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最近在影视圈闹得沸沸扬扬的一部剧——成毅、古力娜扎、李开馨主演的《赴山海》。这剧从开播前到开播后,那热度是一波接着一波,可口碑却跟坐了滑梯似的,一路下滑,这背后的事儿啊,那叫一个复杂。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最近在影视圈闹得沸沸扬扬的一部剧——成毅、古力娜扎、李开馨主演的《赴山海》。这剧从开播前到开播后,那热度是一波接着一波,可口碑却跟坐了滑梯似的,一路下滑,这背后的事儿啊,那叫一个复杂。
先说说这剧开播前的阵仗,那真是相当大。成毅的粉丝那叫一个给力,在全国超过 100 个城市搞地推宣传,这规模,简直就像一场盛大的粉丝狂欢派对。首日还有 47.6 万次云包场,算下来价值高达 1428 万,这粉丝为了支持偶像,那真是舍得下血本。而且这剧的联名周边,像敷尔佳、GAP 这些品牌的,销量那叫一个火爆,感觉大家不是在追剧,而是在参与一场大型的购物狂欢。再加上解放日报、新华网等官媒肯定其“反套路武侠”创新,赞“侠义精神年轻化”,还有 60 多个品牌持续投放广告,这市场认可度看着那是相当高啊,感觉这剧不火都难。
9 月 11 号这剧一开播,好家伙,那商业效应直接拉满。双平台总广告量近 2000 条,爱奇艺有 1143 条,腾讯有 810 条,联名品牌超 127 个,这数据,简直吓人。开播次日播放量就破亿,还创了年度纪录,第 8 天就突破 5 亿,这成绩,在如今的影视市场里,那也是相当亮眼的。可谁能想到,这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这剧的口碑那是彻底砸了。在 IMDb 上,评分直接跌到了 3.1,这分数低得都快触底了。豆瓣上更是一片骂声,到现在都不敢开分,就怕被网友们的口水给淹没。为啥口碑这么差呢?原来这剧里问题一堆。各种穿帮镜头那叫一个多,什么洞洞鞋、剧本入镜,这简直就是粗心大意到极点,感觉剧组在拍摄的时候根本就没好好检查。还有那绿幕抠像,做得太假了,就像小孩子玩的贴纸游戏一样,一点都不真实,让人看着特别出戏。
成毅在这剧里的表现也成了大家吐槽的焦点。他台词含混不清,被大家形容为“含痰式发音”,观众看剧的时候,得一直盯着字幕,不然根本不知道他在说啥。而且他 37 岁了还演少年,这违和感简直太强了,就像一个中年大叔强行装嫩,怎么看怎么别扭。虽说成毅打戏设计出众,亲身上阵还骨折了,挺敬业的,可这也不能掩盖他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啊。
这剧的问题还不止这些。它从开机到开播,就只用了 11 个月的时间赶工,这时间也太紧了吧。这么短的时间,能拍出什么好作品呢?结果就是穿帮频发、绿幕抠图失真,感觉就像一个赶工出来的半成品。还有啊,这剧加入了一些“穿书系统”“KPI 江湖”等设定,想吸引低幼的年轻观众,觉得这样很新颖。可《神州奇侠》原著的粉丝却不买账了,炮轰这是“魔改经典”,把原著的精髓都给改没了。而且这剧号称投资 3 亿,可这钱好像都没花在刀刃上,成片质感那叫一个差,被网友调侃“经费只够拍路透”,这简直就是浪费资源啊。
这剧开播以后,那舆论环境也是相当恶劣。首日就有数万条一星差评刷屏,剧方受不了了,直接起诉造谣者,还提交了 7.4 万条水军证据。可这反而让这剧陷入了“非夸即黑”的极端环境,普通观众想好好发表一下自己的观剧感受都不行,感觉自己的声音都被淹没了。成毅也成了舆论的靶心,他“半永久造型”“皱眉式演技”被大家标签化,他呼吁“沉浸式观剧”反被断章取义,这真是有理说不清啊。
其实像《赴山海》这种情况,在影视圈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之前也有一些剧,靠着明星的流量和粉丝的宣传,在开播前制造出了很大的热度,可开播后却因为剧情粗糙、制作低劣等问题,被观众骂得体无完肤。比如之前某部古装剧,主演都是当红流量明星,开播前各种宣传铺天盖地,粉丝们也是疯狂打call。可剧一播出,观众就发现剧情漏洞百出,特效五毛钱都不到,演员的演技也是一言难尽,最后口碑和收视率双双扑街。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现在的影视市场,太过于依赖粉丝经济了。资方觉得只要有流量明星,有粉丝的支持,剧就一定能火,就能赚钱。所以他们就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请明星和宣传上,而忽略了剧集本身的质量。他们用粉丝经济来掩盖作品的平庸,可观众又不是傻子,他们真正渴望的,是一部有诚意、有质量的好剧。
就像《赴山海》,它虽然有很高的热度和商业效应,可口碑却一塌糊涂,这就是重流量轻内容的后果。资方应该明白,粉丝经济只是一时的,只有用心去制作剧集,用诚意去修补作品漏洞,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毕竟,江湖终需真侠义,而并非是粉丝经济的数据幻影。希望以后的影视市场,能少一些这样的“粉丝虚假繁荣”,多一些真正的好作品,让观众能享受到一场视觉和精神的盛宴。好了,今天关于《赴山海》的事儿就唠到这儿,家人们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