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田汉够了不起了,没想到枕边人更厉害,竟是殿堂级女特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9 13:52 1

摘要:首部聚焦桂林文化抗战群体的电视剧《阵地》登陆央视综合频道,并在爱奇艺、腾讯、优酷同步播出。该剧由导演高希希操刀,钱林森担任编剧,冯绍峰、李晨、徐璐、王丽坤、王劲松特、张博等领衔主演。《阵地》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1938至1944年期间,郭沫若、夏衍、

首部聚焦桂林文化抗战群体的电视剧《阵地》登陆央视综合频道,并在爱奇艺、腾讯、优酷同步播出。该剧由导演高希希操刀,钱林森担任编剧,冯绍峰、李晨、徐璐、王丽坤、王劲松特、张博等领衔主演。《阵地》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1938至1944年期间,郭沫若、夏衍、田汉、王鲁彦、巴金、丰子恺、柳亚子、叶圣陶、徐悲鸿、茅盾、欧阳予倩等一千多名爱国进步文化人士流亡桂林,在我党李克农为代表的桂林“八办”的推动下,筑起文化抗战的长城,统一民族名族抗日战线的故事。

《阵地》有两位主要女性角色,一位是徐璐饰演的进步女青年任苏宁,另一位是王丽坤饰演的安娥。其中任素宁是用于旁观历史的虚构人物,而安娥才是不折不扣的历史C位。在《阵地》里安娥与田汉一道,以革命伉俪的形象登场。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以《风云儿女》插曲方式亮相,遂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抗战的精神力量。众所周知,《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改成我们的《国歌》,成为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相比田汉,安娥这个名字要陌生得多,实际上田汉的革命路径,是安娥的功劳,而她自己除了是剧作家、作词家、诗人、记者、翻译家,其填词的《卖报歌》《渔光曲》《打回老家爱去》等脍炙人口,还是堪称新中国第一红色女特工的存在,为我党地下情报站摸爬滚打,为国家的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名门闺秀有反骨,红色女特工养成记

安娥原名张式沅,是个男儿气概的名字。1905年生于河北获鹿县范谈村,在八姊妹兄弟中排行老幺。其父张良弼是光绪年间举人,被朝廷选中留洋日本。张良弼也是那个年代实业救国的一份子,还亲手创办保定女子师范学校。

革新浪潮中的安娥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从小就有反叛精神。15岁入读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时,就曾带着全班同学停课罢学,以反抗女学监的打压和不公。这位叫秋菊农的女学监说来还是安娥母亲的拜把子姐妹,结果被安娥修理丢了饭碗。

罢课风波的副产是安娥退学,同时也为安娥的革命之路创造机缘。安娥三年后进入藏龙卧虎的北平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学习,并积极参与学校地下党员邓鹤皋发起的罢课,这一次把校长郑锦给轰走。1925年年末,安娥在邓鹤皋的引荐下,悄悄成为我党一员。

安娥的叛逆把父母吓得够呛,父亲连下三信催其回家未果,直接安排亲戚把她绑回家中。1926年,北平发生“8.13惨案”,安娥闻讯后趁着父母熟睡跑了,直奔北平邓鹤皋。大为震怒的张良弼在报上公开声明,从此不认此女。

1927年,安娥和邓鹤皋赴大连一起发动福纺纱厂101天的罢工,并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帮衬下,达成工人加薪、改善工作条件的目标。同年写下《工人团结歌》。同年秋,时任大连地委书记的邓鹤皋因叛徒出卖被捕,安娥接到命令撤离后,被安排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被送到苏联国家保卫局接受训练。

两年后安娥学成归来,成为上海中共中央特科情报骨干,并在党组织的运作下,成为国民党调查科驻上海中央特派员杨登瀛秘书。是时的安娥,简直是《霹雳娇娃》般的存在,每天游离在各种掩护身份,在刀尖上舞蹈。安娥的情报直呈陈赓,经手后报告给特科领导周恩来。安娥不仅如《阵地》所述解救国民党元老柳亚子脱困上海,还在特务的眼皮下解救过任弼时、关向应等大领导。

挖掘发展田汉,三段婚姻皆为革命

《阵地》里,安娥和田汉时常给人“出双入对”错觉。安娥和田汉是中国革命史著名的革命伉俪,然而两人的姻缘可谓九曲回肠,从1926年的早期接触到后来的同居,从1931年因林维中分手再到1945年复合,中间经历了二十年的蹉跎,最后才换来余生二十多载的厮守。

田汉加盟我党,要从安娥的使命说起。1926年10月,安娥受命前往上海南国剧社,其任务是想办法把田汉拉到我党革命队伍。当时的南国剧社正风生水起,其核心田汉已然是上海文艺圈的中坚力量,亦是各方势力想拉拢的香饽饽。在安娥的斡旋下,田汉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担任“左联”党团书记。此期两人因才华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1930年南国剧社被查封,田汉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安娥替身而出,成为田汉的接头人,遂同居。

