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缉毒剧《围猎》空降9.25播出!真实事件改编,尺度大开!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2 20:39 1

摘要:别急,9月25号有硬货——24集缉毒刑侦剧《围猎》直接空降,江苏卫视晚19:30黄金档开播,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跟播,改编自2016年南州禁毒队真实案例,还源自丁一鹤的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 。

是不是好久没蹲到够“狠”的写实缉毒剧了?要么靠特效堆场面,要么把毒枭演得像卡通反派,总少点“直面真实”的冲击力?

别急,9月25号有硬货——24集缉毒刑侦剧《围猎》直接空降,江苏卫视晚19:30黄金档开播,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跟播,改编自2016年南州禁毒队真实案例,还源自丁一鹤的纪实文学《飓风行动·围猎》 。

王阳扔了西装演缉毒警,俞灏明扮毒枭够阴狠,李少红导演掌镜走写实风,光看剧情里“海滩制毒厂”“暗网基地终极对决”的细节,就够让人攥紧手心。

一、剧情:从南州海滩到滇川暗网,三年围猎藏着真实的痛

《围猎》最戳人的,是它没搞“爽文套路”,而是贴着真实缉毒案的脉络来拍——没有主角开金手指,只有干警们熬了三年的“死磕”,每个情节都能找到真实案件的影子。

故事从2016年南州“清剿行动”结束开始,王阳演的禁毒大队干警杨一鹏,没像其他剧里那样“庆功收尾”,反而盯着落网的首犯牟海东(李成儒 饰)死磕。

牟海东是毒品货运老板,也是毒枭牟森的父亲,他嘴硬死活不吐幕后黑手,直到一个神秘电话号码浮出水面——这号码牵出的,是三年前就逃得无影无踪的制毒师牟森(俞灏明 饰) 。

你能想象杨一鹏的心情吗?刚端了个窝点,又发现大鱼还在外面,这一追,就是三年。

这场“围猎”一点都不轻松:第一次交锋在南州海滩,牟森想偷偷建制毒工厂,杨一鹏带着干警连夜蹲守,差点被毒贩的快艇撞翻,好不容易才挫败计划;

接着是海上交易,牟森勾连香江买家,想把毒品运出去,干警们穿着救生衣在浪里埋伏,截货时还跟毒贩打了场水仗 ;

最棘手的是牟森后来搞的新型毒品“邮票”——藏在明信片里,专门坑年轻人,杨一鹏为了查源头,化装成买家卧底进入毒品货运公司,跟毒贩在酒吧里虚与委蛇。

这些情节不是编的,剧组辗转泉州、厦门、漳州、佛山等地实景拍摄,连湘南山区的地下窝点、滇川的暗网基地,都是照着真实案发地复刻的 。

有个细节特别揪心:张宥浩演的线人多仔,本来是跟着牟森混的,被杨一鹏和邓恩熙演的新人警察伍之安感化后,偷偷传情报。有次他刚把牟森的制毒配方塞给干警,就被毒贩盯上,差点被扔进海里 。

这种“线人随时可能没命”的紧张感,比枪林弹雨更磨人——你会突然懂,真实的缉毒不是拍剧,是真的在拿命换平安。

二、演员:王阳弃精英变硬汉,俞灏明反派够阴,老戏骨撑满真实感

缉毒剧的魂在“人”,《围猎》的演员没一个拉胯,尤其是王阳的“硬”、俞灏明的“狠”,还有新人演员的“真”,把缉毒一线的众生相演活了。

王阳(杨一鹏):扔了西装穿冲锋衣,缉毒警的疲惫比硬朗更戳人

谁还记得王阳以前演的西装革履精英?这次的杨一鹏,完全没了那种精致感——穿的是磨白的冲锋衣,脸上带着晒黑的质感,眼角还有细纹,连说话都带着点沙哑。

他演的缉毒警,不是“万能英雄”,是“熬出来的老兵”:查案查到三天没合眼,坐在警局门口啃馒头,咬一口就掉渣;

跟牟海东对峙时,没喊口号,只是盯着对方说“你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辈子”,眼神里的坚定,是熬了无数个夜才有的底气。

剧中杨一鹏有段深埋的过往:在丰茂村清剿行动中,老警察伍建国为救他牺牲,让制毒师牟森趁机逃走,这成了他的心结 。

有场戏特别真实:杨一鹏收到多仔传来的紧急情报,连夜带队去滇川,在车里跟干警们说“这次可能要跟牟森硬碰硬”,说着从包里掏出几张照片,是家里的老婆孩子,“要是我没回去,帮我把照片带给她们”。

王阳没哭,只是说话时喉结动了动,把缉毒警“怕对不起家人,更怕对不起职责”的纠结演透了——这不是演“伟大”,是演“真实的人”。

俞灏明(牟森):阴狠藏在笑里,反派不脸谱化够带感

俞灏明这次算是彻底突破了,演的牟森是化学专业出身的制毒师,没刻意装凶,反而带着股“儒雅的狠”。

第一次出场在海滩的帐篷里,手里把玩着一个制毒烧杯,笑着跟手下说“这‘邮票’要是成了,咱们就不用躲了”,可眼神里没一点温度;

