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瓣开分不及格,腾讯和爱奇艺双平台热度却破纪录。《赴山海》呈现了2025年国产剧市场最讽刺的现象:热度虚高与口碑崩塌并行。处于风暴中心的,正是凭借《莲花楼》风光无限的成毅。
豆瓣开分不及格,腾讯和爱奇艺双平台热度却破纪录。《赴山海》呈现了2025年国产剧市场最讽刺的现象:热度虚高与口碑崩塌并行。处于风暴中心的,正是凭借《莲花楼》风光无限的成毅。
这部由《莲花楼》原班人马打造,改编自温瑞安经典小说《神州奇侠》的作品,本被各方寄予厚望。预约人数破千万、广告合作超60个品牌、前10集广告达130个,这些数据都证明了市场的期待。
《赴山海》的筹备阶段堪称豪华阵容。作为成毅在《莲花楼》后的第一部大男主武侠剧,其制片、导演和编剧等核心主创都与《莲花楼》有重合,本该是2025年武侠剧市场的重磅之作。
然而播出后,观众看到的却是滤镜白得发亮、背景虚得像梦境、塑料感十足的视觉效果。
有观众犀利指出:“现在的很多古装剧预告片像电影,正片却像PPT动画。《赴山海》就是典型例子,预告里山河壮丽,正片全是绿幕抠图。”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剧中还出现了明显穿帮镜头,第14集中,成毅饰演的萧秋水疑似被拍到手持纸质剧本,甚至还有荧光笔标注。播出平台随后紧急调整画面,但这一幕已被眼尖的观众截屏传播。
《赴山海》试图创新,将“穿书”、“系统”等现代流行元素融入传统武侠框架。男主被设定为“被现实磨平棱角的咸鱼”,还加入了大量轻喜剧元素。但这种融合显得生硬,甚至不伦不类。
男主在剧中会说“吓死宝宝了”这样的现代网络用语。在男主一门和反派大战败退后,男主母亲用“大家纷纷挂彩”形容,然后一大家子吃上了丰盛的晚宴,屋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种轻喜剧元素不仅无法融入武侠世界观,还破坏了传统武侠应有的气质。
剧本最核心的问题是:角色工具化,叙事跳跃,逻辑硬伤。配角的塑造尤为失败。主角母亲在家族内部公平比武前,临阵给主角开小灶传功法,让母亲形象直降,显得毫无公平可言。
大哥明明设定是个正直的人,却为了给主角制造“委屈”,被强行安排下手过重打伤主角。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让配角沦为纯粹的工具人。
成毅在《赴山海》中的表现,暴露了其演技的局限性。《莲花楼》中李莲花的“美强惨”、“破碎感”完美契合成毅的气质和演技舒适区。而《赴山海》中萧秋水需要的少年侠气和外放气场,则让成毅显得力不从心。
台词问题成为观众诟病的焦点。成毅原声出演的对话片段时常含糊不清,部分对白需要依赖字幕才能辨识。这种专业素养的缺失在S级制作中显得尤为扎眼。
造型设计方面也备受争议。男主角频繁以粉色调服饰亮相,配合标志性的三七分刘海造型,与《莲花楼》《沉香如屑》等前作高度雷同。这种缺乏突破的“半永久”妆造不仅造成观众审美疲劳,更与其饰演的侠客形象产生严重割裂。
成毅的困境也是许多流量演员的共同课题。杨洋、罗云熙、肖战等流量明星普遍手握两部或两部以上待播男频剧,这些演员大多因女性向作品出圈,他们的观众大盘与男频剧的目标受众相对割裂。流量演员通过热门题材作品走红,如成毅的《琉璃》、罗云熙的《香蜜沉沉烬如霜》、肖战的《陈情令》等。但在古装言情、现代言情等题材下行趋势下,他们急需通过男频剧等作品实现转型。
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成毅在《莲花楼》获得成功外,杨洋、罗云熙等人在转型之路上仍缺乏爆款力作。粉丝对偶像的转型之作也格外重视,这导致流量生接戏时求稳心态明显。
面对《赴山海》的失利,成毅的未来发展仍值得关注。他明显减少了古偶剧的拍摄,持续投入《英雄志》《长安二十四计》等男频剧。但这些作品的成败将决定他转型的最终结果。
《狐妖小红娘·王权篇》仍在成毅的舒适区内(美强惨),安全但无突破。而《长安二十四计》这种权谋题材才是真正的新尝试,成败至关重要,是检验其能力的试金石。
内娱不会每年都有《莲花楼》那样的恰到好处的角色。成毅需要的不是第二个李莲花,而是一个能真正证明自己、立得住的新角色。《赴山海》是一次警告:若不能提升演技、拓宽戏路,仅靠吃老本,男频之路将举步维艰。
《赴山海》的失败不仅仅是成毅个人的滑铁卢,更是整个国产S+剧集生产模式问题的集中爆发。流量经济带着影视行业越走越窄,数据能造假,热度能炒,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剧本粗糙、逻辑儿戏、制作廉价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便有顶流演员和豪华制作团队加持,也难逃口碑崩塌的命运。《赴山海》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无论什么剧,都得回归剧作根本把剧本扎实做好、人物立住、逻辑理顺。在此之上,流量才能为好剧作赋能。
观众已经用实际行动投票尽管热度值高,但有效播放量逐日下滑。这才是对行业最真实的反馈。
来源:剪剧为乐的萧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