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在国内外都成了热议话题,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演技,而是因为剧里的“离谱操作”把观众都整无语了。
最近,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在国内外都成了热议话题,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演技,而是因为剧里的“离谱操作”把观众都整无语了。
大家最不满的,就是剧组把大连拍得跟几十年前的小渔村似的,破破烂烂,完全看不出现在港口都市的气派。
更过分的是,剧里中国角色几乎全是反派,台词里还冒出“中国偏好战争”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说法。
这些细节一经曝光,网友们直接炸锅了。
让人更难接受的是,剧中中国角色被集体脸谱化成反派,眼神阴冷、行为阴险,好像只要是中国人就不是什么好人。
这种老掉牙的刻板印象,早就被国际社会批评过无数次了。 但没想到,现在还有剧组敢这么玩。
最离谱的一句台词“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简直是在挑战常识。
咱们国家近代史吃的苦头还少吗?被侵略、被欺负,百年屈辱换来今天的和平发展,结果剧里一张嘴就给扣上“好战”的帽子,观众能不气?
更让人无语的是,剧组在中国市场宣传时,把这些“雷点”镜头偷偷删减,想蒙混过关。
其实,不止国内观众看不下去,不少国外媒体和观众也觉得这剧“翻车”了。
《洛杉矶时报》直接评论说剧情充满偏见,英国观众在社交平台吐槽:“连基本事实都不顾,这剧拍给谁看?”还有一些对东方文化本来就不熟的人,也忍不住疑问: “把现代大连拍成渔村,是导演地理没及格,还是别有用心?” 可见,这种拿偏见当卖点的做法,全球观众都不买账。
而国内观众的反应更直接: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被刷屏,阅读量轻松突破数十亿。
大家纷纷表示要抵制,要求剧组道歉、整改,不配在我国市场上映。
更有网友指出,这事其实已经不光是电视剧本身的问题,而是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的问题。
“文化自信”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在面对偏见时能坚定说“不”,敢于维护我们的形象。
也许剧组觉得制造争议能引流量,或者故意踩红线争取某些“特殊资源”,但实际上,我国影视市场近几年票房和版权都在涨,观众对内容的要求也更高了。
其实,近几年我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已经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
比如《流浪地球》里的中国救援队形象、还有描绘脱贫攻坚的《山海情》,都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真实的样子。
只要我们自己的故事讲得好、内容够硬核,自信自然会流露出来。
那些带着偏见的“伎俩”,在观众面前只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最后,这次《暴风圈》的争议,其实也给文娱产业提了个醒: 想要进入我国市场,首先得尊重事实、尊重观众,别把偏见当创意。
我们不缺被丑化的叙事,更需要真实、丰富的中国故事上大银幕。
只有这样,文化交流才能走得更远,大家才能在同一个舞台上平等对话——这才是大国的气度,也是我们的底气。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