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发现没有?《潜伏》竟然有“十五大不应该”,荒唐不荒唐?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2 23:17 3

摘要:人说《潜伏》是谍战剧的天花板。我也不否认,演员个个都给力,做戏扎实。但是剧情嘛,天知道怎么琢磨出来的。要真搁在咱们那年月,会整出这么多幺蛾子吗?怕是得让一屋子的老布头气得嗓门都拔高。

《潜伏》里那些“不应该”,到底哪来的?

人说《潜伏》是谍战剧的天花板。我也不否认,演员个个都给力,做戏扎实。但是剧情嘛,天知道怎么琢磨出来的。要真搁在咱们那年月,会整出这么多幺蛾子吗?怕是得让一屋子的老布头气得嗓门都拔高。

咱今儿就念叨念叨——

其实,这个《潜伏》开头没两集,就让我皱了眉。一上来,余则成跟着自家老大去逮进步青年。这活儿,听着像特警扫黄,实则本职单位都对不上号。余则成本来是干策反的,专收买、哄抬敌营小兄弟,轮得到他去门口堵人?真要安排他抓人,那还要行动处干嘛。要是真照剧里这么分配,估摸着特工局也得头疼——分工哪去了?这年头哪个单位不讲流程啊,谁都自个揽活儿,那不乱了套!

闲话说回来,有时候戏编得过了,就跟把麻辣烫蘸进糖水里——奇怪归奇怪,反正没人真遇见过,你还真挑不出个理。比如余则成进学校找左蓝,正赶上一帮姑娘合唱《共青团之歌》。听着挺热闹,可是那首歌,那年头可还没流行呢。两年时间说长不长,够人从初中熬到高考了。编剧估计也是一时激情上头,把后世爱听的歌往前搬了搬,费了劲想渲染氛围,谁知道细节上露了怯。

有些东西,咱们小时候也经历过。比如档案这事,你填过各色表格没?简历最后一项,婚姻状况。余则成本来光棍一条,却被科长吕宗方硬生生塞了个“已婚”——理由也怪,铺垫个后续好写剧情。生活中,谁会这么折腾啊?不怕到时候真问起来,弯子转不过来吗。说句有点“贴地气”的话,这也太懒得编了。

再有,刺杀那场戏——前面余则成打司机、踹保镖,麻利得像踢馆小能手。转个脸,对上李海丰,却手抖心颤,跟刚进社会的小伙子似的。咱不说人铁心钢肠,可头前两枪还潇洒劲儿十足,遇见主角就变了个人,你敢信?真有这么分得清楚的心理落差?特工这种活,有麻麻咧咧、心里越来越软的,还能活到剧终?也是种奇观。

顺着往下讲,家眷那事儿,余则成明明大有智谋,遇到上司邀请家属安置的新政,还含混搪塞。这种关键口风,他竟然不上心,只差敷衍过去,导致身边麻烦接二连三。你说他缺火候吧,不像;你说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吧,又略显尴尬。搁谁谁都得想,“哥们儿你怕什么啊?老实交代多痛快。”戏里却偏给你整这么个别扭劲儿。

而乡下到天津的途中,翠平和车夫居然带着手枪、还带了手雷。这个设定,真是又大胆又离谱。村里出来的游击队,真会大大咧咧就背了几件军火,路过敌占区,像提菜篮子似的?这一路上要是被摸个底儿,还不就地暴露吗。组织难道就没人交待细节、不查仔细?有些事,生活里太懂规矩的人都犯不着这样乱来。

说到夫妻同居的“表演”桥段,更看得我直挠头。余则成为了做秀骗周亚夫,天天搅床晃板子,钟表式机械重复。问题来了:楼上下住着,周亚夫真能隔着楼板分辨动静?不是有点自作多情?这费劲巴拉制造痕迹的手法,说到底也是“为戏而戏”。生活里哪有这么通透的“侦探式配合”。

再有房子那茬。站长的院子原本是从日本人手里抢的,怎么看都该是解放后特务窝点。但竟然中统的人,也就是谢若林,还能大摇大摆住进去。这事不怕后头有人打小报告?在那年月,军统跟中统掐得血肉横飞。你让对头直接搬家到你后院,谁顶得住这风险?弄不好明天风声就走漏了,大家一起凉凉。

至于车辆段子。余则成专门给站长弄一辆“斯蒂旁克”,站长听着这名儿就懵圈儿。依我说,混到那位置的,哪个不是对新鲜玩意儿最上心?别说是汽车品牌,就连上海小百货进新货,他能第一个知晓。结果,让站长当了回“老外”,愣没听过这型号,实在“有点编的痕迹”。

有一条我尤其觉得违和:站长吴敬中私自动用“佛龛”——一个被高层私藏着的秘密卧底。依他的谨慎和滑头,真会一时心血来潮,直接越级开工?剧里为讲故事,把人性几行字写薄了,生活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哪有这么不会自保的。

再说翠平的手雷跳窗,简直比功夫片还神。常理想,普通人哪有这身板?美军手雷,可不是放在筷子盒里的玩具,更不是抱个热水壶满地跑能轻易应付的。翠平纵然是女游击队长,没当过杂技演员也能飞身跳窗,哎,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编剧想象力。说的再写实,真到了生死关头,没个三年五载实战成绩,这动作怕是“做梦都圆不上”。

还有那两层小楼摔死廖三民和李涯。两个大活人,怎么掉下去就立马见阎王了?我小时候楼下就有人摔,最重也就是骨折。难道那会天津的楼有魔咒?

结局那会,余则成在台湾问起翠平,地下组织的小同志反问她真名,他愣是说想不起来。咱也不说记性多好,可连造出来的媒人名儿都记得住,怎么可能把朝夕相处的老伴真名塞脑后了?要是搁在现实里,一定是太想她,名字反倒更烂熟于心。戏里给错乱成了“道德困境”,生活中却是忘不了的温情。

我反倒想问问,这两位生死搭伙、共过枪林弹雨的革命伴侣,为什么总被组织上那样冷冷对待?翠平盼着见余则成,组织说你以后别回天津了;余则成好不容易活到解放,还被命令立马和另一名同志扯证,甚至都不给点温情关照。也许这年代拼的是理想,儿女私情只能排到队尾,可人在江湖,总归有软肋。正因为如此,苦中才能滋生那么点儿真感情。

末了闲几句。我们很多人喜欢《潜伏》——喜欢得像怀念旧友一样。可真要对照现实,有时候偏偏“漏洞百出”。这也难怪,毕竟戏跟人生,总归隔着个屏幕。戏里人为了故事,有时得换来换去身份,权当人生过招,谁还能般般周到?咱们观看时,有时也像人生里遇到的迷茫:到底哪一步对,哪一步错?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答案里找余地。

也罢,闲扯到这儿。你说,《潜伏》能不能再拍得更真实一点?还是本就该这样荒唐离奇,反正谁也难参悟透呢?

来源:智勇双全麻酱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