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下旬,播出表上像开了发令枪,既有正在热播的长剧,也有点播大结局的悬疑科幻,还有刚刚定档的古装奇幻爱情片,短小时候没见过这么热闹的档期。
剧荒这一说法,对现在的追剧人来说已经像老掉牙的笑话了。
九月下旬,播出表上像开了发令枪,既有正在热播的长剧,也有点播大结局的悬疑科幻,还有刚刚定档的古装奇幻爱情片,短小时候没见过这么热闹的档期。
读者看完这一趟盘点,就能清楚知道哪部可以马上追、哪部值得等完结再补、哪些新剧必须预约。
几部剧在近期迎来大结局,观众讨论热度瞬间被推上去,像刑侦题材的《黑白局》在优酷更新到了第20集并已进入收官阶段,主演杨旭文、王砚辉、许诗悦等人的表现被平台评论区热议;古装奇幻《逆仙而上》在腾讯视频已更新到25集并且首播就是大结局,引发古装迷的集中转发;另一部古装探案《唐探之盛世少年》在爱奇艺更新到21~24集并完成大结局,观众对逻辑铺排与角色成长各抒己见。
科幻悬疑《不眠日》在爱奇艺完成了今日点播大结局,白敬亭与文咏珊的搭档让许多科幻迷有话要说。
收官剧总能带动话题潮,适合想一次看完然后和网友争论结局的朋友。
正在热播的剧数量多,类型分布也很广,给不同口味的观众都留了位置。
都市职场剧《巨塔之后》在优酷更新到第22集,全25集并已经点播完毕,演员阵容包括宣萱、陈展鹏与陈炜,职场细节与人情戏被不少职业观众摘出来讨论。
农村题材喜剧《二龙湖·“村”暖花开2》优酷更新到27集,接近完结,全28集,快乐感十足。
都市情感剧《转身遇到你》在爱奇艺与搜狐视频同步到33~34集,共38集,童瑶与于毅的情感线成为话题中心。
古装武侠《赴山海》在爱奇艺与腾讯视频连播到25~26集,总共40集,成毅与古力娜扎等人的古装造型常被剧照转发。
年代女性励志剧《灼灼韶华》在中央电视台八频道和优酷都有更新,CCTV-8播到21~22集,优酷到22~23集,合计全38集,热依扎与杨祐宁等演技派加入,使作品兼具历史质感与现代叙事手法。
短小精悍的微短剧也不少,反而贴合碎片化观看需求。
《婢女》在腾讯视频更新至21集,共26集,古装复仇爱情路线热门;《奉命还珠》更新到14集,共24集,复仇题材吸粉;《羽刃》在芒果TV更新到9~10集,共20集,女性悬疑切口引来关注。
这些迷你剧更适合上下班路上或饭后刷两集解闷。
古装玄幻和仙侠仍然是流量保底的类型。
《白夜宸缘起三生》在腾讯视频更新到15集,总24集,王子异领衔的阵容常登热搜。
还有《春色撩人》《暗渡春华》《金昭玉醉》《锦绣令》等多部古装作品在不同平台排队上线或已经播出,每一部都在古装粉里形成自己的讨论圈,诸如服化道与世界观设定经常被网友拆解成长贴。
平台之间的竞争与排期运作,正在改变观众的追剧节奏。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与哔哩哔哩各有侧重,爱奇艺在科幻悬疑与都市情感上投入较多;腾讯视频在古装与武侠上频繁发力;优酷则拿下不少职场与农村题材。
播出时间和点播策略直接影响口碑裂变,像《巨塔之后》点播策略令剧情讨论集中在短时间内发生,社交媒体话题热度迅速上升。
演员和制作团队的动态也成为观众关注点。
白敬亭与文咏珊在《不眠日》的演出被影迷在微博和短视频里二次剪辑,很多人讨论两位演员对角色心理的把握。
古装剧里,成毅、古力娜扎、李凱馨等人常在后台花絮中展示亲切相处的样子,拉近了观众与作品的距离。
幕后制作方面,导演与编剧若有过往口碑,会为新作积夯实观众期待值,这一点在《灼灼韶华》与《赴山海》的预热中可见端倪。
定档信息尤为重要,作好时间表就能把握追剧节奏。
9月22日有几部新剧上线:古装重生题材《锦绣令》在腾讯视频播出,主演于轩晨与李佳洁;都市爱情《蓄意宠爱》在优酷启动,戴燕妮与郭迦南挑大梁;湖南卫视与芒果TV在同日上线《山有九色念有卿》,主角闵星翰与聂嘉辰。
9月23日是另一个密集日子,古装奇幻爱情《双生契》在腾讯视频定档,主演艾克力亚与冯琬贺,吸引了不少古装情怀观众预约;当晚还有民国谍战《守护者们》在北京卫视与优酷上线,张一山与韩东君参与。
