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贺弘文弄丢盛明兰,不是因为心善,而是算计得太狠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3 01:49 2

摘要:明兰这门婚事,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谁都没捞着好处。祖母精挑细选,觉得青狮潭贺家的贺弘文是块好料,结果最后却落了个空欢喜。你说这人选,看着靠谱——家里有些资产,人也一表人才,还不用踏进官场里折腾,祖母想着明兰在他手里能过上安稳日子。可你细品品,事情真这么顺当?明

明兰这门婚事,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谁都没捞着好处。祖母精挑细选,觉得青狮潭贺家的贺弘文是块好料,结果最后却落了个空欢喜。你说这人选,看着靠谱——家里有些资产,人也一表人才,还不用踏进官场里折腾,祖母想着明兰在他手里能过上安稳日子。可你细品品,事情真这么顺当?明兰的命,哪里会那么轻易就谱成一段好姻缘。

说到贺弘文,外人都觉得他温雅得很,尤其祖母,捧得跟个宝贝似的。医者出身,烧香拜佛似的敬他——心善面慈,不沾权贵的浑水,家底厚实,母亲身体不行,但家里长辈关系和睦,总觉得这样的背景能让明兰少些风雨。可你要问贺弘文心里怎么想,还真不是外人能看得透。

第一次到盛家,贺弘文规规矩矩,给足祖母面子,对明兰也算礼数周到。明兰那时的心思没给谁看出来,或许连她自己都还没盘清楚吧。后来在宥阳老家,两人有机会一同出去,明兰猎着猎物,贺弘文在一旁像个随行管家,甚至用行医本事帮明兰找到了失踪的朋友,算是搭了把手。祖母瞧着苗头好,暗自合计着筹办婚事的事。可没想到,贺弘文的表妹曹锦绣横插一杠子,闹着让他娶自己,事情一下子翻了天。

表面上看,是曹锦绣搅了婚事,像野猫钻进大堂,闹腾得鸡飞狗跳。可细细捋捋,这桩事其实里头藏着贺家自身的态度。贺老太太和贺弘文对白庶女明兰,有种说不上来的高高在上。仿佛接纳明兰进门,就是贺家的恩赐。明兰在盛家虽算被疼爱,但庶出的身份总像一块暗色帘子,怎么都撩不开。贺老太太一口一个“娶庶女”,言下之意,明兰能搭上贺家,已经够她风光一辈子了。

人说婚事天作之合,其实更多时候不过是各家各算盘。贺弘文也好,贺家老太太也罢,对明兰的认可是有限的。你看贺弘文那态度,曹锦绣上门哀求,他没有坚决回绝。就连跟明兰的婚事都没守住底线。他心里或许根本没把明兰捧进心尖子里,觉得男人三妻四妾理所当然,先娶了明兰,日后再把表妹凑一块就好了。至于明兰愿不愿意,他好像从来没琢磨过。

曹锦绣也不是来撒泼那么简单。她是实打实地落魄了——夫家被抄,满族流放,脸上还刺青。如果说早年她和贺弘文青梅竹马也罢,那些年曹家根本没拿贺家当回事。如今下场惨淡,才想起贺家能攀。她抓住贺弘文,像溺水之人逮着浮木,哭哭啼啼要进贺家门。但她想要的不是个温饱,是贺家的主位。明兰看得清楚,贺弘文却自以为“舍不得别人受苦”,愈发要把她留下。

你说贺弘文的心软——祖母原看重的好品质,在这节骨眼上,就成了软肋。可见行善过头,真是自讨苦吃。明兰那两句咂嘴的话:“看一个人要看最低处能不能忍。”说白了,贺弘文的最低处,就是心软得让人无处安身。他对曹家一味容忍,把自家鸡蛋都捧给了要做鹰的人。从来没问过明兰一句“你愿意吗”。

盛家祖母气得够戗,嚷了一句:“这贺家不识抬举。”其实贺家心里打的没什么亏本买卖。给明兰个大娘子名分,庶女嫁进来,日后再添人也不算啥。你要说这种日子换成现在,活脱脱就是“娘家给了嫁妆,婆家还不当回事,媳妇就是烧饭生娃的工具”。谁过得好?放到明兰身上,根本是明着受气,暗里还要忍着委屈。没人用心去问她愿不愿意,明兰在贺弘文心里,似乎从未真正被放在重要位置。

再回到那个场面,曹锦绣来京,堵住马车,明兰隔着帘子,什么都清楚了。你说曹锦绣悲惨吗?可她要真有骨气,流放那阵就轻生了,刺青那天就死心了,偏偏她都熬过来了。现在哭哭啼啼,无非就是借着贺弘文的心软,像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分析吧,这寻死不过是威胁。她知道贺弘文好哄,姨母没主见,就能让自己翻身。

明兰能看穿曹锦绣,她劝贺弘文:帮她另寻好人家,置办嫁妆,养着到老都行,就是别娶进门。可贺弘文一根筋,还是想着可怜她。你帮可以,不能让她主事。这份善,已经失了分寸——明兰明说:“与人共度几十年,要看最低处能不能忍。”贺弘文这心软,养成了必吃亏的秉性,谁都能骗上一回。

其实这事儿啊,村里老娘们摆个凳子一聊,立马就把症结捅出来。不是谁坏谁好,是根本不懂什么叫婚姻里的尊重。婆家门槛高,媳妇身份低,谁家日子能过得清爽?贺弘文的“好”太低价,明兰的“不忍”又太明白。到头来,谁都不曾真的为明兰想过。

男人没娶妻先纳妾,是当时名声上的短板。更不用说正妻还没进门就让亲戚贵妾压着。这哪里是尊重,分明是把明兰当配角。不说盛家祖母不愿意,明兰心里会服气吗?

你要是细算盛家祖母的如意算盘,其实她老人家也没错。她选的是稳妥的“良人”,却没看透人心的薄凉。贺弘文心善其实也是软弱,没能力替明兰挡风遮雨,又处处留后门给别人。跟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哪天惨了谁指望得上?明兰未嫁先察觉,幸好心还硬——否则这辈子就要在鸡毛蒜皮里熬成一把灰。

那么说到最初那三个男人:顾廷烨,小公爷,还有贺弘文。如果摊开来挑,谁都不是什么活菩萨。有性格,有条件,也有难处。但明兰这人,不是等别人来成全的。题面最稳妥的人选,贺弘文,最后是最差的那个——他家里还算有家底,性子也温软,可骨子里对媳妇是“抬举”。比如顾廷烨,粗糙一点,架不住是条汉子,会扛事。小公爷夹在母亲和感情之间,就是没主心骨却一片真心。每个人都说自己爱明兰,却只有明兰自己清楚什么叫过日子的底气。

话说回来,婚姻哪有绝对的选项?你终归要看最低处是不是能受得了,得瞧瞧这个人,在最惨的时候,肯不肯为你挡一把。明兰最后选了顾廷烨,或许不是最轻松的路,但至少没有被谁当“盛家庶女”供起来,还要不断低头认命。

夜深了,翻来覆去地想,祖母的期盼算什么?贺家的家底又算什么?那些“看上去最合适”的选择,未必真能让人心安。婚姻里的细碎纠缠,过日子的悲欢离合,最终都不是旁人算得清楚的。“最低处”这个坎,谁敢说自己能撑过去?明兰走的路,不是最容易,却是她自己挑的。不知你,在允诺幸福的时候,是不是也问过自己:这一生要的东西,能不能只靠别人给?

来源:海边踏浪的踪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