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眠日》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完美将这句台词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感叹唏嘘。
就让我以《源代码》中的一句台词,作为开头。
你害怕的不是未知的未来,而是不断重复错误的过去。
《不眠日》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完美将这句台词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感叹唏嘘。
看完16集大结局,我内心仿佛尘埃落定,又感觉这一幕似曾相识,就像已经在某个循环的时空中看过这个大结局,只是在又一个循环日中,把它忘了。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部剧,是否也像我这样,似梦迷离。
不吹不黑,这部改编自科幻小说《逆时侦查组》的科幻悬疑剧,在我心中带来的回味,甚至比今年许多大热剧还要多。
尤其是,它打破传统无限流题材的“无限重启”模式,创造的有限流,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虽然剧集热度并不算特别高,但看过的人,几乎都给出了高评价,也算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
看完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所有谜底全部解开,更是别有一番味道。
而剧集也终于带“时间循环”打破循环,创造出新的可能。
1:关于大结局《不眠日》最后一集,5次限时循环的最后一次,丁奇终于完成最后拯救,击倒了“乌贼”墨远致,自己却因为时间循环副作用心脏麻痹倒地。
生死关头,安岚带着改良后的药剂赶到,救活丁奇。
时间之流,循环反复。
明明好像只过去一天,但一切都已经大变,丁奇和安岚都已经不是曾经的自己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一部悬疑剧好不好看,结局至关重要。
《不眠日》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越接近结局,故事越精彩。
两场反转,令观众快速入戏。
第一个:一场赴死
赴死的,是丁奇和安岚,一切发生在,第四个循环日的最后时刻。
从墨马集团两位高管接连离奇死亡,到墨远致也收到“乌贼”的死亡通知书,丁奇介入调查,却陷入更大的谜团。
最终他只能向安岚说出真相,
但出乎意料的是,安岚不仅不惊讶,反倒告诉了他自己正在进行的实验,而实验中的小白鼠,正是另一名时间循环者。
安岚还发现,闺蜜冯婉清当年被注射药物,成了时间循环感知者,这帮她短暂治愈,但也陷入了病情快速恶化。
安岚随后被叶坤绑架,在随后一场丁奇和叶坤的废弃医院枪战中,叶坤被一枪放倒后,安岚被救,两人已经无限接近真相。
但随后的一场瓦斯泄漏,两人双双被困死在大火中。
最后一刻,二人在火光冲天的实验室里拥吻,丁奇告诉安岚,“这不是最后结局”。
结局,就快上演了。
第二个:一场发现
很多观众内心一直的疑问是,那天 俞诗雅到底在墨远致的实验室看到了什么?
答案终于揭晓:正是冯婉清的遗体。
当年蒋育文在药物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与冯婉清签署协议,令她成为自愿的实验者,虽然药物短暂生效,但最终冯婉清病情恶化去世,在生命最后时刻经历五倍痛苦。
这正是墨远致与导师蒋育文反目,并最终四次亲手杀死这位导师的真正原因。
之后墨远致也从未放弃试验,他要的试验结果,是拯救冯婉清。
而随着这个巨大悬念解开,整部剧的最后三大悬疑点也全部揭开最后的面纱。
悬疑一:蒋育文和墨远致,谁是乌贼?
墨远致就是乌贼。
他和蒋育文都在试验中,变成了时间循环感知者。
整个故事的起点,正是二人一起展开的“RAN X实验”,试验目的就是要造出时空循环感知者。
原本两人的试验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但冯婉清的意外死去,令墨远致陷入癫狂,直接在实验室刺杀了蒋育文。
但此时的蒋育文,已经在试验作用下成为另一位时间循环感知者,而他的试验副作用,则是快速苍老。
就在他想要改良药剂时,却被墨远致连续杀死了四次,杀人过程被游玉祥看到,后来游玉祥指控墨远致谋杀,说他在演戏,指的就是这件事。
到了第五次,蒋育文最终制造了一场实验室大火,假死遁走。
但药物副作用下他很快苍老地像个老头。
因此他联络了墨马集团两位高层,想要夺回墨马和试验成果。
但这一切被墨远致察觉,为此做了乌贼局。
以乌贼名义解决了两名协助蒋育文夺权的高管,帮他执行杀害两名墨马集团高管计划的,正是被他利用的冯婉清大哥——叶坤。
计划原本天衣无缝。
只是他没想到,警方派来保护他的丁奇,竟也是时间循环感知者。
还有一个问题是,蒋育文没有死,还察觉了他谋杀高管。
所以一直躲在幕后策划一系列复仇,两个女儿唐心、麦琪就是被他派入墨马集团的内应。
但没想到,已杀疯了的墨远致,连麦琪也想除掉。
悬疑二:丁奇心脏病是不是循环副作用,警方有没有内鬼?
