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反,他成了个大孝子,甚至到了“愚孝”的地步,既敬且怕,二奶奶说的话做的事,不管有没理,他都完全遵守,不敢违背半分,尤其是在对待二奶奶让杨九红进门及抢白佳丽的事上,他的态度是“我妈错了也得听,那是我妈!”
被赶出家门后一直到白文氏去世,除了帮助杨九红回济南,白景琦基本再没逆反过二奶奶。
相反,他成了个大孝子,甚至到了“愚孝”的地步,既敬且怕,二奶奶说的话做的事,不管有没理,他都完全遵守,不敢违背半分,尤其是在对待二奶奶让杨九红进门及抢白佳丽的事上,他的态度是“我妈错了也得听,那是我妈!”
为什么白景琦对二奶奶的态度转变如此大?
小时候,在家淘气,天天闯祸惹事,欺负老师和同辈堂兄弟不在话下,长大后,在外做了几分差事,也是天天惹事等着二奶奶给他擦屁股。
后来偷偷藏起黄春,和母亲说谎时脸不红心不跳,如此费母亲大人,害父母为她如此操心,他可从来没半分愧疚或悔改的意思,为何被赶出家门后,反而愚孝起来,对二奶奶言听计从呢?
二奶奶身为白家当家人,搞事业的女人,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家庭中,雷厉风行,都有着强势的一面,以及说一不二的权威。白景琦本身是慕强的人,越是强大的人,他越服气,再加上有季先生的教导,他对母亲打从心底里认可和佩服。
所以到了青少年,他依然淘气惹事,是因为他天性如此,好动,爱猎奇,捅娄子,做事不分轻重不考虑后果,但他对母亲的敬和怕,却在与日俱增。
具体表现在,他虽然闹,但全按母亲的指令行事,让上班就上,让跟着涂二爷去安国买药材刷经验,他就乖乖去。
对母亲的惩罚不敢忤逆,母亲让跪就立刻跪,而不是像小时候那样犟,专和母亲对着干。
在白家都西安避难前,除了黄春的事,白景琦在母亲强大的气场前,基本是言听计从。连他自己都说,“什么事儿我都有主意,一见了我妈我是半点主意都没有。”
那是因为二奶奶的主意比他多得多,还会帮他拿主意。
第二,这一次,杀洋人和洋人交朋友,还和黄春私定终身,把二奶奶气得吐血晕倒,彻底把他吓怕了。在二奶奶没知道真相前,白景琦就很怕。
虽然冲动,但毕竟已长大成人,他知道自己闹的事很严重,关系到白家的存亡。
但再怕,他想到的后果也只是母亲会生气震怒,不认黄春,会惩罚他俩等等。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母亲会气得晕倒,吐血。
若再严重一点,会不会把她气死?死了就没妈妈了。这是白景琦惧怕且不敢想象的。
从济南回来后,白景琦就问二奶奶点身体情况,二奶奶就说不太好,“精气神儿顶不住了”。
在白景琦心里这是个雷,得防着,再说,二奶奶气性大性子刚,所以白景琦哪怕再不认同母亲,但心底里都有杆秤:不能惹母亲生气。
在母亲的命面前,一切都不是事。
白景琦被赶出家门后,到济南创业,待了四年多。
这期间,他除了为杨九红闹出点风流债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兢兢业业搞事业的。
他也成功了,济南黑七泷胶庄客户遍及全国,连宫里供奉,慈禧都吃他家的泷胶。
赚到钱了,他不停地往家里汇银票。白家需要他的钱吗?并不需要。那时的白家,生意也是蒸蒸日上的。
白景琦汇银票,不过是想告诉父母和白家人,他终于混出个人样。
他等着母亲开口,叫他回去,他风风光光地回到大宅门。
但没想到,没等到那一刻,父亲意外去世。
他回到大宅门,“脑子里一片麻木,只知道在深一脚浅一脚中走向上房院”。
那应该是白景琦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无常吧。
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去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
在他心里,对父母是有亏欠的。所以她在余下的日子,拼尽全力孝敬母亲,不再忤逆她,也是在弥补对父母的孝敬。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