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不仅揭发温实初在给甄嬛诊脉的时候翻袖口,还举报温实初在甄嬛生龙凤胎的时候,说了过于暧昧的话。
滴血验亲局中,斐雯是重要的人证。
她不仅揭发温实初在给甄嬛诊脉的时候翻袖口,还举报温实初在甄嬛生龙凤胎的时候,说了过于暧昧的话。
一个太医竟然直接问皇上的宠妃,“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还有“死不死心”“数十年情谊”。
听完斐雯的证言后,我又倒回去看甄嬛生产那段,果然斐雯没有撒谎,温实初这个憨憨,的确是问了。
还当着一屋子的太监、宫女、接生嬷嬷,大声喊着问的。
甄嬛说要他保孩子的时候,他更是没头脑地说:“微臣就知道娘娘会这么回答,但还是不死心要问问。”
这句话还说得太容易让人误会了,也难怪斐雯会当成证据,去找祺贵人举报甄嬛跟温实初关系不正当。
温实初一直守护着甄嬛,甚至拿着整个温家的性命,来替甄嬛肚子里的孩子做掩护。
为啥在瓜熟蒂落的关键时刻,反而放松警惕,说话这么不知轻重呢?
难道他就不怕甄嬛被怀疑,温家被连累吗?
怕,肯定是怕的。
那他为啥还当着人大声问呢?
首先,甄嬛的性命在他看来,更重要。
温实初医者仁心,理论上对于所有生命都该平等看待,但是,他也是人,是人就有私心。
温实初的私心,就是甄嬛能够好好的活着。
肚子里的孩子要是没保住,对于甄嬛来说,虽然是件很痛的事儿,但是也等于除去隐患,不用怕孩子身份揭穿了。
在后宫中,甄嬛是众矢之的,都对她虎视眈眈,如果她没了,两个孩子也很难平安长大。
如此一来,甄嬛拿命换两个孩子活,也算是白费力气了。
所以,温实初抱着侥幸心理问。
万一甄嬛能想开,先保证自己活下来,那么所有人的欺君之罪就不存在了。
其次,让皇上看到甄嬛为了皇嗣,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
温实初理论上去问皇上保大保小更合适,但是他偏偏问甄嬛。
并非没有头脑,而是让皇上听见甄嬛在危险的时候,宁愿舍弃自己,也要保住孩子。
这点对子嗣单薄的皇上来说,是非常感动的。
甄嬛在皇上心里的位置更高了些。
如果,他直接问皇上,皇上肯定会说保甄嬛。
如此一来,他们第一时间要保甄嬛,不保就是抗旨,但是甄嬛想要保的又是孩子,也等于让甄嬛抗旨了。
所以,温实初这看似“坑”甄嬛的对话,其实是在帮甄嬛。
最后,温实初没想到,斐雯会叛变。
温实初知道甄嬛素来谨慎,身边用的都是自己人,所以,即便他们聊什么,也不会让甄嬛被猜疑。
从甄嬛的回答中也能看出,她对身边人的信任。
否则不会说“几十年的情分”这些话。
他俩都没想到,此时还是自己人的斐雯会叛变。
皇上来看甄嬛的时候,看到她打冷颤,一问才知是斐雯打开了窗户,皇上心疼甄嬛于是“赏”斐雯20巴掌。
别人都是赏银,她却是巴掌,这种落差,让斐雯心里十分难受。再加上剪秋的挑拨离间,斐雯果然生出二心来。
配合皇后团队,举报甄嬛生的孩子是温实初的。
如此一来,温实初的话阴差阳错地误导了斐雯,才帮助甄嬛躲过一劫。
否则,真的找到果郡王这个“真凶”,可以直接大结局了。
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来源:琪琪妈的成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