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梅晓歌对吕青山的“三次冒犯”,一次比一次狠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2 15:11 2

摘要:新鲜血液、新任领导的加入,对于墨守成规、习惯了待在舒适区的县委大院的各色人等,都是一次冲击,一次重新站队。

文|筱羊

梅晓歌的到来,吕青山并不欢迎!

如同,林志为第一天到县委大院报到,众人都是排斥的一样!

新鲜血液、新任领导的加入,对于墨守成规、习惯了待在舒适区的县委大院的各色人等,都是一次冲击,一次重新站队。

好友对林志为指点道:

见到领导千万別叫错了,常务副县长不能叫县长,要叫“常务”;

县委副书记兼着县长的,也不叫县长,叫“书记”;

县长助理不叫助理,叫“县长”;

都是副县长,是常委的,得叫“常委”!

瞧瞧,一个称呼,就这么多“玄机”,可见体制内的门道有多深!

林志为只是一个初入县委大院的“小白”,就让其他人感到了威胁,种种打压和使绊,更何况要来顶替吕青山县委书记职位的梅晓歌。

吕青山很清楚组织上“空降”梅晓歌的用意,他从一开始就对梅晓歌带着防备和抵触的情绪,只是同为深谙官场多年的“老人”,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而已。

梅晓歌,作为理工科毕业,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自然也知道组织上对他的重用和信任,以及吕青山的不满和委屈。

但,官场的生存法则也要遵循优胜劣汰,光明县积重难返,想要在此站稳脚跟,梅晓歌就要让领导和同 志们看到他的魄力和手腕,所以,他对吕青山的”三次冒犯“,一次比一次狠!

光明县是个烂摊子,前任县长蒋新民因好大喜功、虚报产值被中 央通报,撤职查办,这才有了梅晓歌的走马上任。

市组织部部长李国春同 志亲自送梅晓歌就职,一是为了给他立威,二更是为了让梅晓歌树立信心。

可上任的第一天,拆迁现场就出了状况,原本同意的几户拆迁户,又临时”反水“了。

吕青山送走李国春,马不停蹄地就要去拆迁现场解决问题,梅晓歌提出同去,吕青山想拒绝,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此时的梅晓歌,按道理应该遵循官场上初来乍到,少说多听的原则,做一个旁观者为妙,这样也能给县委大院一把手吕青山尊重和面子。

但他没有。

当油坊拆迁户拿出虚假的账本,以年入百万为由,想要多分拆迁款时,梅晓歌犀利地指出,你这账本上的花生价格一直很稳定,可近五年又是旱又是涝,农作物尤其是花生的价格波动很大啊!

此话一出,在坐的众人恍然大悟,油坊业主也满脸窘迫。

拿着账本的吕青山看了梅晓歌好几眼,眼神里有欣赏,更有郁结。

梅晓歌的”冒头“,让吕青山难堪,后面税务同 志要查油坊的税,吕青山沉默不语。

后面,常务艾鲜枝以税收这个突破口,让油坊主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可以说,梅晓歌在光明县的第一炮,打响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由此断出梅晓歌就比吕青山棋高一筹,只能说明两个人的处事风格不同,吕青山更擅长稳扎稳打,而梅晓歌脑子快、心眼活,是个不拘一格的人才,这也是为何组织部的同志想让他来解决光明县问题的原因。

光明县面临的两大难题,一个是拆迁,另一个就是迁坟。

梅晓歌是少壮派、改革派,想要解决光明县财政亏损的问题,不仅要“节流”,更要“开源”。

他大刀阔斧地提出推进主城区改造,发展滨海项目,是光明县的重中之重,也是唯一一条可行之路。

但吕青山的求稳之心过重,尤其是在上一任县长出事后,吕青山更是畏手畏脚、举步不前。

梅晓歌解决了拆迁问题后,吕青山对他说:

你来之前肯定也了解了这边的情况,从富裕县过来,肯定要受点委屈。

拆迁问题现在看来还算顺利,已经不容易了。

这才是拆迁,还有迁坟,看着吧,后面的麻烦,会一个接着一个。

吕青山并不是危言耸听,他在光明县多年,深知此地经济落后、民众愚昧,想要发展起来,着实不易。

梅晓歌作为一名务实的官员,并没有被吕青山的冷水泼灭,反而深入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时间,梅晓歌向村民鞠躬求迁坟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对此,各方人士的看法不同,赞誉不少,但也有质疑梅晓歌是在作秀。

梅晓歌也针对此事对吕青山诚恳道歉:

本来是想抓紧时间,一鼓作气,可现在弄得跟演戏似的。

这不免让老百姓觉得,这个新来的县长,太会装了!

吕青山一笑了之,但无论如何,这段视频都对他是个冲击,梅晓歌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一课,也让他的县委书记地位岌岌可危。

梅晓歌虽然是理科生、直肠子,但他浸润官场多年,当然知道这次自己着实出风头了。

所以,他找到吕青山,来了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一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自己从没想过风头盖过县委书记,视频之事,纯属意外。

二更是为了他就职后的第一次演讲稿。

按照官场约定俗成的规矩,官员的就职稿,应该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意味着对上一任领导的肯定和感谢;展望未来,是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和期望。

当然,这里面的水分很大,有歌功颂德的意图,也有画大饼的讨巧。

但梅晓歌不愿延续以往的常规,他要实事求是地把光明县的现状和问题都摆在明面上,说白了,他是在否定吕青山的工作,也是在打吕青山的脸。

梅晓歌说:

书记,我实话实说,范太平那一版,照着念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心里比较虚。

我个人的倾向是,实事求是,说实际的情况。

吕青山很隐晦地说:

我看这一版讲话稿,从总体上来说,也没什么问题。

找几个点,实际去调研一下,把里面的数据再夯实一下。

我就在想,这会不会是一把钥匙 ,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就不会差。

梅晓歌却毫不留情道:

其实存在的细节问题我已经开始实际调研了,你叮嘱的这些我也已经开始做了,但要按稿子上说得那些数据,不仅我这届政府做不到,下一届政府也做不到。

梅晓歌这样说,吕青山就无话可说了,他只能借喝茶来掩饰尴尬。

梅晓歌的就职演讲稿果然在县委大院掀起波澜,众说纷纭,搞得吕青山很下不来台。

其实吕青山是一个负责又踏实的县委书记,只可惜陷在了光明县这摊烂泥里,不过他的“失败”也成就了梅晓歌的上升之路。

离职前,吕青山对梅晓歌说:

组织上已经找我谈过话了,接下来的工作,你继续搞,还有不少硬骨头,要辛苦你慢慢地啃。

最重地石头,我尽量先搬走,难扫的街,我也争取先扫干净。

这么做,不是为了你,梅晓歌,是为了光明县。

吕青山身为光明县主官,无愧于心,但官场就是这么残酷,他什么都没有做错,却错在时机不对、决策不对。

他借”划船机“表达了对梅晓歌的认可,说:“你比我有天分,这么几下就能上手!“,这何尝不是对梅晓歌冒犯的释怀。

同时他也期待光明县在梅晓歌的带领下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来源:黎筱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