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松出山,冯绍峰入局,李晨回归《阵地》一开播就火力全开,劲头十足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9 20:57 3

摘要:如今国产剧市场上“神剧”满天飞,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对剧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视又一次交出了让人满意的成绩单。

如今国产剧市场上“神剧”满天飞,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对剧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视又一次交出了让人满意的成绩单。

由高希希导演,冯绍峰、李晨、王劲松、徐璐、王丽坤这些明星主演的32集抗战历史剧《阵地》,一开播就火力全开,劲头十足。

首播的前两集收视率最高超过了1.9,平均收视在1.5上下,相当稳,排在同档节目第二,给央视最近的节目带来了个好兆头。

这部剧在网上的评价还不错,一开头就抓住了观众的注意。

既没有像过去那些“抗战神剧”那样夸张,也没有过于说教,而是通过独特的“文化抗战”视角,让观众在短短两集里迅速入戏,既感动又热血。

可以说,《阵地》不仅让央视的收视率回升了,还给咱国产历史剧打了个漂亮的名号。

文化抗战的独特角度,以及三条线同时展开的叙事力度。

刚播出的前两集,导演一上来就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把观众瞬间带回到1935年的上海。

冯绍峰演的夏衍在排练室外感动得泪水直流,推门后和田汉、聂耳他们紧紧抱在一起。这一幕不仅把历史场景给还原了,还让我们坐在屏幕前的人也能感受到“文化抗战”的分量。

那种“用歌声唤起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整部剧最先触动人心的地方,而大家对这首歌的熟悉感,以及对其中情感和氛围的感知,瞬间就让剧一开场就把观众的情绪抓住了。

和一般的抗战剧不同,《阵地》强调了“用文字也能打仗”的主题,没有那么多枪炮声。

故事里,夏衍回国后跟李克农见了面,然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和郭沫若一块儿创办了《救亡日报》。

随着人物的生活经历,将历史故事串联起来。

办报纸是文化抗战的起步,把阵地搬到桂林,就是在筑起我们心里的精神长城。

这样的节奏一步一步加深,让观众在两集里很快能搞懂主题,这是一部围绕“精神阵地”展开的大剧。

单单是文化抗战线还远远不够,《阵地》并没有单一叙事,而是采用三条主线并进。

在文化抗战这条战线上,像夏衍、郭沫若这样的文人,通过报纸、文学和艺术,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展现了文人们的使命。

南京被攻陷、淞沪会战,战场上那么惨烈的画面穿插其中,让人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在谍战圈里,李克农的身份慢慢浮出水面,他不仅是守护文化阵地的人,还和国民党的特务们斗智斗勇,真是个关键人物。

这种多条故事线的叙述方式,既增加了剧集的紧张感,又让观众不至于看得疲乏,反而更能让人投入其中。

剧里最让人揪心的矛盾,不是打打杀杀,而是“纸从哪儿来,笔有什么用”。

《救亡日报》再出刊的时候碰上了个大难题——缺纸。这小细节虽然听起来不算什么,但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文化抗战的困难。

更重要的是,剧里总是提到“是继续抗战还是妥协”的选择,比如说郭沫若在码头被通缉时那种淡定,夏衍在抗争跟安全之间的犹豫,都让整个故事的紧张感更强了。

可以看出来,《阵地》在故事和节奏上都做得挺到位的,当然这部剧的制作也没落下。

不管是上海街上的市井生活,还是桂林山水间那种抗战的气息,《阵地》在服装、道具和场景上都还原得特别到位。

灰白色的画风,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那时候战争的压抑和残酷。

当镜头一转,看到那些文化人士埋头写字、挥洒墨汁的样子,那种书生的热情和国家危机交织在一起,真让人心里一阵紧绷。

角色的个性和演员的出色表演,让整部剧都活了过来。

要说《阵地》的剧情给这部剧打了个底子,那演员的表现就是支撑起整个剧魂的关键。

王劲松演的郭沫若,简直是整部剧的灵魂人物之一!

他刚出场的时候,面对通缉令竟然还毫不在意地回国,随口一句“我是炎黄子孙,回家怕啥”,立刻让他的人物气场就站稳了。

王劲松的演技,既有文人那种淡定优雅,又有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定勇气。

他演技特别接地气,生活气息满满,细节之处都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活力和坚定的信念。

冯绍峰也让人很惊艳。

以前大家对冯绍峰的印象,多是古装剧里的帅哥或者都市情感剧里的男主角,但在《阵地》里,他饰演的夏衍展现出了新的一面。

这个人看起来很有礼貌、很斯文,但一遇到办报的困难,他就会像把笔当刀一样,展现出强硬的一面。

冯绍峰靠着眼神和声音的变化,把文化人的温柔和刚强结合得恰到好处,既有民国时期名士的风范,又有抗战英雄的那份热血。

李晨演的李克农,真是整部剧的“隐秘主心骨”。他的表演最牛逼的地方就是“换来换去”!

在桂林帮夏衍办报的时候,他是一位穿着青布长衫的文化人,换上军装后,立马就有了“特工之王”的那种冷峻气质,而在家庭剧里,他又是个对孩子很宠爱的普通爸爸。

这种身份的变化,让角色更加丰满立体,也让李晨摆脱了以往那种“脸谱化硬汉”的限制。

王丽坤演的安娥,简直是整部剧中女性角色的一颗明珠!

她有民国女才子的温柔气质,但在关键时刻又能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坚定和冷静。

徐璐演的任素宁,年轻又有活力,为这个沉重的故事增添了点生气。

张博演的田汉,把艺术家的热情和爱国者的责任结合得刚刚好。

整体来说,《阵地》里的角色塑造比一般的抗战剧强多了,不再是简单的“英雄+坏蛋”那种套路,而是把文人、军人和普通百姓的不同身份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真实有温度的文化抗战群体。

抗战剧,是国产剧中最容易陷入套路的题材,但《阵地》用“文化抗战”这一独特切口,拍出了新鲜感与厚重感。

这东西既有大格局的历史故事,又有生活中的小细节,既让人热血沸腾,又透着文人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王劲松、冯绍峰、李晨等一帮演员的精彩表演,把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展现得活灵活现。

收视破1.9只是开始,口碑发酵才是未来。电视剧《阵地》有大热的潜力,央视这回算是找回面子了,时间问题罢了。

来源:综艺名侦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