9月24日上线《我在这里等你》,李歌洋与朱丽岚出演的奇幻爱情作。
9月26日哔哩哔哩上线《金昭玉醉》,周峻纬与朱丽岚主演,古装重生复仇题材向来有固定受众。
把这些日期记下来,对喜欢“跟新”的观众来说很实用。
社交媒体上的反应常常决定一部剧能否延烧。
微博、豆瓣、短视频平台上的剪辑、梗图和弹幕化讨论,正是口碑二次传播的重要途径。
比如《不眠日》的结局发布当日,相关话题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讨论,观众围绕结局解释、人物命运展开激烈辩论。
评论区既有对悬疑解谜的逐条分析,也有对演员演技的真情评议。
那些有深度的分析贴常被置顶,带动更多观众去看原片核对细节。
行业背景上,今年的电视剧市场延续了分发平台多元化的趋势,头部平台继续用流量扶持大制作,二线平台则在细分领域寻找突破口。
古装玄幻与职场现实题材交替占据热度榜,微短剧作为补充品类为平台带来不同的用户粘性。
观众消费习惯亦发生变化,碎片化观看、社交化二次传播与对高质量内容的挑剔眼光并存,剧目若能兼顾制作精良与情感共鸣,就有机会形成爆款。
观众的观看建议不难,但要用起来就得讲方法。
连载中的剧适合跟着节奏慢慢看,跟帖讨论能增加观剧乐趣;若更注重完整体验,可以等到大结局后一次性补完,尤其是悬疑与科幻类型,这样不被未解的谜团影响观感。
微短剧适合零碎时间观看,吃饭、通勤都能挤几集。
播放画质和字幕选择也不容忽视,高清版往往能更好地呈现服化道细节,这对古装剧的观赏感提升明显。
关于明星互动与动态,演员日常在社交上分享的片场花絮、角色妆照,经常成为预热素材。
比如《赴山海》的后台剪辑展示了演员化妆间的轻松氛围,让观众对银幕上的磨合多了几分信任。
《巨塔之后》的主演团队则多次在访谈中谈到职场细节,这种现实题材与现实经验的结合,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粉丝在社交平台自发制作的剧透讨论、人物关系图,反过来又为新观众提供了快速入门的路径。
不少网友在观剧后会做出创意延展。
有人把结局剪成不同版本来争论哪个更合理,有人把角色台词做成梗图传播,创作生态因此活跃。
观看评论区时可以学到很多分析视角:有细致的情节推敲、人物行为动机的心理分析、也有对时代背景和现实议题的连接。
影视作品如果能引发这样的讨论,就说明它在观众心中留下了印记。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题材多样化与平台策略紧密相关。
打包上线、点播完结、分批更新,每种出品方式都有其受众。
以《黑白局》为例,点播近尾声的安排把讨论集中在短时段,有利于形成舆论高峰。
古装微短剧采取频繁更新来保持热度,观众则习惯于随手刷到新的剧情节点。
制作公司在宣发上逐渐精细化,针对不同平台调整节奏,这样的策略越来越像一门需要数据与艺术兼修的生意。
在这波剧集中,有几部特别适合推荐给不同类型的观众。
《不眠日》适合爱解密、喜欢科幻设定的观众,结局能引发长时间讨论;《巨塔之后》适合关心职场现实、喜欢职场人物成长线的观众;《双生契》定档后对古装奇幻爱情喜欢浪漫和视觉奇观的朋友很具吸引力。
追剧时,考虑个人时间管理和喜好,会比盲目跟风更省心。
文章回到最初的问题:剧荒还存在吗?
对于喜欢挑花眼的观众,答案是否定的。
这段时间的排片表提供了足够多的选择,从公安刑侦到古装奇幻,从都市情感到微短剧,观众只需根据口味与时间做出取舍。
观剧不该成为压力,而是一种生活里的小确幸。
把想看的剧列成表,标好上线时间,有节奏地追,会获得更多观剧乐趣和社交话题。
读者如果愿意,可以在评论里写出三部想优先追的剧,并说明理由。
哪部剧是你的“非追不可”?
哪位主演让你必须打卡?
期待看到大家的选择与讨论。
来源:A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