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播前凭"新派江湖美学"噱头吊足观众们的胃口,本以为又是一个武侠剧巅峰,可是没想到开播后却光速从期待榜跌进吐槽榜。
粉丝们等了大半年的《赴山海》,终于播出了。
开播前凭"新派江湖美学"噱头吊足观众们的胃口,本以为又是一个武侠剧巅峰,可是没想到开播后却光速从期待榜跌进吐槽榜。
仅5天时间,抠图、穿帮、台词争议接连刷屏,而成毅更是被推上舆论风口,
01
《赴山海》开播前曾因服化道的"国风质感"预告圈粉无数,可正片一上线,落差感直接拉满。
有观众发现,主角在山间对决、城镇穿行的戏份里,背景虚化严重,远处的山峦、建筑边缘模糊得像贴上去的贴纸,被网友调侃"这哪是赴山海,分明是登山海关(谐音'山寨关')"。
#赴山海 抠图#话题很快冲上热搜,
不少人吐槽"2024年了,还在用十年前的五毛特效"。
服化道的不用心也被扒出:配角的盔甲反光像塑料壳,女主的发饰歪歪扭扭,甚至有细心观众发现,同一场戏里男主的腰带系法前后不一致。
最尴尬的还得是穿帮镜头:第14集里,成毅饰演的男主低头说话时,手里居然攥着一本打印好的剧本,纸页边缘清晰可见;
另一处骑马戏份中,镜头扫到他脚下,一双厚底洞洞鞋直接穿帮。
评论区满是"这是把片场花絮剪进正片了?""剧组连个鞋套都买不起吗"的吐槽。
虽然后期紧急修改了部分镜头,但截图早已在网上传开,争议根本压不住。
02
有网友吐槽成毅"吐字不清,台词像含着东西",
尤其是情绪激动的戏份,台词节奏混乱,听不清重点;还有人觉得成毅"表演套路化",皱眉、抿嘴的表情和之前《莲花楼》里的李莲花高度相似,没演出新角色的特质。
而成毅在9月15日直播里的回应,更是引发网友不满。
当时有观众问"觉得剧里穿帮影响观感怎么办",
成毅说:"希望大家能认真看剧,如果只是边吃饭、洗菜、刷牙时顺便看两眼,其实不用浪费会员。"
随着网友们的战火愈加热烈,这个时候就有支持成毅的站了出来。
演员贺刚在社交平台发文:"黑啥?我们都是努力做好本分,特别是师弟成毅,之前拍水下戏,一钓就是几个小时,水里冷得打哆嗦也没抱怨过,从无怨言。"
他还晒出片场照,照片里成毅穿着戏服坐在角落背剧本,身边没带助理,显得很低调。
曾为成毅做过替身的周爱淋也发长文力挺,提到"成毅拍戏时从来不带手机,把剧本贴满便签,休息时也在琢磨台词",还说他会主动指导新人演员走位,"有次我替他拍危险戏份,他反复跟导演确认保护措施,怕我受伤"。
而面对剧中争议的画面:
有粉丝表示:"剧本穿帮可能是现场没注意,不能全怪演员;洞洞鞋是拍戏时为了垫身高、防硌脚,很多古装剧都会用,只是没藏好而已,没必要揪着不放。"
还有网友提到,成毅一直靠作品说话,从《琉璃》到《莲花楼》,没炒作没绯闻,这次被骂更多是"剧组锅演员背"。
03
围观完这场《赴山海》的争议,我其实有不少感慨。
首先得承认,《赴山海》确实有明显的制作漏洞——抠图、穿帮、服化道不用心,这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观众有权利批评。
但把所有锅都甩给成毅一个人,显然不公平。
一部剧的好坏,是导演、编剧、服化道、后期、演员等多个环节共同决定的。
背景抠图是后期的问题,服化道不用心是美术组的责任,穿帮镜头是场记和剪辑的疏忽,这些都不该让演员单独背锅。
就像网友说的"总不能让成毅拍完戏还自己检查每一个镜头吧?"
再说说成毅的回应,或许他的表达不够周全,让部分观众觉得不舒服,但换个角度想,他说"希望观众认真看剧",本质上是想让大家看到角色的细节——毕竟这个角色有"穿越后隐藏身份"的设定,性格本身就谨慎内敛,说话轻声细语可能是他对角色的理解。
只是沟通时没考虑到观众"花钱买会员却看到穿帮"的不满,才引发了误会。
从《琉璃》到《莲花楼》,成毅一直是圈里出了名的"低调演员"——不参加综艺炒作,不买热搜营销,大部分时间都在拍戏。
这次《赴山海》还没播就遇到配角负面、官媒删宣传的麻烦,开播后又陷制作争议,说他"运气差"其实并不为过。
其实观众对国产剧的高要求是好事,正是因为大家期待好作品,才会对抠图、穿帮零容忍。
但批评的目的应该是"让制作方改进",而不是"把演员骂倒"。
我们可以吐槽剧的不足,可以建议演员提升台词,但没必要上升到人身攻击,更不该用"草台班子""不敬业"这样的标签一棍子打死。
毕竟,一部剧的翻车,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错;
而一个演员的价值,也不该被几个穿帮镜头、几条热搜轻易否定。就像《赴山海》里说的"山海虽远,行则将至",希望制作方能吸取教训,把更多心思放在打磨作品上;
来源:充满娱乐的小王同学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