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装剧里,男主正一脸严肃地跟人对峙,手里却捏着本带荧光笔标记的剧本——这穿帮镜头一出来,直接冲上热搜第一。网友们吵翻了,有人说这是“不背台词实锤”,甚至有人翻出三年前的老剧,猜靳东是不是早就批评过成毅不敬业。
大家最近刷到《赴山海》的热搜了吗?
古装剧里,男主正一脸严肃地跟人对峙,手里却捏着本带荧光笔标记的剧本——这穿帮镜头一出来,直接冲上热搜第一。网友们吵翻了,有人说这是“不背台词实锤”,甚至有人翻出三年前的老剧,猜靳东是不是早就批评过成毅不敬业。
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演员手里拿剧本拍戏,真的就是不敬业吗?
靳东没说过,但观众为啥会联想?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靳东到底有没有说过成毅不背台词?
翻遍了公开报道和采访,没找到任何证据。反倒是三年前拍《底线》时,两人其实是“师徒”关系。当时有剧组人员说,靳东每天收工后,会拉着成毅在酒店走廊练台词,一句一句抠法条,整层楼都能听见他们在背“民法典第××条”。
那为啥会有这种猜测?主要是两人在剧里的表现反差太大。
《底线》播出时,观众都说靳东的台词“清晰有力,像听广播剧”,而成毅的台词却被吐槽“咬字不清,嘴型幅度小”。就像上学时同桌笔记比你工整,老师没批评你,但差距摆在那儿,难免让人多想。
后来有人爆料,说靳东因为成毅“不背台词”把他调到B组。但这个说法没得到剧组或当事人证实,连当时去法院采风的法官都没提过这事 。更像是网友根据两人表现反差编出来的“剧情”。
剧本穿帮咋就成了“不敬业”梗?
真正让“不背台词”成梗的,是今年《赴山海》的两次穿帮。
9月中旬,有观众发现第14集里,成毅演的角色正跟人吵架,右手赫然捏着本剧本,上面蓝色荧光笔标台词的痕迹清清楚楚 。更巧的是,第15集又出现类似镜头。
这下网友炸了锅,#赴山海随时随地发现新剧本#直接冲上热搜第一。有人开玩笑说:“这剧应该改名叫《我的剧本去哪了》。”
平台紧急把画面裁到肩膀以上,但弹幕里早就吵翻了:“刚看伤感呢,一眼瞅见剧本,瞬间出戏!”
更要命的是成毅的回应。直播里他说,角色刚穿越不敢大声说话,还劝观众“别碎片追剧,不然浪费会员”。这话听着像在解释,却被网友怼:“演员台词清楚是基本功,跟角色紧张有啥关系?”
就像去餐厅吃饭,菜炒糊了服务员却说“你不会吃”,换谁都不舒服。
业内吵翻:到底是谁的锅?
这事发酵后,业内人士分成了两派。
支持成毅的编剧李正虎说:“演员现场拿剧本很正常,尤其男一号要背十几万台词,现场改剧本也是常事。该怪剪辑和审片不认真。”他这话有道理,拍过戏的都知道,剧组经常临时改台词,演员手里备着剧本很常见。
但反对的声音更直接:“孙俪拍《理想之城》每天背词到凌晨三点,现场收音一镜到底;拍《甄嬛传》时‘臣妾做不到’练到嗓子出血。怎么别人就能背熟?”
其实问题不在“拿没拿剧本”,而在这剧本不该出现在正片里。
一部剧从拍摄到播出,要经过剪辑、审核等几十道工序。就像咱们发朋友圈前会检查错别字,这么多人把关,居然让带剧本的镜头播出来,难免让观众觉得“剧组太糊弄”。
更别说成毅之前就有台词争议。有观众发现他过往作品里念错过字,吐字不清的问题也被吐槽过。这次穿帮,更像是把老问题摆到了放大镜下。
观众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吵了这么久,其实大家争的不是“能不能拿剧本”,而是“有没有认真对待工作”。
就像咱们上班,临时看一眼笔记没人怪你,但要是每次开会都对着稿子念,还找借口说“我这是工作风格”,同事肯定有意见。
编剧李正虎说得对,穿帮镜头难免。但观众能接受《甄嬛传》里的烟头,却不能接受主角拿剧本,因为前者是小疏忽,后者让人觉得“没走心” 。
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懂行,不再只看脸。他们知道,好演员会把台词嚼碎了融进角色里,而不是靠后期补救。就像孙俪说的:“观众要的是活人,不是AI朗读机。”
这次争议里,最该反思的或许是整个剧组。3亿投资的剧,连剧本穿帮都没剪干净,很难让观众相信你们在认真做内容。
至于成毅,与其解释“角色需要”,不如像他当年拍《沉香如屑》那样,用原声配音证明自己。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力才是最好的回应。
你追剧时遇到过哪些让你出戏的穿帮?对演员现场拿剧本这事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别忘了点赞分享哦~
来源:小可可玩具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