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最后几集看得我真难受,既盼着韶华能苦尽甘来,又怕她再遭遇什么波折。
追了这么久的《灼灼韶华》,总算迎来大结局了!
说实话,最后几集看得我真难受,既盼着韶华能苦尽甘来,又怕她再遭遇什么波折。
毕竟从祁州那时候起,她就没享过几天福:
为救哥哥嫁入陈家、被陈二顺抢家产、痛失女儿……
好在结局没让人失望,该解气的解气,该圆满的也总算有了着落,就是有些地方还是有些意难平。
今天就来好好盘一盘大结局,在此之前,先帮大家捋顺一下人物关系。
主角褚韶华,她是从祁州药铺的少奶奶一路闯出来的,经历家破人亡后,独自在上海打拼,最终成了商界女强人,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和藏不住的沧桑感,是她最鲜明的标签。
闻知秋,他是个气质很特别的人,儒雅里透着精明,和褚韶华从最初的误会到后来的并肩创业,俩人之间既有默契又有张力,相处起来却又很松弛自然,是陪伴韶华走到最后的人。
夏初则是褚韶华的初恋,带着理想主义的热乎劲儿,当年因为去法兰西和韶华分开,多年后重逢却终究错过,是韶华心里死去的白月光。
还有陈二顺和陈母,这对母子是实打实的反派配角,也是推动剧情转折的关键人物。
01
这部剧戳人的爆点可太多了:
褚韶华为救哥哥嫁入陈家,从受气媳妇熬成药铺管家;
丈夫、公公去世后被陈二顺夺得家产,硬是靠自己开起华顺药铺;
女儿惨死、家破人亡后独自一人闯上海,从纱厂女工逆袭成百货销冠,每一步都踩着血泪,却从没向命运低头。
她和夏初的初恋遗憾,还有跟闻知秋之间的相知相惜,硬是给这段硬邦邦的商战传奇,增添了许多鲜活的色彩。
要说大结局最让人泪目的,那必须是韶华站在自己创办的,医药公司开业典礼上的那一幕。
当时她穿着合身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剪彩的金剪刀,身边站着的是闻知秋。
台下挤满了员工和合作伙伴。
剪彩的瞬间,韶华嘴角笑着,眼里却闪着泪光。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在上海商界说一不二的女人,当年是从祁州的废墟里爬出来,揣着几块大洋闯上海的。
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
02
还记得她刚到上海时,被闻知秋当成乞丐扔钱,进纱厂被工头欺负、被混混骚扰,为了进永新百货,还得借衣服、硬着头皮跟人事部争取。
在文房部时,倪香影处处使绊子改价格陷害她,田家少爷仗着家世打压她。
可她愣是凭着一股韧劲,研究钢笔资料、摸清客户喜好,硬生生从销冠手里抢过业绩,最后还被闻知秋看中联手创业。
闻知秋对她是真的上心,从一开始的误会,到后来发现她的商业天赋,再到默默支持她创业。
大结局里,闻知秋递给她一份股权协议,说“这公司有你一半,不是帮你,是你本来就配得上”。
褚韶华看着协议,突然想起当年在祁州药铺,陈父虽然赏识她,却从没想过给她真正的话语权,眼眶一下就湿了。
03
而夏初呢?
一心想去法兰西,多年后,和韶华在上海相遇,两人打算再续前缘。
可这命运也太捉弄人了!
偏偏在夏初和韶华结婚的头一天,一份密报传过来,夏初得去执行任务,结果再也没回来。
这一幕真的是太让人遗憾了。
当年的哨子还在那儿,可有些人离开,就真的是一辈子了。
不过比起夏初的遗憾,那些害过韶华的人倒是落了个应得的下场。
陈二顺的下场早就注定了,败光家产、害了萱萱后,最后被韶华抹了脖子,陈母也被土匪杀害,算是恶有恶报。
最让人欣慰的是程辉,褚韶华送他读了书,后来考上了大学,放假就来公司帮韶华打理杂事,跟亲儿子一样。
大结局最后,褚韶华和闻知秋站在公司的露台上,看着上海的夜景。
闻知秋问她 “以后还有什么打算?”,韶华笑着说 “把药铺开到全国,让老百姓都能用上真药、好药”,还是当年在祁州时的初心。
说真的,韶华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可她从没垮过。你们说,要是当年没去上海,她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但不管怎么选,她这样的女人,在哪都能活出光芒。
来源:剧集追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