从故事开始观众就怀疑,警方有内鬼。
最受怀疑的,是屡屡开枪射中关键证人的方鹭。
观众甚至怀疑:另一个内鬼,到底是丁奇上司段峥,还是黄元?
结局真相揭开:并没有内鬼。
方鹭也根本没有杀死叶坤,而是精准射伤他。
安岚之前的某些异常,也不过是编剧的障眼法,她的潜伏调查,从头到尾都是为了救人。
而丁奇之所以屡屡心脏病猝死,则是因为时间循环都有副作用。
蒋育文的副作用是变老,丁奇是心脏麻痹。
该大结局了。
悬疑三:丁奇如何阻止墨远致?
从这场较量一开始,丁奇的对手,就是“乌贼”墨远致。
双方在循环中互相预判、改变行动轨迹,这才造成了故事的错综复杂。
也让这次循环,成为丁奇经历过的最凶险的一次。
只是临近结局,替墨远致杀人的叶坤被方鹭射中关押。逼得他亲自动手杀死韩宇飞,又想在实验室除掉麦琪,但丁奇及时赶到,救下麦琪。
又从她这里获取了蒋育文带着炸弹想要跟墨远致同归于尽的消息,最终丁奇带着麦琪和唐心的视频及时赶到,说服蒋育文放弃炸楼。
随后他冲上天台,逼走来接墨远致潜逃的直升机,制服墨远致。
虽然最后丁奇因为循环副作用心脏病发生死一线,但安岚关键时刻带着改良药剂赶到,救下爱人。
最后大结局,墨远致被关押,康复的丁奇接受了安岚的药物,放弃了时间循环感知的能力。
险些死于风波的游玉祥重回讲台,俞诗雅也摆脱了阴影,就连快递小哥也活了下来。
但就在丁奇和安岚相拥的时候,却忽然感知到,被囚的墨远致越狱成功。
这个故事,还没有最后结局。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不眠日》,以及时间循环的代价,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初看《不眠日》,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过去看过的欧美时间循环题材不少,总觉得后续产出的剧集,也不会有太大新意。
没想到,这部《不眠日》做到了。
故事一开始,《不眠日》就没有掉入“无限循环”的创作惯性,而是创新设定有限循环的有限流故事,随着“乌贼”引出连环悬案,男主每一个循环都既要解开前一轮留下的部分谜题,又必须面对新出现的变数与危机。
整部剧节奏始终保持紧凑,从不拖泥带水。而剧中一些关键细节设计,也是十分烧脑。
尤其是看完几集之后,你就会真正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除了层层递进的脑性博弈,主创还为剧集注入了浓浓的港式风味。
硬核的动作戏,把经典港式的“动作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恍如重回香港警匪片的黄金年代。
从开场近20分钟的警匪火拼、窄巷枪战、近身肉搏开始,全剧打斗不断,打戏拳拳到肉干净利落,剪辑和配乐也恰到好处。
观众跟随丁奇一路经历五次循环,一路寻找乌贼,每次循环都被细腻且真实的展现了出来。
该剧的绝大多数剧情,观众都悬着一颗心,直到大结局,在经历过许多反转后,最后结局,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虽然,最后的终极反转剧情不过1集,但却成功点题,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彻底升华。
一时间,各种过往画面,在脑海中翻涌。好的时间循环影视剧,比如《源代码》,最后一定能让观众瞬间共情,《不眠日》最后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除了精彩剧情,《不眠日》中演员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最受关注的,绝对是男主白敬亭。
和以往出演的逗逼角色不同,这次剧中白敬亭饰演的是自带沉重命运的丁奇。
作为时间循环感知者,又是警察,丁奇可以说自动把沉重命运背上身,不由自主一次次利用时间循环救人,每次循环日都是不眠不休,并且无人理解。
