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放生产”到“精耕细作”:余江微短剧产业的“华丽转身”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8 14:13 2

摘要:近年来,鹰潭市余江区积极打造以都市剧场景为特色的微短剧影视基地,以“有景拍、有配套、有服务”的核心优势,逐步构建起覆盖拍摄、制作、发行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胡齐

日前,2025年微短剧产业生态大会在鹰潭市举办,行业领军企业及产业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鹰潭市余江区积极打造以都市剧场景为特色的微短剧影视基地,以“有景拍、有配套、有服务”的核心优势,逐步构建起覆盖拍摄、制作、发行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盘活资产闲置商铺里诞生微短剧基地

“这部剧在余江7天就完工,总成本比在外地拍摄节省了5万元至10万元。”导演钱柏宇表示,来余江拍摄的体验感非常棒,江西拾方光影科技影视公司(以下简称“拾方光影”)场景连贯,能节省剧组转场时间,并且群演工资成本也比一线城市低30%,这对于中小成本剧组而言很有竞争力。

“眼镜、雕刻是我们的特色产业,知名度高,但余江有微短剧影视基地还是让很多人惊讶。”余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汪芸介绍,影视基地的诞生源于眼镜城部分闲置商铺的招商。

2022年,余江区赴上海招商引资,在深入了解微短剧产业后,经多次实地考察、洽谈,引入拾方光影落户余江,部分闲置商铺被盘活。

“虽然拾方光影有121个室内场景,但剧组都有拍摄外景的需求。”汪芸介绍,为此,余江区协调了163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拍摄外景,解决剧组后顾之忧。同时,出台《余江区扶持影视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成立余江区微短剧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影视服务中心,设立剧管家,在运营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给余江微短剧产业注入金融动能,工商银行余江区支行创新推出“短剧贷”专属融资产品,可为影视企业提供最高5000万元授信并配套优惠利率。在此次微短剧产业生态大会上,余江区推出的“黄金十条”专项支持,涵盖装修补贴、租金减免、拍摄奖补、出海补助等。在余江区的努力下,目前已有56家影视企业入驻微短剧影视基地。

深耕内容夯实微短剧产业发展根基

当前,微短剧题材同质化严重,不仅使内容创作者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也让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为此,余江区通过“引资源、育人才、拓市场”三管齐下,深耕内容生态,让好的故事立得住,从以往的粗放型经营转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与中国网络作家村达成战略合作,成立鹰潭市余江区微短剧编剧村,每年引进30名资深编剧、培育30名新人,并注册工作室,实现年均300部优质剧本输出。”拾方光影负责人杨征表示,以微短剧产业的内容端为抓手,孵化优秀剧本,不仅让本土影视企业更有竞争底气,也向外展示了余江微短剧影视基地的发展优势。

为扩大内容资源优势,余江区与番茄小说共建IP交易中心示范基地,建立月度数据共享机制,将优质网络小说精准转化为影视内容。目前,该模式已推动《风景猎人·茶卡盐湖篇》等国家广电总局精品项目落地,并孵化出《桃花马上请长缨》等爆款短剧。

此外,在余江区政府部门积极推动下,拾方光影与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鹰潭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力争每年培养400名影视专业人才,破解当地微短剧人才缺乏难题。同时,为满足剧组对专业化人才需求,拾方光影还组建了3800人规模的群演公会,仅去年便发放群演工资225万元。

“我在家门口圆了演员梦!”中童镇爱国村村民姜有水高兴地说,他已参演100多部微短剧,日薪最高可达1600元。

AI赋能专业化服务开拓海外市场

“AI技术是短剧产业的智慧引擎,通过AI工具的挖掘与数据转化,可精准分析爆款短剧的流行风向,为持续打造爆款提供关键支撑。”目前,拾方光影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约多智能体赋能微短剧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正式启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树锋表示,AIGC技术深度介入微短剧创作全流程,从剧目策划、演员匹配到后期制作,可全方位实现提质增效。

在国内微短剧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微短剧出海成了影视企业开辟蓝海市场的新选择。“我们正在建设出海服务中心,涵盖专业化翻译、配音、海外发行等服务,为在余江区拍摄的剧组提供专业化的出海服务。”杨征表示,当前出海微短剧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大量生硬的直译不仅无法传递中文原句的精髓,更会产生严重的“文化折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希望通过专业化的出海服务,帮助国内优质短剧在海外实现市场价值。

从“粗放生产”到“精耕细作”,余江微短剧产业正悄然转身,探索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大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