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咖啡馆里放着《沃尔塔瓦河》,这曲子可是佟志的“浪漫暗号”啊,当年他为了跟李天骄凑一块儿,特意学的交响乐,就盼着哪天能跟人聊起这个,显得自己特有品味。他手都有点抖,把点好的两杯咖啡往李天骄面前推,那眼神里全是“快夸我懂你”的期待。结果人李天骄就笑了笑,特云淡
咱今天聊《金婚》里最戳人的一段——就是佟志跟李天骄在咖啡馆见的那一面。我每次重刷到这儿,都忍不住替佟志捏把汗,不是心疼他,是觉得这人咋这么没数呢?
那天咖啡馆里放着《沃尔塔瓦河》,这曲子可是佟志的“浪漫暗号”啊,当年他为了跟李天骄凑一块儿,特意学的交响乐,就盼着哪天能跟人聊起这个,显得自己特有品味。他手都有点抖,把点好的两杯咖啡往李天骄面前推,那眼神里全是“快夸我懂你”的期待。结果人李天骄就笑了笑,特云淡风轻地说:“我现在喝柠檬水,健康。”
电视剧《金婚》剧照
你没见佟志那表情,跟吞了个没剥皮的橘子似的,酸得慌还没法吐。他本来都在心里把接下来的台词过了八百遍了,比如“还记得当年咱们在三线听这曲子吗”“你那时候说最爱这旋律”,结果人家一句“柠檬水”,直接把他的话头掐死在喉咙里。
更绝的还在后头,曲子放到高潮部分,就是那种听得人心里发颤的段落,佟志憋得脸都红了,赶紧找补着问:“这曲子熟吧?当年咱们……”话还没说完,李天骄就歪着头,特认真地问:“这是什么曲子啊?作者是谁呀?”
我当时在屏幕外头都想笑,佟志那点儿浪漫,瞬间跟摔地上的玻璃杯似的,碎得连渣都捡不起来。他还以为李天骄跟他一样,把当年那点事儿当宝贝揣着,结果人早把“交响乐”“咖啡”这些玩意儿扔到后脑勺了。
有人说李天骄是忘了,我跟你说,她哪儿是忘啊?她是故意的!那杯柠檬水根本不是什么“健康选择”,就是一把软刀子,慢悠悠地把佟志心里那根拴了三十年的弦给割断了。佟志还傻乎乎地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人家李天骄早往前跑了十万八千里,连影子都没给他留。
咱得先说说李天骄这人,她从来就不是什么傻白甜小姑娘。当年在三线工厂,她可是高干家庭出来的,家里条件好得很,本来能在城里舒舒服服过日子,偏要跑到那穷山沟里折腾。你说她是为了理想?或许有点,但更多的是年轻气盛,想证明自己,结果到了那儿才发现,日子苦得超出想象——没好吃的,没好玩的,连个能说上话的人都少,孤独得能听见自己心跳声。
就在这时候,佟志凑上来了。他比李天骄大几岁,在工厂里也算有点资历,知道李天骄是城里来的,又孤单,就总找机会跟她搭话:今天给带个馒头,明天跟她聊两句城里的事儿,还故意装出一副成熟稳重的样子,说“有事儿找我”。你想啊,一个小姑娘在陌生地方,突然有人这么“送温暖”,能不动心吗?李天骄那时候就觉得,佟志是懂她的,是能给她依靠的。
但你要是以为她那时候就是个恋爱脑,满脑子就想跟佟志好,那可就错了。李天骄心里从来都有杆秤,她知道佟志有老婆孩子,知道跟他不可能有结果,所以她一直没越界,就保持着那种“精神依赖”的距离。后来三线工厂的日子结束了,她回了城,第一件事儿就是跟之前的对象离婚——不是因为佟志,是因为她觉得那段婚姻不合适,耽误自己。
离婚之后,李天骄就跟开了挂似的:找了个不错的工作,从基层职员一点点往上爬,别人下班追剧的时候,她在学英语;别人周末逛街的时候,她在学业务;后来公司有出国的机会,她凭着实力争取到了,去国外待了好几年,回来就成了跨国公司的高管。你再看佟志,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年纪涨了,啥都没涨——还在原来的单位上班,家里的事儿不管不顾,心里还惦记着当年跟李天骄那点“浪漫”。
最讽刺的是什么?佟志为了李天骄,硬生生把自己几十年的烟瘾给戒了;以前只喝白开水,后来开始学人家喝咖啡、品红酒;本来连交响乐是什么都不知道,后来能说出好几首曲子的名字。他觉得自己这样就“文艺”了,就跟李天骄配得上了。可他忘了,家里还有个文丽呢!文丽在家伺候老人、带孩子,一天忙得脚不沾地,衣服洗了一堆又一堆,饭做了一顿又一顿,累得脸都黄了,他倒好,在外头琢磨怎么“浪漫”,还觉得自己挺委屈——“我跟李天骄就是精神交流,我没做错什么”。
你说他没做错什么?有一次文丽发烧到39度,还得起来给小儿子冲奶粉,佟志倒好,在客厅里听交响乐,文丽喊他帮忙,他还嫌烦:“你小声点,别吵着我听曲子。”你看看,这就是他所谓的“精神追求”,把家里的责任全推给老婆,自己倒成了“文艺青年”。
当年李天骄问过佟志一句话,特别经典:“你爱过我吗?”佟志那回答,现在听着都让人觉得恶心:“除了我老婆,我心里就你一个女人。”这话听着多浪漫啊,好像李天骄是他心里最特别的存在。可说白了,这就是一句废话——既不想跟文丽离婚,又想吊着李天骄,让人家觉得自己在他心里有分量。
李天骄那时候还真吃这套。为啥?因为她骄傲啊!她觉得自己跟文丽不一样,文丽是佟志的老婆,是“柴米油盐”,而她是佟志的“精神伴侣”,是“白月光”。她不需要跟文丽抢名分,只要佟志心里有她这一块地方,她就觉得满足了。可她心里也清楚,要是佟志真为了她离婚,她肯定跑得比谁都快——她要的是“特别”,不是“麻烦”,真要是离婚了,柴米油盐的日子照样过,她才不乐意呢。
