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一部“不正经”的谍战剧即将登陆北京卫视——张一山饰演的龙套演员丁一,被迫冒充盲眼密码专家,和韩东君饰演的冷面特工顾仰山一起,在日军眼皮底下演起了“双簧戏”。 两人一个慌到眼神乱飞,一个绷紧神经救场,差点把谍战任务变成搞笑现场。
冒牌专家、乌龙绑架与生存式演技:《守护者们》的荒诞谍战新玩法
9月23日,一部“不正经”的谍战剧即将登陆北京卫视——张一山饰演的龙套演员丁一,被迫冒充盲眼密码专家,和韩东君饰演的冷面特工顾仰山一起,在日军眼皮底下演起了“双簧戏”。 两人一个慌到眼神乱飞,一个绷紧神经救场,差点把谍战任务变成搞笑现场。
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乌龙”
故事始于1939年的上海。 日军试图研制一套名为“铁幕系统”的密码武器,以掌控情报战优势。 中共情报员顾仰山(韩东君 饰)奉命阻止这一计划,而他的目标竟是牛津校友——盲眼密码学专家李约瑟(张一山 饰)。
然而,贪生怕死的李约瑟提前雇了龙套演员丁一(张一山 饰)冒充自己。 顾仰山行动时,阴差阳错绑走了丁一。 更戏剧性的是,真假李约瑟对峙时手枪走火,真专家意外殒命。 顾仰山别无选择,只能逼着丁一继续扮演李约瑟,自己则伪装成助手“查理”,两人硬闯日军情报机构“梅机关”。
“菜鸟”与“修罗”:反差组合笑料百出
丁一是个只会跑龙套的小人物,突然被扔进谍战漩涡,只能靠“生存式演技”硬撑。 他既要装盲人(尽管视力正常),又要背密码公式(尽管一窍不通),走路撞玻璃、汇报时忘词成了日常。 预告片中,他因“眼神太灵活”险些暴露,顾仰山不得不即兴编谎圆场,甚至和日军大佐玩起“剧本杀式”心理博弈。
韩东君一改往日都市精英形象,化身硬核情报员。 他表面冷静,手指却因紧张悄然攥紧;一边嫌弃丁一蠢笨,一边又舍命护他周全。 两人一冷一热、一稳一慌的互动,成了剧集的笑点与张力来源。
风情歌女、暗线情报与细节控剧组
张天爱饰演的冼碧云,表面是百乐门头牌歌女,旗袍摇曳、风情万种,实则是地下情报员。 她一边唱歌,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敌人,手指在裙摆下悄打暗号。 这一角色与顾仰山、丁一关系微妙,为剧情增添更多悬念。
剧组对细节的还原堪称苛刻。 丁一住的阁楼贴着《马路天使》电影海报;顾仰山的怀表故意调慢15分钟(历史上情报员反跟踪的常用技巧);冼碧云的胭脂盒内藏微型相机。 灯红酒绿的百乐门、森严的日军据点,甚至旗袍的缝线细节,都试图复刻1939年上海的动荡与繁华。
喜剧谍战:创新还是冒险?
《守护者们》打破传统谍战剧的严肃基调,将荒诞喜剧融入生死博弈。 丁一的市井气与顾仰山的精英感碰撞,像火星撞地球——这种“荒诞中的紧张”被导演用于冲淡谍战压抑感,同时放大小人物的真实人性。
但创新伴随争议。 部分观众认为,喜剧元素可能削弱谍战剧的逻辑严谨性与张力。 张一山的表演风格也曾被质疑:一旦“刘星上身”,可能让剧情滑向闹剧。 编剧过往作品评分多在及格线以下,更让人担心剧情能否自圆其说。
“破局”的野心与观众的期待
《守护者们》试图用“乌龙设定”和“小人物成长”重新定义谍战剧。 丁一从贪生怕死的龙套,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战士;顾仰山在冷硬外表下藏匿温情;冼碧云以歌女身份周旋于险境——这些角色试图让信仰与爱国情怀落地于“人”的真实性。
预告片释出后,网友评价两极:有人欢呼“终于等来谍战新玩法”,有人担忧“喜剧稀释了谍战的严肃”。 但毋庸置疑,35集的体量、张一山分饰两角的挑战、韩东君的转型,以及张天爱的神秘角色,已让该剧未播先火。
当龙套演员闯进谍战战场,演技成了保命武器,荒诞成了保护色——但笑过后,谁又能说清:究竟是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
《守护者们》的尝试或许成败未卜,但它抛出了一个争议:在信仰与生存之间,小人物的“破局”是否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场偶然?
来源:小宝爱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