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生万物》于8月13日在央视八套首播,目前该剧虽已完结近一个月,但热度依然不减,依然在持续发酵,近日,《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生万物》赢得年轻人喜爱,打破央视八套近三年收视纪录。文章写道:《生万物》创造了2025年央视八套平均收视和单日最高
电视剧《生万物》于8月13日在央视八套首播,目前该剧虽已完结近一个月,但热度依然不减,依然在持续发酵,近日,《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生万物》赢得年轻人喜爱,打破央视八套近三年收视纪录。文章写道:《生万物》创造了2025年央视八套平均收视和单日最高收视的双冠佳绩,打破近三年收视纪录。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透露,剧集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达到11018,弹幕互动量突破1亿条,25岁-35岁的青年观众占比达54%,引发大量年轻人喜爱。
《北京日报》这篇文章让许多人感到吃惊,这些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报纸一定在说胡话说假话。电视剧《生万物》的播出,引起了国人一片愤怒,网上尽是激烈声讨的声音,不少人斥责该剧为地主洗白,为地主阶级翻案,怎么会赢得这么多观众,打破央视八套近三年收视纪录呢?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由此不难看出,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一些人的确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大脑让坚实的茧房困住,目光被厚厚的茧房锁定,浑然不知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己不喜欢就以为全中国人都不喜欢,自己厌恶就以为全中国人都厌恶,整天混迹网络,自以为是地高喊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反对《生万物》,却不知道,全国人民并不反对《生万物》,真正反对电视剧《生万物》的,仅仅是少数人,少数特定群体。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反对电视剧《生万物》呢,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当下的一些中老年人,年龄在55岁以上的社会群体,这些人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头脑被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那种充满激情的宣传和文艺作品打上了思想钢印。因为钢印打得太有力太深,渗透到每一个细胞,导致他们对电视剧《生万物》极端厌恶和排斥。
《生万物》剧照
历史上真实的地主是个什么样子?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既有贪婪、吝啬、精明、工于算计,对穷人残酷剥削压迫的一面,也有勤劳、节俭、精通农业技术,擅长生产管理,对土地怀有深厚感情,热心公共事业,治理村庄,教化乡民,传承乡村文化的一面,还有面对敌寇入侵,心怀民族大义,不甘心做亡国奴,组织村民奋勇抗击的一面。对于地主身上这些东西,电视剧《生万物》给予了准确而完整的呈现,这是对前30年以政治叙事、阶级叙事、革命叙事为主体的乡土文学的巨大突破。而年轻人喜欢该剧,说明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乡村的认识已经站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高度,说明他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早已实现了对上一代人的超越。
在网上《北京日报》文章的评论区里,我们看到一些人这样的留言:《生万物》受到年轻人追捧和欢迎,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教育阵地被别有用心的人占领了;美国人曾说,要把改变中国江山颜色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看来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前苏联瓦解从哪里开始的?就是由作家和知识群体对历史的怀疑和否定引起的,如今这一幕在中国上演了。等等。对此,我们不能不叹息:都什么年代了,认知还是如此荒谬,观念还是如此陈旧;不能不对这些人大喊一声:让思想跟上时代吧,请对中国自信一些!
电视剧《生万物》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这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艺百花齐放和文艺市场繁荣昌盛的未来。
来源:新慧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