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间的海面上,在日军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多艘日军舰艇正在搜寻和猎杀一艘盟军潜艇。而在深海之下,一艘潜艇紧张的躲避着日军搜捕,双方互相用声呐捕捉对方的方位。
夜间的海面上,在日军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多艘日军舰艇正在搜寻和猎杀一艘盟军潜艇。而在深海之下,一艘潜艇紧张的躲避着日军搜捕,双方互相用声呐捕捉对方的方位。
在众多日军舰艇的围捕下,盟军潜艇最终暴露了方位,随着一连串深水炸弹的攻击,连续被命中的潜艇已在劫难逃,一部分潜艇人员以及一名密码谍报员被迫提前从鱼雷管内潜泳逃出。
由于交战区域在抗战时期的我方海域,在日军围捕下杀出重围的盟军官兵也最终顺流漂至我方海岸,一场营救行动就此拉开。
看到影片开篇的剧情,这部于1995年上映的电影《绝境逢生》像不像是早期版的《东极岛》?
尽管在这一时期,好莱坞战争大片已逐步进入我国。可当电影《绝境逢生》出现在观众面前时,电影开头的画面同样可以让我们找到一种战争大片的感觉。同样让观众感到意外的,也包括本片的男主居然是魏宗万。因为众人完全想不到,此前饰演阴险角色的他在本片中居然扮演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游击队队长。
1986年,魏宗万凭借电影《湘西剿匪记》中的土匪头目魏彪一角而被众人所知,但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角色,还是多年后在《三国演义》中饰演司马懿。对比魏彪的凶狠毒辣,以及司马懿的严肃沉稳,魏宗万在《绝境逢生》中的表现,可谓是颠覆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形象。
不过对比这个角色的意想不到,更让观众吃惊的,恐怕还是电影开头那场猎杀潜艇的场面。
因为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内地观众并没有看过《从海底出击》,甚至《猎杀U571》也是多年后的作品。在《绝境逢生》拍摄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潜艇类题材的电影更是少之又少。在国产战争片的历史上,《绝境逢生》中的这场戏也是国内战争片中首次出现反潜作战的镜头。
当然,由于剧组经费问题,影片开头的这场反潜作战大多借用了特效。巡航的日军零式战斗机和海面上的日军舰艇多采用模型替代,但剧组恰到好处的编排了一场夜间海战。在黑暗的遮盖下,观众反而难以辨别眼前的画面其实是一场另类的特效。不过在近景阶段,当年的剧组却也的确借用了一艘真正的潜艇协助拍摄。
盟军官兵成功逃生并在我方海岸线登陆后,由于日军判断盟军极有可能会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取得联系,加之多名盟军官兵在登陆后被日军俘获。为了引出更多潜伏的盟军官兵,也为了消灭当地的抗日武装。在日军头目的部署下,一支特殊编排的假游击队正式登场。
他们假扮抗日武装,并劫走了日军手中的战俘。这让试图展开营救的当地游击队误认为前者也是友军,两支武装迅速合并,一场堪称二战版无间道的对决也正式拉开。
相信看到这里,无论是当年的老观众还是年轻一代的观众,大家都会从这个剧本中找到很多电影的影子。紧张的反潜对决画面让你想起了《从海底出击》,盟军官兵从海上逃生并被我方营救,这个段落像是刚刚遭遇票房惨败的《东极岛》。对手假冒游击队混入我方阵营,这个情节更像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绝境逢生》将多部知名影片的精华浓缩到一起,也最终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
不同于饱受质疑的《东极岛》,《绝境逢生》的剧本核心虽然也是营救盟军,但在剧本的设定中,我们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由于《绝境逢生》是导演张建亚与魏宗万继《三毛从军记》之后的再次合作,本片也同样保留了诸多创意十足的搞笑设计。例如美国兵与日军肉搏时,前者将对手的头当成篮球。面对日军的手雷投掷,盟军官兵反扔手雷直接引来了一场“棒球赛”。老潘与叛徒的终极对决,整场画面更被拍成了一场职业拳击赛。
尽管电影《绝境逢生》是一部标准的抗日神剧,但独特的创意却并没有让这部作品变成一部烂剧,它反而成为了一部我们可以接受的神作。
时至今日,《绝境逢生》依旧是国产抗日喜剧片中的顶级之作,其至今也维持着豆瓣评分7.5分的良好成绩。当然,一年后再次由魏宗万出演的另一部同类型作品《巧奔妙逃》拿到了8.2的评分。但笔者一直认为,结合电影创意和开头的大场面,《绝境逢生》的质量其实远超《巧奔妙逃》。
后者之所以能拿到如此高分,恐怕还是电影中的那首《弹棉花》,为本片拿到了最好的加分项。
来源:辽宁资深球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