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角色经历了从沂蒙山区地主家千金到掉入泥土里的转变,真是跌宕起伏。
要是热依扎来演宁绣绣,那感觉真是没错!
《灼灼韶华》一播出,观众们第一时间的感受就是这样的!
既表达了对热依扎的认可,也暗示了对杨幂的调侃。
到底说到杨幂的演技嘛,问题出在哪儿呢?
再看看那两部剧的对比,也许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杨幂《生万物》
杨幂39岁的生日,挺光彩照人的,但也带点忧伤。
之所以那么亮眼,是因为她在2025年迈入了事业的新高潮。
心情低落,完全因为朋友于朦胧突然走了。
因此,杨幂只能选择“低调”的方式来过生日。
就算杨幂再怎么低调,外头的人依旧关心她的动向。
尤其到了2025年,她拍的那三部作品,接连获得了不少好评。
杨幂自己也总算迎来了那传说中的口碑大逆转。
特别是在《生万物》里的表现,更是让她赢得了全网的一片称赞。
打破央视三年收视纪录的那部年代剧《生万物》可真是厉害。
杨幂扮演的宁绣绣那场戏,真是烙在观众心里久久难以忘怀。
这个角色经历了从沂蒙山区地主家千金到掉入泥土里的转变,真是跌宕起伏。
这次变化,比杨幂本人的职业轨迹还要激烈、震撼。
她经历了从出嫁当天被土匪绑走、被父亲用地契扔下,到与传统封建家庭彻底摊牌,嫁给一个乡下汉子,最后变成了带领村民抵抗日寇的土地守护者。
宁绣绣的生活,被杨幂演绎得就像鲁南大地上的麦浪,层次分明,波澜起伏。
不管是在田里弯腰割麦的娴熟动作,还是在家庭变故面前硬挺着不让泪水掉落的坚强,或者是看到日本军队暴行时眼中迸发的愤怒火光。
这个角色的每个细节都经过了细心雕琢,可整体上看起来又那么自然顺畅。
为了更贴合角色,杨幂提前四个月来到山东农村,在闷热的天气里穿着棉袄割麦子,双手磨出了血泡,却依旧坚持学习农活。
剧里那个狼吞虎咽吃饭的农妇,指甲缝里还沾着真材实料的泥土,早就没有当初偶像的那份细腻和精致了。
宁绣绣一边大声喊着“我宁愿死在土匪窝”,一边和家族彻底撕破脸,那种忍到快爆发的泪水里面,不仅满是被抛弃的绝望,还带着女性觉醒的锐气。
杨幂的演技也被央视评价为“年度最美落泪”,弹幕里全是“看到角色的灵魂”的夸奖。
从被指“演技套路化”到赢得称赞“演绎出乡土中国女性的坚韧”,杨幂的逆转并非巧合。
就像导演刘家成说的那样:她让角色从剧本中“长”出了真实的血肉。
镜头一转,宁绣绣光着脚踏进稻田,粗糙的脚掌和泥土紧贴在一起,就像杨幂卸下偶像架子的那一刻,回归最纯粹的演戏初心。
《生万物》一火爆,杨幂在悄悄过生的时候,也迎来最难得的惊喜。
宁绣绣那句“日子靠自己也能过出花”的话,算是为她的职业道路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了。
就像杨幂说的,在泥泞里扎根的力量,总会长出能挡风挡雨的枝繁叶茂。
热依扎《灼灼韶华》
微笑既是一种礼仪,也可能是一种提醒或者警示。
热依扎在角色塑造方面,依旧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她在《灼灼韶华》里饰演的就是褚韶华这个角色。
她更是把民国时期那种柔中带刚的女性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依扎对微表情的把控,可以说是角色中的“情绪秘籍”。
看到嫂子想要出卖自己,毫不犹豫就给了她一个耳光。
嘴角紧绷,毫无一丝温柔,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
一旦遇到需要照料的弟妹,她立刻变得柔和又可靠,好像整个人都软化了似的。
眉头微微扬起,流露出一抹温柔,嘴角轻轻上扬,带着一抹安慰的弧度。
那些细节啊,真是把褚韶华“爱恨分明”的脾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坏人绝不手软,面对弱者尽全力去保护。
既有民国时期女性的羞涩含蓄,又透露出独立女性的坚决果断。
刚开始家道衰败时,她握着药方的手指都泛白了,眼神中既有担心又毫不怯懦,体现出那种“破罐不碎”的坚韧劲头。
在药行遇到危机的时候,她端坐谈判桌前,指尖轻敲着桌子,语气变得慢一些,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显示出经过风吹雨打后的成熟稳重。
之后成了商界领袖,她站在柜台边教导学徒,语调淡然中带着专业的严肃,那是岁月打磨出来的自信从容。
每个阶段的变化,都是靠眼神里的光彩和身体的放松程度来表达,感觉就像褚韶华在生活中一步步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似的。