但演这么自带悲剧感的角色,白敬亭却用他自带的幽默感,和散装粤语发生魔法攻击,每次都让沉重的剧情,变得又悲摧又好笑。
这正是演员的价值,白敬亭的表演调和了全剧的情绪,他在这部剧中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氛围就太沉重了。
而除了白敬亭,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文咏珊
很少一位悬疑剧女主,美的像文咏珊这么夺目。
虽然在剧中作为科研人员,文咏珊的造型并不抢眼,反倒带着科研工作者的低调,但越是造型低调,文咏珊越是有种内敛沉静的美。
演技方面,文咏珊也演得恰到好处,从表情、眼神到肢体动作,将人物的神秘感完整地呈现出来。
第二位:刘奕君
刘奕君出场实在不多,但却演活了蒋育文这个典型的双面人。
一方面,他是执着甚至狂热的科研天才,另一方面,那种不计后果的疯狂,也让人毛骨悚然。
第三位:宋洋
看过宋洋在剧中文质彬彬的样子,很难想象,他在《师父》等武侠片中的出色动作发挥。
剧中他的角色是剧集悬疑感的来源,而且正邪难辨。
这样的角色蛮难诠释,但宋洋却演得很好,尤其是藏在金丝眼睛背后的真心,让人根本看不清。
他把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将一位为爱陷入科研执念的悲剧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可以说若非他的出彩表现,剧情悬念不会像现在这样牵动人心。
提到《不眠日》,当然要提到:国产悬疑。
说实话,这个近两年看似热火朝天的类型,其实已经很久没给观众惊喜。
一开始,我也以为剧情会延续《源代码》《明日边缘》的“时间循环”套路,
没想到《不眠日》硬是用有限流为这个已经不新鲜的题材破了局。
而对于当下的悬疑剧困境,我们也能看到《不眠日》的“思变”。
剧集不再将叙述重心放在案件猎奇性上,而是将镜头对准时间循环中的人物命运变化,让剧集讲案件更讲命运。
比如聚焦一场时间博弈。
有限流的故事彻底打破了单线推理模式,每个配角都有自己的时间线,当主角强行改变某个节点时,整个故事脉络就会被改变。
比如“乌贼”第一次采用了婚礼蛋糕制造爆炸,但之后的循环中凶手却没有选择蛋糕作案;第一次循环中安岚并没有出现在婚礼现场,但之后的循环中安岚却一直出现在墨远致身边。
这是因为除了丁奇,还有其他时间循环感知者,单选变多选,观众根本猜不到结局。
故事瞬间变得更精彩了。
又比如港式人情味。
很多观众都能感受到剧集的港味,尤其是动作场面的港式风格。
但最打动我的,反倒是故事中的港式人情味。
比如被辞退后去送外卖的小哥,作为一个与案情并无多大关联的边缘角色,在两次循环中无辜惨死,最终被多方人马一起拯救。
还有男主所在的警队,磕磕碰碰间的港式人情,都让人会想起港剧黄金时代的警匪作品。
时间循环只是一个壳,故事的内核是很中式的。
而看到最后,观众也会有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剧中丁奇一次次被枪击、被炸飞、猝死,和爱人相拥火场,每个人都在循环里被动经历着自己的结局。
这一切,都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现实里的“似曾相识”:那么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是否也是我们普通人经历的循环日?
当然没有答案。
但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悬疑,这种包裹在故事背后的时间循环的回味反而更让人触动。
所谓循环,不过是折射出了世间万物的诡变和无常。
哪怕只是少了一粒沙,世界也是另一个世界。
普通人不必经历丁奇的不眠日,那就别管世界是否循环,好好过完今天,到零点时间是否重启,明天的事,明天再「港」。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