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00这个数字不是平台随手送的,是算法把完播率、弹幕密度、搜索量一起扔进锅里熬出来的浓汤。
热度破19000只用四集,吴镇宇一个眼神把盗墓IP拉回巅峰,这操作够狠。
19000这个数字不是平台随手送的,是算法把完播率、弹幕密度、搜索量一起扔进锅里熬出来的浓汤。
平台要的是“一打开就停不下来”,于是把前四集剪得刀刀见血:战国帛书一亮相就抛谜,吴三省组队三分钟就进墓,血尸出场直接怼脸。
节奏快不是导演急性子,是大数据告诉制作方,观众在第7分钟最容易退出,于是他们把爆点全压在前6分钟。
吴镇宇接下吴三省之前,片方其实先找了两位流量,报价高还自带编剧,要求给角色加感情线。
吴镇宇只提一个条件:按原著演,别加爱情。
片方一算账,流量片酬够付吴镇宇加特效,于是痛快换人。
这一步赌对了,吴镇宇用皱纹和眼袋演老狐狸,观众在弹幕刷屏“这才是三叔”,平台顺势把“吴镇宇眼神”推上热搜,省了几百万宣传费。
南派三叔这次亲自盯编剧,把《藏海传》的汪藏海暗线提前埋进台词。
书粉发现同一句话在两部剧里出现,立刻截图做对照,自来水二次传播。
三叔要的是“一鱼两吃”,新剧带热旧剧,旧剧反哺新书,版权全在他手里,怎么玩都不亏。
特效团队是《精绝古城》原班,他们这次没砸钱做CG巨兽,而是把钱花在“脏”上:血尸皮肤用真实腐肉扫描,尸鳖腿毛一根根植。
观众被恶心到,却忍不住多看两眼,这种“真实恶心感”比五毛特效更吓人,也更省钱。
开分9.4不是观众心软,是同行衬托。
去年三部盗墓剧,一部磨皮滤镜把墓道拍成婚纱店,一部主演全程替身,观众早憋着火。
《吴邪私家笔记》一出现,像饿了三天的食客吃到一碗热汤,打分自然手松。
但9.4也是悬在头上的刀,只要后面出现注水回忆或硬塞CP,分数立刻跳水。
平台把四集放出后,立刻停更三天,饥饿营销玩得溜。
这三天里,二创视频、剧情解析、演员考古全网疯长,热度自己往上爬。
观众被吊着胃口,一边骂“断更狗”一边乖乖充会员,平台后台数据显示,72小时内会员转化率涨了四成。
盗墓IP曾被流量和资本玩坏,观众一度听见“盗墓”就换台。
这次片方用“去流量+快剧情+老戏骨”三板斧砍出一条新路,数据证明:观众不是不爱盗墓,是恨被骗。
只要别拿观众当韭菜,观众就肯把热度当肥料。
下一集要是敢注水,你还会继续追吗?
来源:大气轮船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