被警方挫败海滩制毒计划后,他没发火,只是把烧杯摔在地上,碎片溅到手下脚边,淡淡说“再搞砸,你们就自己跳海” 。这种“平静下的阴狠”,比瞪眼睛更吓人。

俞灏明演反派太带感了,真不是吹的——有场戏他跟暗网大佬安迪谈合作,喝着红酒说“滇川的市场,咱们五五分”,手指轻轻敲着酒杯,节奏均匀却透着压迫感,安迪刚犹豫了一下,他就把酒杯往桌上一放,“你要是不答应,明天就没人知道你是谁” 。

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全靠眼神和语气,把毒枭的嚣张和狠辣藏在“得体”里,让人想起真实案件里那些“以商养毒”的反派。

邓恩熙&张宥浩:新人演得够真,年轻干警和线人的挣扎很戳心

邓恩熙演的伍之安,是刚入队的新人警察,还是老警察伍建国的女儿,继承了父亲的警号 。

她没什么经验,第一次跟杨一鹏卧底,紧张得手心冒汗,差点被毒贩看出破绽。她演的不是“傻白甜”,是“在成长的新人”:一开始不敢跟毒贩对视,后来慢慢学会装镇定;

看到多仔被毒贩欺负,想冲上去,被杨一鹏拉住,眼里的着急和无奈,像极了刚入职场的我们。

张宥浩的多仔,是全剧最让人心疼的角色。本来是跟着牟森混口饭吃的年轻人,被杨一鹏感化后,一边怕被牟森发现,一边想帮警方。

有次他偷偷录牟森的制毒过程,被对方察觉,牟森拿着刀抵着他的脖子,他没敢说漏嘴,只是浑身发抖 。张宥浩把这种“想回头又怕没命”的挣扎演活了,让你想起真实缉毒里那些“想改错的边缘人”。

老戏骨:李成儒的硬、余皑磊的阴,每个配角都有戏

剧里的老戏骨更是锦上添花:

- 李成儒演的牟海东,是个“硬骨头”毒贩,还是牟森的父亲,在审讯室里死活不吐口,直到杨一鹏拿出他家人的照片,他才红了眼,这种“嘴硬心软”的反派,比纯粹的坏更真实 ;

- 余皑磊演的毒贩渡爷,属于“黑吃黑”势力,盯着多仔的眼神像盯猎物,每次出场都让人捏把汗 ;

- 杨皓宇演的白迪,表面经营白夜乐器行,实际是贩毒窝点,被误杀的情节成了剧情转折点 ;

- 郝平饰演的方局长,作为团队的定海神针,一句“注意安全”就道尽一线的辛酸 。

三、制作:李少红写实风不注水,24集全是干货够过瘾

能拍出这样的缉毒剧,制作团队的“较真”功不可没,尤其是李少红导演的写实风格,把“真实”两个字刻进了镜头里。

李少红没搞花里胡哨的运镜,镜头像纪录片一样粗粝:拍南州海滩的制毒工厂,帐篷里的制毒设备锈迹斑斑,地上还散落着化学试剂瓶;

拍湘南山区的地下窝点,光线昏暗,空气里像飘着霉味,干警们猫着腰进去,衣服都被树枝刮破;拍滇川的暗网基地,是废弃的仓库改造的地堡,里面堆着服务器,屏幕光映在牟森脸上,显得格外阴狠 。

没有滤镜,没有磨皮,演员脸上的汗、手上的伤,都看得明明白白——这种“不美化”的镜头,比大场面更有代入感。

更难得的是24集的体量,没注水!不像有些剧硬凑40集,《围猎》每集都是干货:第一集牵出牟森,第二集海滩制毒博弈,第三集查新型毒品“邮票”,节奏快却不赶,每个情节都为“三年围猎”服务 。

剧组历时94天拍摄,完成200个实景镜头,为拍追车、爆破戏甚至报废了七辆车,这些真刀真枪的场面,比特效堆出来的更震撼 。

还有改编的细节,剧组也没糊弄。基于丁一鹤的纪实文学,还参考2016年南州真实案例,连牟森研制“邮票”毒品、海上交易被截、暗网基地被端这些关键情节,都跟真实案卷对得上。

编剧团队里有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参与,确保办案程序的专业性——比如杨一鹏卧底时的接头暗号、搜查制毒厂时的双人签字流程,都经得起推敲 。

四、9.25开播:真实到揪心的缉毒剧,值得蹲守

现在的缉毒剧,太多靠特效和套路吸引眼球,可《围猎》偏不——它没拍“缉毒爽感”,而是拍“缉毒的痛”:干警熬了三年的疲惫,线人随时可能没命的恐惧,毒贩的阴狠,还有毒品对年轻人的危害。这些真实的细节,比任何套路都有力量。

9月25号,江苏卫视晚19:30黄金档+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开播,24集不用等太久,刚好能一口气追完 。

周四晚上锁定江苏卫视或双平台,看看这部真实案例改编的《围猎》——它会让你知道,缉毒警不是电视里的角色,是现实里拿命守护我们的人;

也会让你懂,那些“围猎”的胜利,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是干警们一寸一寸、熬了无数个夜拼出来的。

正如主题曲《人生啊》唱的:“人生的路曲曲又折折,大海的路阴晴总难测”,但总有人向着光明前行 。

来源:莫雨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