从青涩的少女变成药行老板,这一路的跨度,被热依扎演绎得真是清清楚楚,层次感十足。
起初那份青涩和迷茫,中段展现的那份坚韧不拔,到了最后,果断又决绝,成为商界领袖的模样,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她用精致入微的演技,把褚韶华的成长和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真是令人感受到那份真实与动人。
她没有把褚韶华演成那种“一帆风顺”的女主,反而把角色的内心矛盾紧紧抓住了。
爷爷的谆谆教导让她天生带点高贵的气质,家境变败之后,又让她深切体会到世间的苦难。
所以她既没有穷苦人家的那股戾气,也没有富家子弟那份娇贵。
如此这般的性格,让褚韶华跟《山海情》里的李水花那股忍耐不拔的劲儿有点不一样。
也跟《甄嬛传》里“拽妃”的犀利不一样,变成了一个更加立体、多面的新形象。
就像在骂嫂子的时候那股冲劲儿,和转身对弟妹表现出的温柔,转变得一点都不突兀,毫无疙瘩。
热依扎的演绎,不仅仅是扮演一个人物那么简单,更像是在乱世中活生生的女人,无比真实。
她凭借刚柔相济的演技,让大家看到,女人的光彩啊,可不只是死板的强势或软弱的脆弱那么简单。
在风雨中,她用坚韧守护他人,用柔情善待自己,最终变成那照亮前行道路的光。
而《灼灼韶华》也成为热依扎演艺道路上又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
没对比就没伤害
《灼灼韶华》一播出,观众们总喜欢拿热依扎和杨幂做比较。
都是年代剧,女主一出场就经历了不少变故,也都在后期逐渐成长变得独立坚强……
这两个角色挺相像的,也让《生万物》和《灼灼韶华》之间的对比变得更清楚了。
当宁绣绣在雪地里闹翻了脸,褚韶华则是在药铺当着掌事。
杨幂和热依扎的演技差异,好像随着角色展现得越发明显。
特别是在角色的说服力方面,观众的评论直接点出了两人之间最本质的不同。
杨幂演的宁绣绣,确实拼尽了“毁容式演技”的努力,可是那种带点现代感的元素,总让人觉得出戏,挺尴尬的。
观众敏锐地指出,她在匪窝逃难的那场戏里,“瓷肌红唇、零毛孔”,跟满脸风霜的群演一比,简直差距太大,挺刺眼的。
编剧汪海林的评论更见犀利:“她再怎么用力哭,也不过是杨幂在哭,宁绣绣根本没有。”
放眼热依扎扮演的褚韶华,光凭“家境败落时那憔悴的脸色和磨破的指甲”,就把这个角色塑造得活灵活现。
而在情感表现的细腻程度上,也更能凸显出他们之间演技的不同层次。
杨幂在“雪地断亲”那一场经典戏中的情绪爆发,被有人评价为“全靠瞪眼和大喊表现愤怒”。
粉丝们都注意到,她说完台词后那习惯性抿嘴的小动作,一直贯穿整部剧。
而热依扎表达情感的方式就像“密码本”一样,既精准又自然。
面对商战竞争对手时,那种“嘴角挂笑,眼底透寒”的微妙神情,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有人评论说:“一句眼神,就像演出了三分客气七分锋利。”
特别是在哭戏里边,杨幂流的那眼泪,被人说“技巧能看得见,可那灵魂就找不着”。
热依扎在弟妹面前擦泪,那指尖微微颤动的弧线里,满满都是心疼的感觉。
两比一看,明显后者那份克制更有穿透力,也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群众的看法不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杨幂和热依扎各自的追求不同。
杨幂的演技常被认为是“技巧上努力”,总让人觉得她在不断用功。
她拼命练习山东方言、学干农活的努力,确实值得夸奖。
不过,观众们更喜欢看到“技巧在角色身上留下的痕迹”。
热依扎一直在坚持用“体验派演绎”的方式塑造角色。
她为了这个角色,默默用心地去演绎,毫不张扬。
让人觉得“褚韶华一点都不像在演,每天都像是真实在那里一样。”
两部剧的评价差异,体现出了年代剧演技的黄金秘诀。
观众其实更想看到人物在历史车轮转动中真切的苦楚与抗争。
杨幂的难题在于还没彻底脱离明星的光芒。
而热依扎的得意之处在于,她能把自己变成角色的“载体”。
当观众被褚韶华那份坚持所打动流泪,看到宁绣绣那一瞬间的情绪爆发,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热烈起来。
实际上是在投票选出你更信赖哪位演员的演绎风格或表现啦。
结语
看完杨幂主演的《生万物》之后,又去看看热依扎的《灼灼韶华》,这对比,真是没有伤害,就跟天壤之别一样。
不过,杨幂和热依扎的演技较量,输赢可不是看流量或者奖项,说白了才是真正讲实力。
关键在于能不能打动观众,让他们相信,乱世里的女性本该如此真实存在、充满力量。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