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凌晨,香港红磡富恒工业大厦的打金工场里,工人们正啃着三明治、喝着热奶茶歇工,17个男人突然闯了进来。没人戴面具,没人拿凶器,却大摇大摆扛走了65公斤黄金——按市价算,足足5000万港元!
“还以为是新港剧预告,结果是2025年真事?”
网友评论
9月17日凌晨,香港红磡富恒工业大厦的打金工场里,工人们正啃着三明治、喝着热奶茶歇工,17个男人突然闯了进来。没人戴面具,没人拿凶器,却大摇大摆扛走了65公斤黄金——按市价算,足足5000万港元!
重案组在行动
更离谱的是:从黄金被盗到报警,中间隔了5个小时;可报警后才1天,西九龙重案组就抓了13个嫌疑人。网友炸了:“这剧情比《寒战》还敢编,西九龙重案组果然没白看!”
但随着警方通报细节曝光,藏在这场“现实警匪片”里的3个真相,比剧里还狗血。
按常理,丢了5000万的黄金,早该拼了命报警。可这家工场的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
凌晨5点50分,歹徒闯进工场,直奔黄金存放室,连金条带金粉一扫而空,还顺手拿了3万港元现金。得手后,他们用铁链把6个工人锁在厂外,转身就跑。
可工人们直到上午11点22分,才慢悠悠联系老板;老板又花时间核损失,等报警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5个小时——足够歹徒把黄金熔成块、运出香港了。
网友盯着这个时间差炸了:“是怕警察来太快?还是在等什么?”“就算数黄金,5小时也数完了吧?”
更让人起疑的是:歹徒像装了GPS,直接冲去黄金存放室,连找都不用找。“没内鬼谁信?”
调取监控
西九龙重案组没让人等太久,24小时内就揪出了关键人物——37岁的徐姓男子,正是这家打金工场的三大合伙人之一。
原来,这批5000万的黄金,是徐某刚从杭州运回来的,本打算在工场融化加工。可他看着堆成小山的金条,贪念翻了天:“不如自己拿了,还省得跟另外两人分利润。”
于是,他找了16个有黑帮背景的同伙,凌晨直奔工厂。最讽刺的是,作案时没人戴面具——因为工人们都认识徐某,见他带头进来,还以为是“正常提货”,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
“以为是老板安排的流程,谁能想到是抢自己人?”有工人事后回忆,直到被锁在厂外,打电话给另一个合伙人,才知道自己被“老板”摆了一道。
案子曝光后,不少人纳闷:17个人闯工厂、锁工人、抢黄金,怎么不算“抢劫”,反倒定了“盗窃”?
西九龙重案组的解释,戳中了关键:“歹徒没使用暴力,工人是‘自愿’离开工场的。”
简单说,徐某利用“老板身份”骗工人配合,既没打人也没威胁,全程靠“熟人脸面”得手。直到工人联系其他合伙人,才意识到“被偷了”——这种情况下,法律上更符合“盗窃”的定性。
这波操作,连看惯港剧的网友都惊了:“原来‘监守自盗’还能这么玩?”“港剧里的黑帮都没这么‘聪明’!”
“1天抓13人,黄金没来得及熔就追回,这效率绝了!”
网友口中的“效率”,背后是西九龙重案组的硬核实力——就是港剧里常出现的“790重案组”原型,管着油尖旺、深水埗这些人流密、案子杂的核心区,天天跟复杂案件打交道。
这次破案,他们没靠“主角光环”:靠遍布红磡的天眼监控,锁定歹徒逃跑路线;联合新界、港岛警方跨区堵截,连嫌疑人藏黄金的仓库都没放过;顺着徐某的通讯记录,揪出了帮他联系同伙的“中间人”。
有老港剧迷感慨:“以前看《刑事侦缉档案》觉得夸张,现在才知道,现实里的重案组更厉害!”
案子扒得越深,越让人后背发凉——这家工厂的安保,简直是给歹徒“送温暖”:
价值5000万的黄金,没请专业押运,靠合伙人自己运;存放黄金的房间,没装指纹锁,连监控都是坏的;员工没经过安保培训,见“熟人”就放行,连问都不问一句。
“别说抢黄金,就算偷个扳手都容易!”有珠宝行业人士吐槽,正规工场会搞“双人双锁”“实时监控”,贵重物品运输还得武装押运,这家倒好,全靠“老板自觉”。
这也给所有做高价值生意的人提了醒:别信“自己人”就放松警惕,制度才是防内鬼的关键。
目前,13名嫌疑人已经被抓,剩下的4人还在追逃,黄金也基本追回。网友最关心的是:“这剧情不拍港剧可惜了!”
有人甚至帮编剧想好了台词:“我当你是兄弟,你当我是提款机?”“西九龙重案组,从来不会让罪犯跑过48小时。”
不得不说,香港的现实永远比港剧疯狂——以前看剧时觉得“太假”,现在才明白,最敢写的编剧,都赢不过生活本身。
至于这案子会不会成下一部港剧的素材?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荧幕上看到“合伙人反目抢黄金”的剧情了。
期待新的香港警匪片,加油,香港电影人!
来源:影之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