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潜伏》里的天津站从来都是“斗兽场”:李涯阴狠、陆桥山圆滑、余则成藏锋,可最先被踢出局的,偏偏是看似“硬气”的马奎。
《潜伏》里的天津站从来都是“斗兽场”:李涯阴狠、陆桥山圆滑、余则成藏锋,可最先被踢出局的,偏偏是看似“硬气”的马奎。
不是他运气差,而是他的性格、处事和说话,每一步都在给自己“挖坑”,早把自己活成了最该被舍弃的“靶子”。
马奎最致命的性格弱点,是“权力焦虑”,把“欺负下属”当威风,把“耍派头”当底气。
他派下属去重庆查余则成,事前说好去查“余则成和吕宗方的关系”,下属回来汇报时,他却突然翻脸追问“左蓝的事”。
下属刚辩解两句,他直接拍桌子:“我要的不是解释,弄清楚很难吗?”最后还补一句“你就是个屁”——把自己的需求混乱,全算在下属头上。
后来他让周亚夫监听翠萍,人家认真记笔记,他却一把撕了本子喊“用脑子记”,自以为“帅呆了”,实则是把“怕别人看不起”的自卑,全撒在了比自己弱的人身上。
职场里最不招人待见的,就是“得势就欺人”的人。
马奎把下属当“出气筒”,不仅没人愿意替他卖命,还把“刻薄”的名声传得人尽皆知——等他出事时,连个替他说话的下属都没有,这是他最先出局的第一步。
马奎最蠢的地方,是没搞懂“职场规矩的底线”。居然敢把矛头直接对准顶头上司吴敬中,把“作死”当“能干”。
追查“峨眉峰”时,他仅凭“站长和穆连成有往来,穆连成和八路军代表是同学”,就拍脑袋断定“站长是峨眉峰”。
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会偷偷核实、藏好线索,他却在会上当众喊:“我正在查穆连成跟天津站的关系”——明摆着要挖站长的老底。
站长警告他别查,他还不听,半夜偷偷溜进站长办公室翻文件,完全没意识到“上司的底线碰不得”。
吴敬中早说过“前栅栏宿猫,后篱笆走狗”,他要的是“听话的工具”,不是“敢咬主人的刺头”。
马奎把“鲁莽”当“勇敢”,把“挑战上司”当“能力”,不仅站长要除他,连想保他的人都觉得“扶不起”——这是他被踢出局的关键一步。
马奎的嘴,简直是“得罪人利器”——要么阴阳怪气,要么自我感觉良好,没几句话不招人烦。
他见余则成被站长器重,酸溜溜地阴阳:“不愧是站长的学生,真器重你”;余则成放低姿态说“您是中校,我懂分寸”,他居然没听出人家的无奈,还得意地夸“聪明”,把“小心眼”全写在脸上。
他为了抱戴笠的大腿,对着镜子反复排练“晋见尊敬的局长”,连语气都抠细节,结果戴局长真来了,他慌得说不出完整话,事后自己骂自己“就是头猪”——想讨好却露了怯,想装聪明却显了蠢。
职场里“会说话”不是拍马屁,是不戳别人的痛处、不暴露自己的蠢。
马奎的话,要么惹恼同僚,要么让上司看笑话,连洪秘书都敢在背后睡他老婆——他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等他被诬陷时,没人愿意帮他,反而都想踩一脚,这是他最终出局的最后一步。
马奎的出局,不是“被人陷害”那么简单。
他的性格里藏着“欺软怕硬”的自卑,处事里带着“拎不清”的鲁莽,说话里满是“低情商”的刻薄——这些问题,在派系复杂的天津站,每一个都是“死穴”。
他就像职场里那些“刚有点权力就飘、刚有点机会就作”的人:
没本事藏住野心,没脑子处理关系,没情商维护人脉,最后只能成为第一个被舍弃的“垫脚石”。
来源:雨夜聆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