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太真实!央视历史剧,首播收视第一,《新闻联播》花21秒力推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7 11:36 1

摘要:在某个排练室内,一群人正在振臂呐喊,唱着田汉(张博 饰)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7年7月7日夜,七七事变爆发。

这次的事件,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某个排练室内,一群人正在振臂呐喊,唱着田汉(张博 饰)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留学归来的夏衍(冯绍峰 饰),在门外一直不敢打扰,静静地听完了整首歌。

直到排练结束,他才缓缓推开门,与大家拥抱到一起。

此时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展不同形式的救亡运动。

于是在我党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抗战,正式打响了第一枪。

《阵地》,很明显是冲着“年度剧王”去的。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文化抗战”的影视作品,填补了抗战剧的历史空白。

在演员阵容方面,各个来头都不小。

有冯绍峰、徐璐、王丽坤、张博、王劲松、马晓伟、霍青、姚刚等15位实力派坐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剧集还未开播,就得到了鼎力支持。

CCTV官方媒体,连发6条动态宣传。

央视新闻联播更是毫不吝啬,花了21秒力推这部剧。

一口气追完2集后,观众大赞:这部剧绝对值得一追!

《阵地》,聚焦的是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这面大旗。

要知道,抗战题材的剧集不好拍,难在与观众产生共鸣。

所以,在央视的把控下,《阵地》选择了以文戏代替武戏,以一个个鲜活人物的视角,缓缓展开整个故事。

留学归来的夏衍,很快接到了安娥(王丽坤 饰)的电话,说要带他去见一个人。

夏衍询问:“他是谁?”

安娥笑了笑回答:“一位老朋友!”

很快,在安娥的引荐下,夏衍见到了李克农(李晨 饰)。

夏衍见到“老朋友”,立刻高兴起来说:“原来我要见的,就是你呀!”

可是,李克农略带调侃地说道,“今天你要见的,还真不是我。”

那是谁?

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背后缓缓出现。

虽然夏衍还未见过他的真人,但是早已听说了他的事迹。

“你好,我是周恩来。”

他一见面表明身份,并亲切握手与夏衍打招呼。

两人寒暄一番后,便跟夏衍说了一下当下的局势:

“战场上我们不能输,文化阵地上我们更不能输!”

所以,经党中央决定,将创办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纸《救亡日报》。

夏衍是主编,郭沫若(王劲松 饰)是社长。

在组织的安排下,夏衍和郭沫若见面了。

郭沫若当着所有人的面,表达了自己对局势的见解:“文化侵略其危害绝不亚于武力侵略。”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办好《救亡日报》。

很快,淞沪会战爆发。

经组织决定,办《救亡日报》 的地点定在了桂林,在那里构筑起坚固的文化抗战阵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桂林这个地方,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而来的200余位文化名人。

他们在我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笔为枪,以舞台作为战场,守护着精神阵地,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抗争。

前2集看下来,《阵地》用真实的镜头和犀利的角度,深刻展现出了文化抗战的艰难历程。

作为一部抗战剧,它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三层观感。

第一层——新。

以往的抗战剧,多半聚焦的是战争场面。

但是,《阵地》却聚焦了“文化战场”,这样的视角确实很吸引人。

整个故事通过人物群像,展现了文人志士 “以笔为刃”的铮铮风骨,传递 “文化人亦是战士” 的精神内核。

第二层——真。

虽说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但是在我看来,更像是一部纪录片。

在剧中,还原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救亡日报》创刊、话剧《一年间》排演、桂剧《梁红玉》改革、陶行知岩洞教育等标志性事件。

不仅如此,还融合了东北抗联、南京大屠杀、东江纵队营救知识分子等跨地域抗战叙事。

这种真实感,给了观众一股很强的代入感。

第三层——破。

在我看来,《阵地》不仅视角新颖,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战场叙事。

故事聚焦以 “文脉守护” 为主题,彰显了文化安全对国家存亡的战略意义。

而且,通过历史故事与现实呼应,号召个人担当“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 的使命。

这样的现实意义,以及精神传承,值得我们去深思。

正因为这三层观感,《阵地》播出后势不可挡。

首播当天,轻松拿下了央视黄金档收视第一的位置。

总的来说,《阵地》的开播恰到好处,与当下的时代环境遥相呼应。

我深信,随着好口碑的加持,这部剧会很快火向全国。

来源:影视研究所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