可惜造化弄人,是时的田汉有一位在新加坡当老师的女友林维中,两人虽聚少离多,但鸿雁传情多年,田汉还带林维中回湖南见过“婆婆”,是母上大人钦认的“儿媳”。1930年12月,林维中赶回上海准备与田汉完婚,发现安娥的存在,随即找上门要求安娥退出。安娥呢,也是侠骨柔肠,不仅退出,连人家结婚的婚房,也含泪操办了。

安娥离开时,已怀田汉的儿子,1931年8月,为其诞下一儿,取名田大畏,可见安娥对田汉之情深。婚后的田汉亦放不下安娥,这段三角情一度闹得不可开交,拉拉扯扯了许久。生下田大畏才一月,“9.18事变”爆发,安娥忙的不可开交,又没奶水,经常靠导演郑君里帮忙喂喂米糊,安娥不得不将还在襁褓的儿子送回六年未归的老家。与此同时,安娥写信给田汉,谎称儿子病故,暂且了切情感纠葛。

1933年,因为顶头上司姚蓬子被捕叛变,导致党组遭遇重创,安娥和组织失去联系。在作曲家任光的介绍下,入职百代唱片。你没看错,就是后来捧红过那英、郑钧的百代。那是任光是百代唱片部主任,与安娥旧识。当初安娥与田汉、林维中纠葛不清时,都是由任光做安娥的开导工作,也算多年知心闺蜜。同年,安娥和任光走到一起,重组了家庭。

与任光在一起的几年,安娥迎来了她创作人生的巅峰,此期创作的《女性的呐喊》《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抗敌歌》等,影响了几代人。其中《渔光曲》安娥作词,任光谱曲,并以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歌形式发布。电影《渔光曲》上海连放84天,场场爆满。夫妻俩珠联璧合的主题歌《渔光曲》,还开创了电影配主题歌、插曲的先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光受命奔赴巴黎、新加坡等地,发动华侨抗日救亡,走前,离婚还了安娥自由身。

然而任光并非安娥第一段婚姻,田汉也非安娥第一段感情。早在20岁初涉革命时,安娥便选定他的入党介绍人邓鹤皋为真命天子。邓鹤皋大安娥三岁,早安娥一年考入北平美术专校,青春年华又志气相投,两人于1927年7月9日在北平完婚。结婚七日,夫妻便在李大钊的派遣下奔赴大连,邓鹤皋担任地委书记,安娥负责妇女运动工作。可惜是年秋,邓鹤皋因叛徒出卖后,又传出牺牲(实为入狱,邓鹤皋建国后曾担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1979年才去世)消息。遂安娥在党组织安排下遁走苏联,并向红色特工生涯进阶。

《阵地》里穿针引线,共筑文化抗战长城

电视剧《阵地》以1938~1944年桂林文化抗战为背景,此期的田汉和林维中在婚内,安娥则处于与任光离婚后的真空期,此期田汉与林维中婚姻早名存实亡,处在与安娥重归于好的时期,且在共同的革命事业中各司其职。剧中开局两人便在一起迎接归国抗战的郭沐若,实际上安娥是稍晚两月上海沦陷后赴命武汉时,在上海前往武汉的轮床上偶遇多年不曾联系的田汉,并告知儿子田大畏尚在的事实。因缘儿子的纽带,两人重新建立联系。

安娥在武汉担任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理事,并陆续创作《我们不怕流血》《战士哀歌》《六十军军歌》等抗战歌曲。武汉沦陷后,安娥与宋美龄等筹建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全程参与两万多儿童撤退重庆。1939年冬,安娥以《广西日报》战地记者名义,应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为永城邀请赴前线采访,后辗转桂林。

田汉这边,与安娥分手后的1931至1937年,也进入了高产期,电影、话剧和歌剧作品高达140多部,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也是这一时期的成果。“7.7事变”后,田汉工作从“左联”转向文化界救亡,与安娥际会武汉后,担负起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并组织成立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出队、4个抗敌宣传队和1个儿童剧团。

1940年,田汉辗转桂林领导组建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出团体。田汉在桂林文化群体中深耕多年,并于1944年春,和欧阳予倩等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对加强戏剧队伍的统战,以及进步戏剧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阵地》里由张博饰演田汉,番位排在冯绍峰饰演的夏衍、李晨饰演的李克农和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之后。而安娥则是当然不让的女主角,在剧中对历史人物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也是继电视剧《国歌》之后,这位新中国传奇女特工再度在革命历史剧中挑战C位。可惜《阵地》到底是一部文化群像剧,讲述的是群体的力量而非个人,是时代群像下的文化抗战群像塑造。

来源:抚摸三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