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文化“新三样”出海成绩亮眼 周国辉:强化技术赋能,加速“造船出海”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6 18:42 1

摘要:近日,韩国流媒体平台Wavve上线浙产网剧《藏海传》,开播首日便冲上“海外剧TOP20”榜首。如今,该剧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评分9.5,创下中剧在该平台最高评分纪录。

《藏海传》剧照

近日,韩国流媒体平台Wavve上线浙产网剧《藏海传》,开播首日便冲上“海外剧TOP20”榜首。如今,该剧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评分9.5,创下中剧在该平台最高评分纪录。

不止于此,《斗破苍穹》用玄幻叙事牵动数以亿计的读者追更,《黑神话:悟空》不断刷新全球在线玩家纪录,《甄嬛传》在海外持续获得不错的收视成绩……近来,网游、网文、网剧并驾齐驱,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调查与思考丨浙产文化“新三样”,出海何以更出彩

去年年中,浙产《黑神话:悟空》一骑绝尘,不仅创下单机游戏销量纪录,而且在“游戏界奥斯卡”2024游戏大选中获奖。此后,浙产文化“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成为文化“中国风”劲吹全球的浙江现象。它们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机活力。

浙产文化“新三样”能成功出海,并不是因为运气好,其背后有一些共性的因素,确实值得研究和思考。我没玩过《黑神话:悟空》单机游戏,但两个月前去中国美院观赏《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听美院老师的专业介绍,让我对此有一些思考。

一是要深挖传统文化宝库,并善于创新表达。浙江文化“新三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 例如,《藏海传》中融入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以及榫卯、皮影戏、昆曲等非遗元素;《黑神话:悟空》和《永劫无间》则分别从《西游记》和中国传统武术、服饰文化中汲取灵感。浙江有五千年良渚文化、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八千年跨湖桥文化和一万年上山文化,各类遗址遗存、古书古籍、民间传说都是文化和精神的宝库。要善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应用。越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文化标识的内容,越容易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但也需注意,简单地堆砌元素是不够的,更需要像《黑神话:悟空》那样,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演绎,找到既能保留内核又能让全球受众理解的表达方式。

二是要善于用先进技术赋能文化生产与传播。AI翻译大幅提升了网文的翻译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先进的图形引擎技术为游戏提供了震撼的视觉表现;大数据和AI技术甚至能辅助剧本创作和角色设定。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制作效率、艺术表现力和传播效果。

三是要打造成熟的产业生态浙江已经初步形成了“上游创作孵化、中游基地支撑、下游出海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杭州的中国网络作家村,汇聚了大量作家资源,并通过“网络文学IP直通车”等机制,与影视、游戏公司合作,实现了IP的多业态开发。良好的产业生态和集群效应,为文化产品的持续创新和出海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是要关注和呈现人类共通情感。无论是《斗破苍穹》中“莫欺少年穷”的逆袭精神,还是各类网剧中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描绘,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能有效跨越文化和地域的隔阂,引发全球观众的共鸣。它提醒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时,要善于找到那些能引发全人类情感共振的共同价值。

浙产文化“新三样”在出海过程中自然也面临挑战,要敢于直面。依我观察,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其一,要规避“文化折扣”,促进本土化。太过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时也会因为海外观众不熟悉其背景和叙事逻辑而导致“看不懂”,产生“文化折扣”现象。未来需要在保持文化独特性和增强故事普世性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并且不能止步于简单的翻译,而要向更深度的“文化转译”和“本地化运营”迈进,甚至尝试与当地文化机构、艺术家共创内容。

其二,要逐步摆脱“借船出海”,加速“造船出海”。目前不少文化产品出海高度依赖国外传播平台,这意味着需要支付高额分成并受制于他人的规则。浙江正在努力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例如构建自主可控的海外发行平台(如Zoland平台)和传播体系,但这条路依然漫长和艰难。

其三,要破解题材同质化,拓展内容广度。目前出海产品题材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多集中在古装、玄幻、仙侠等领域。这可能会让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形成片面的刻板印象。未来需要鼓励更多元的题材创作,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现代的的中国形象。

其四,要加强IP的长线运营能力建设。一个成功的IP要避免“昙花一现”,需要对其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细规划,包括持续的衍生内容开发、跨界合作、品牌维护等,构建强大的IP宇宙。这也是中国文化企业需要向国际顶级IP运营商学习的地方。

文化的魅力在于交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浙产“新三样”要持续走俏,并能更加出彩,关键在于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并借助现代科技和产业力量,用世界听得懂、喜欢看的方式,讲述打动人心的中国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