的典范也不为过。
无论什么样的男人,在面对美丽、知性、端庄、强势如褚韶华这般的女人时,几乎没有谁能百分之百抵御她的魅力与诱惑。
无论这种诱惑是男人自发的,还是褚韶华不自觉散发出来的,都是如陈大顺、陈二顺、夏初、王国栋甚至是夏元这些男人无法抗拒与忽视的,而这也许就是所谓大女主的基本条件之一吧。
在这么多心甘情愿为褚韶华奉献一切的男人当中,最让人感到气急郁闷的,或许只有与褚韶华有知遇之恩的闻知秋,一个无论在家世与身家方面都略显神秘的角色,一个一手将褚韶华捧成全上海风云女性的男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自视甚高的男人,一个住在法租界、吃牛排、喝红酒、买国药的男人,却在面对褚韶华时给人一种无处下嘴的窘迫感,着实让人着急、可笑。
相比起当今被社会大众多有诟病的所谓“备胎”,在《灼灼韶华》中稳坐备胎头把交椅的闻知秋,不仅诠释出了备胎那种特有的厌弃感,更是在此基础上把闻知秋诠释出了“备胎典范”的味道。
这种心甘情愿为所爱女人做嫁衣的男人,这种面对心爱女人与情敌你侬我侬依旧能保持镇定的男人,不是典范又是什么呢?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都说一个演员只有将自己完全融入进角色之中,真将自己当成剧中人物,才能将这个扁平的角色演活、演出丰满感。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作为闻知秋的扮演者,杨祐宁这个曾经夺得“金马奖最佳新人”的男人,能将闻知秋这个所谓的备胎,诠释得如此活灵活现。
自从2004年首次夺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后,无论杨祐宁在电影还是电视剧中饰演的角色如何出彩,都只能成为这两大颁奖典礼上只提名不获奖的“陪跑者”。
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与演员生涯,才成就了今天的杨祐宁,成就了《灼灼韶华》中的闻知秋,也只有曾经经历过无数次只提名不获奖的杨祐宁,才能正确诠释从来不被褚韶华当真与重视的闻知秋。
无论是闻知秋前期为自己塑造了太过浮夸和玩世不恭的形象,还是褚韶华打从心底里就从来没有考虑过眼前这个似乎在“民族大义”上没有什么建树的男人。
总而言之一句话,褚韶华眼中的闻知秋很可能连备胎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是危急时刻的挡箭牌,而明知这一切的闻知秋,却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将自己活成一个连备胎都算不上的典范式可怜虫。
也许这才是杨祐宁的真正实力,也许这就是杨祐宁的真正实力。
或许在“金钟”的眼中,杨祐宁只配用来当夏初的陪衬;或许在“金马”的眼中,杨祐宁只是一个提名榜单上的陪跑者。
可在《灼灼韶华》中,杨祐宁凭借闻知秋这个角色,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是什么备胎,更不是什么备胎中的典范,即便只是一个配角也丝毫不比其他人差,因为在笔者心中,除了陈大顺他是唯二能配得上褚韶华的男人。
关于《灼灼韶华》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花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