后来李天骄去了国外,佟志还总给她写信,写自己的生活,写对她的“想念”,可李天骄一封都没回。佟志还自我安慰:“她肯定是太忙了,没功夫回信。”他就不愿意承认,人家早就把他从人生清单里划掉了。
再后来就是咖啡馆那一面了。佟志以为这是“久别重逢”,是浪漫的开始,结果李天骄全程都在接商务电话,一会儿说英语,一会儿说德语,说得又快又流利,佟志在旁边坐着,跟个木头似的,一句话都插不上。等李天骄挂了电话,佟志想找个话题,说“你现在工作挺忙啊”,人家就“嗯”了一声,没再往下说。
佟志这时候才有点慌了,他看着眼前的李天骄——穿的是名牌西装,戴的是精致手表,说话办事儿都透着干练,跟当年那个在三线工厂里孤单的小姑娘完全不一样了。他才明白,自己这三十年的执念,就是个笑话。人家的人生早就升级了,他还在原地踏步,拿着当年那点回忆当宝贝。
最后结账的时候,佟志掏钱包的手都有点不自然,李天骄也没客气,就坐着等他付钱。出门的时候,佟志想跟她说“以后再联系”,结果李天骄说:“我下周要去德国出差,可能没时间。”一句话就把所有后路都堵死了。佟志站在咖啡馆门口,看着李天骄开车走了,才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三十年啊,他以为自己爱着一个特别的人,结果人家早就把他忘了。
有人说李天骄太狠了,利用完佟志的感情就转身走了。可我觉得,她不是狠,是清醒。她早就明白,感情这东西不能当饭吃,佟志那点“暧昧”,填不饱肚子,也撑不起她想要的人生。咖啡伤胃,交响乐矫情,不如柠檬水实在,不如搞钱靠谱——这就是她的人生哲学。
你说她没动过心吗?也不是。当年佟志母亲病危,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佟志不去医院守着,反而跑到李天骄的房间里坐着,一句话都不说。李天骄那时候哭得稀里哗啦,她是真动心了,觉得佟志这么难过的时候想到她,是把她当亲近的人。可后来女儿打电话来,哭着喊“爸你快回来,奶奶快不行了”,佟志才慌慌张张地跑走。那时候李天骄就明白了,这个男人靠不住,他连自己的母亲都能不管,怎么会对她负责?
从那以后,李天骄就开始为自己打算了。她不再把心思放在佟志身上,而是一门心思搞事业。她知道,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才能不依赖任何人。而佟志呢,还在原地纠结,既想当好丈夫,又想当情圣,最后两头都没落下——文丽忍了他半辈子,有一次实在受不了,离家出走了半年,回来的时候,佟志又得了心脏病,还得文丽照顾他。
其实李天骄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她能把男人当跳板,而不是归宿。佟志以为自己在跟她玩“柏拉图恋爱”,以为自己占了上风,结果他只是李天骄证明自己魅力的工具——你看,有个男人为了我,戒了烟,学了交响乐,心里惦记我三十年,我多有魅力啊。等她不需要这份“魅力证明”了,就毫不犹豫地把佟志甩了。
现在再想咖啡馆那杯柠檬水,真的太妙了。李天骄喝柠檬水,不光是戒了咖啡因,更是戒了对佟志的那点念想。她用一杯柠檬水告诉佟志:我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你保护、需要你懂的小姑娘了,我的人生里,早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最后咱聊聊,李天骄算不算“清醒赢家”?有人说她利用佟志的感情,太残酷了,尤其是对文丽——文丽在家当牛做马,她在外头跟佟志搞暧昧,最后还潇洒转身,这不公平。可我觉得,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公平不公平,只有选择不选择。
李天骄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她没有因为佟志的“暧昧”耽误自己,反而借着那点精神寄托,撑过了最难的日子,然后一路往前跑。而佟志呢,选择了活在虚幻的浪漫里,逃避家庭责任,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文丽是可怜,但她的可怜,更多是因为自己的隐忍,而不是李天骄的“残酷”。
其实《金婚》这段故事,最让人清醒的就是:感情这东西,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人生的全部。李天骄之所以能“赢”,不是因为她多聪明,而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为了目标放弃没用的感情。而佟志之所以输,是因为他把回忆当现实,把暧昧当爱情,最后耽误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现在再看佟志站在咖啡馆门口的样子,真的有点可怜又可笑。三十年的执念,最后就换了一杯凉透的咖啡和一句“我喝柠檬水”。他到最后可能都没明白,不是李天骄忘了当年的事儿,是人家早就往前走了,只有他还停在原地,抱着回忆不肯放。
来源:瞰见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