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扑街,槽点太多,成毅被公开处刑 网友:这剧耗费三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9 17:12 4

摘要:“3亿投资换来豆瓣3.8分,仙侠剧真的被流量玩坏了?”——刷到这条热搜的人,第一反应都是点开评论区看热闹,结果满屏“五毛特效”“成毅脸崩”像弹幕一样砸过来,连路人都忍不住点进正片验证到底有多离谱。

“3亿投资换来豆瓣3.8分,仙侠剧真的被流量玩坏了?”——刷到这条热搜的人,第一反应都是点开评论区看热闹,结果满屏“五毛特效”“成毅脸崩”像弹幕一样砸过来,连路人都忍不住点进正片验证到底有多离谱。

先说钱。

3亿这个数字不是空穴来风,欢瑞在招商PPT里写得明明白白,但业内流传的版本是:真正花在制作上的不到1.5亿,剩下的被主演片酬和营销预支了。

对比去年同类型《沉香如屑》公开的2.8亿成本,差距肉眼可见——人家至少云宫场景搭了实景,这边直接绿幕抠图,连瀑布都是AE模板。

再说时间。

5个月拍完40集,平均4天拍一集,这速度连短剧团队都直呼内行。

有场务爆料,为了赶进度,武戏直接让替身拍正面,主演只拍特写,后期再把脸P上去。

于是出现名场面:成毅挥剑时左手还是骨节分明,切远景突然变成粗壮小臂,观众想不笑都难。

最致命的是审美疲劳。

仙侠剧三大宝:白衣、飘带、慢动作,《赴山海》一次性集齐,还加了滤镜。

网友统计,前10集出现16次“花瓣旋转慢镜头”,每次长达8秒,足够泡一碗方便面。

更离谱的是配音,女主台词对不上口型的镜头高达82%,有观众逐帧截图做成表情包,播放量反超正片。

有人替成毅喊冤,说《莲花楼》里他打戏行云流水,怎么到了《赴山海》就五官乱飞?

答案藏在通告单里——《莲花楼》武指是《绣春刀》团队,一场竹林打戏磨了7天;这次请的是跟组武替临时升级的指导,要求“三天拍完所有剑招”。

演员不是不想演好,是根本没机会演。

平台数据更扎心。

开播当天热搜买了6个,结果次日播放量跌幅43%,相当于一半观众看完第一集直接跑路。

豆瓣短评区高赞第一写着:“原来3亿可以买到这么碎的滤镜”,点赞3.2万,比剧方发的战报转发还多。

欢瑞的股价反应最真实。

播出第三天跌了8%,有股民在股吧吐槽:“去年买《南风知我意》亏20%,这次学乖了提前跑,结果还是被套。”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比任何影评都管用。

但最该警惕的不是这一部剧的翻车,而是整个行业的“快消逻辑”。

去年备案的仙侠剧有37部,今年增加到52部,其中一半拍摄周期不超过6个月。

就像流水线生产的月饼,包装越来越华丽,馅料越来越敷衍。

观众第一次被骗是意外,第二次是好奇,第三次就会用脚投票——《重紫》《月歌行》接连哑火已经证明,仙侠滤镜救不了烂故事。

有从业者透露,现在平台评估项目先看“流量匹配度”,再看“IP热度”,最后才问剧本。

这种本末倒置的选剧标准,才是《赴山海》们集体翻车的根源。

当3亿投资都砸在热搜和片酬上,留给特效、剧本、武指的钱,自然只剩“五毛”。

刷完八集关掉视频,满脑子只剩一个念头:仙侠剧的黄金时代,可能真的死在2024年夏天这场“公开处刑”里了。

来源:依海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