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着“拯救武侠剧”的旗号,《莲花楼》主创团队,成毅,古力娜扎,张智霖,胡可等知名演员加盟。根据温瑞安的经典武侠小说《神州奇侠》改编,众多BUFF加持。
打着“拯救武侠剧”的旗号,《莲花楼》主创团队,成毅,古力娜扎,张智霖,胡可等知名演员加盟。根据温瑞安的经典武侠小说《神州奇侠》改编,众多BUFF加持。
开播之前,《赴山海》毫无意外成为今年最令人期待的国剧,平台预约人数突破1000万,远超《藏海花》,创武侠剧新高。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开播以来,网上恶评如潮,小编看了几集,坦率说真不好看,
别说对标《莲花楼》,甚至小成本制作古偶剧都比不上。
剧中几大硬伤不吐不快!!
“速度,力量”是武术核心要素,懂行的武指都不会脱离这基本准则。
武侠片大拿“徐老怪”,就非常有心得,《黄飞鸿》系列的每一部里都有令人炫目的动作戏,兼具力度和速度美学,观众看得血脉沸腾。
《东方不败》令狐冲与向问天耍剑场面,更是成为武侠片的经典。
《断刀客》赵文卓对战熊欣欣,两个人三把刀,舞得风雨不透,刀光所至,力道将栅栏竹竿根根折断,把武学的速度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以“慢”著称的王家卫都懂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东邪西毒》里有一幕镜头:“梁朝伟饰演的无名剑客,面对上百名山贼,在漫天的黄沙下,双方极速厮杀,刀光剑影之下,山贼一个个倒下,这时一个左手持刀的山贼,突然腾跃而起,将无名剑客一剑封喉,瞬间把暴力美学推向了高潮”。
再看看近几年的佳作《绣春刀2》,在树林打斗中,沈炼突然冲向丁师傅,电光火石间,丁师傅一个反手劈,将沈炼的刀斩断,力道和速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这一劈,让高冷的辛芷蕾一举成名,如果“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双方慢悠悠的大战三百回合,估计不会有今天在国际上拿奖的辛芷蕾了。
再来看这部《赴山海》,人物经常飞在半空中,停滞个几十秒不动,打斗场面更是软绵无力。
如果说不是专业动作演员,武打场面不够力度可以理解,但是人物停在半空中,像突然按了暂停键,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连小朋友打闹都知道打赢对手靠的是力量和速度。就像对“美”与“丑”的理解,这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记忆。
《赴山海》把最“丑”的东西展现出来,就算没有吃过细糠的观众,看到这反常识的武打设计,也欣赏不来。
《赴山海》号称S+投资的武侠大剧,从演员阵容来看,担得起这个称号, 100多号老中青知名演员,片酬没1,2个小目标拿不下来。
既然投资商舍得花大价钱请演员,按常理来说,在制作方面肯定不吝啬成本。
但剧集呈现的效果,感觉制作团队将大部分的希望和资金都压在演员上了。
其他方面能省则省,假山假景色,抠图明显,五毛特效。
摄影的运镜效果也有点奇怪,经常会出现好几个人明明在一个镜头下,
有些人是模糊不清的。
那些山顶,野外森林场景,一眼看出绿幕拍摄,后期合成,制作很粗糙和敷衍。完全没认真对待。
剧中成毅手拿台词的穿帮画面,进一步说明后期制作得有多粗心。
还有个问题是磨皮滤镜开得太过分了,演员们一个个磨得娇嫩精致,
缺少一股阳刚之气。一看就不是能够舞刀弄枪的练家子,这还是武侠剧吗?
“服道化”方面,服饰显得廉价。节约成本方面也向TVB取经,一套戏服,多个剧组轮流穿,化妆,布景也按照同一套工业流程走,所以我们看《赴山海》画面,除了特效差点,其他和大多数古偶剧高度同质化。
小编也不记得这是今年第几部穿越剧了,这个题材已经有点烂大街的趋势,
《赴山海》穿越也就算了,
为什么非得在温瑞安的经典小说《神州奇侠》基础上魔改,
结果改得人设面目全非,剧情割裂,甚至连原著悲情壮烈的底色也改了。
编剧完全吃力不讨好,除了得罪原著党,还得给温瑞安支付一笔版权费。
如果编剧有能力的话,从零开始,自己编写剧本才是上上之策。
说不定还能达到“一鱼三吃”之功效。
编写剧本收一次钱,然后出书再挣一笔,最后卖人物手办再挣钱。
这岂不美哉!!
演员们的演技就不做评价了,只是想说,如果粉丝们对剧中明显的BUG视而不见,一味吹捧。这是对偶像负责吗?
来源:哈尔滨市中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