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一套推出的抗战大剧《阵地》,配备了顶级播出平台与强大演员阵容,收视率却意外惨淡。 众多评论将问题指向了男主角李晨的表演。 这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剧集,在播出后引发了大量关于演员演技的讨论,尤其是李晨与其他演员之间的表现差距。
李晨的演技困局:好阵容也带不动的《阵地》男主角
央视一套推出的抗战大剧《阵地》,配备了顶级播出平台与强大演员阵容,收视率却意外惨淡。 众多评论将问题指向了男主角李晨的表演。 这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剧集,在播出后引发了大量关于演员演技的讨论,尤其是李晨与其他演员之间的表现差距。
李晨在剧中饰演隐蔽战线上的杰出人物李克农。 预告片中他身穿黑长衫、戴圆框眼镜,形象文质彬彬,但不少观众觉得他与解放军上将的气场存在差距。 剧中他的表演被描述为“目光呆滞”、“眼神里看不到光”,虽然能看出感情变化的尝试,但整体显得生硬。 他的表情被指“木讷”,未能展现“高级特工”应有的张力,反而给人一种“无聊”和“没意思”的感觉。
与李晨相比,剧中其他演员的表现获得了更多认可。 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一身西装、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气质颇具说服力。 他在码头与朋友谈笑风生的爽朗潇洒,谈判时神色严肃、坚守底线,展现了“举重若轻”的表演方式。 冯绍峰的表演也被认为亮眼,他听到歌曲后红着眼眶、泪光闪烁地转述消息,展现了文人激荡的神思,台词铿锵有力,神色不容置喙,将角色的坚韧风骨展露得淋漓尽致。
李晨的台词表现同样受到批评。 尽管吐字清晰,但被指“硬邦邦,没啥子感情”,缺乏角色魅力,使得一个本来极具张力的人物被演得如同“打卡上班”。 这种表演上的差距在与其他演员对比时尤为明显,不仅与王劲松等老戏骨相比,就连年纪相仿的冯绍峰也被认为直接“碾压”了他。
李晨的演技问题并非首次被讨论。 在《军师联盟》中,他饰演的曹丕被指英气有余而城府不足,未能表现出角色在曹操面前如履薄冰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除了父亲曹操老子就是天下第一”的嚣张。 这与《新三国》中于滨饰演的曹丕所展现的深藏不露和诚惶诚恐形成对比。
此外,李晨因长期参加综艺节目,其“大黑牛”形象深入人心,这导致观众在观看其影视作品时容易出戏。 在《六姊妹》中,他饰演20出头的年轻人,但其实际年龄和面容状态让观众难以代入角色。 在汤为民受伤的情节中,他的表演被指除了大喊大叫,脸上缺乏愤怒表情,眼神中没有悲伤与绝望。
尽管李晨早年曾有《北京爱情故事》《士兵突击》等亮眼表现,且近期在《长津湖之水门桥》等电影中票房成绩不俗,但其在电视剧领域的表演屡受争议。在《阵地》中,他试图通过黑色长衫塑造儒雅知识分子形象,换回军装后又试图展现凌厉气质,但观众对其表现的评价仍存分歧。
《阵地》的收视率低迷,制作配置和题材本身优势明显,但选角问题成为了焦点。 导演高希希也受到一些质疑,因其此前作品《新三国》的口碑问题,但本次讨论更多集中于李晨的表演效果。 观众反馈显示,李晨的表演状态被视为拖累了整体阵容效果。
演技评价固然主观,但观众反馈中频繁出现的“目光呆滞”、“表情木讷”等描述,以及与其他演员的对比,使得李晨在《阵地》中的表现成为了话题中心。 这部剧的播出效果和观众反应,再次引发了关于演员综艺形象与影视角色之间关系的讨论。
当一个演员的综艺形象过于深入人心时,这是否会成为其塑造影视角色的障碍? 观众无法代入角色,是演技问题还是形象固化所致?
来源:陌生的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