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瑜新剧来袭!《烟花少年》将90年代青春拍活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4 05:26 1

摘要:家人们谁懂啊!最近刷短视频,十个有八个都在聊《烟花少年》,本来以为又是那种磨磨唧唧的年代剧,结果点开第一集就被“按头”入坑——没有撕逼堕胎的青春破事,没有苦大仇深的卖惨戏码,就靠东北大碴子味的笑声和实打实的奋斗劲儿,让90后想起爸妈当年蹲在工厂门口抽烟的样子,

黄景瑜关晓彤新剧杀疯了!《烟花少年》凭啥让90后哭到眼红,00后追着要链接?

家人们谁懂啊!最近刷短视频,十个有八个都在聊《烟花少年》,本来以为又是那种磨磨唧唧的年代剧,结果点开第一集就被“按头”入坑——没有撕逼堕胎的青春破事,没有苦大仇深的卖惨戏码,就靠东北大碴子味的笑声和实打实的奋斗劲儿,让90后想起爸妈当年蹲在工厂门口抽烟的样子,00后追着问“90年代真的这么带劲吗”,开播3天热度直接冲上台剧榜前三,这到底是咋做到的?

第一部分:选角直接封神!黄景瑜放下枪抡扳手,关晓彤不当闺女改当“闯劲姑娘”

之前看黄景瑜,不是穿军装耍帅就是穿警服办案,这次一出场直接换了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手里抡着扳手在工厂里钻来钻去,脸上沾着黑机油,说话带着点东北腔的憨劲儿,跟工友开玩笑时笑得露出大白牙,下一秒看到工厂要倒闭,又皱着眉说“这厂子不能倒,咱得守住”,那股子倔劲儿,像极了小时候邻居家那个不服输的大叔。有网友截图他手上的老茧道具,说“比某些剧里的假肌肉真实多了”,光看这造型,就觉得这角色活了。

关晓彤之前总被说“演啥都像没长大的小闺女”,这次在《烟花少年》里彻底打破偏见。她演的严晓丹,扎着高马尾,穿着格子衬衫,在工厂里跟男工友一起搬零件,厂长瞅着她说“女生干不了重活,回家待着去”,她直接扛着零件走过去,把东西往地上一放:“您看我行不行?”后来工厂倒闭,家里让她赶紧找个稳定工作嫁了,她却背着包说“我要去留学,以后回来给咱厂争光”,那股子敢闯敢拼的劲儿,让好多女生评论“这才是女生该有的样子,不矫情不靠着别人”。

除了黄景瑜和关晓彤,王天辰演的夏雷也特别戳人。他不是那种有主角光环的角色,就是个普通的工厂青年,工厂倒闭后被爸妈催着去上海,刚到上海时住地下室,潮得能拧出水,找工作被拒绝十几次,最后只能从端茶送水的实习生做起,每天早起挤地铁,晚上回出租屋泡方便面,还得跟家里打电话说“我在上海挺好的,老板特看重我”。有北漂网友说“看他蹲在地铁站啃包子的样子,想起我刚毕业那年,眼泪一下就下来了”,这哪是演电视剧啊,这就是咱们普通人的奋斗日常!

第二部分:剧情太敢拍了!90年代下岗潮拍得不含糊,三个年轻人的选择让全网吵翻

剧里最真实的一段,就是90年代经济转型那阵儿。本来热热闹闹的工厂,突然贴出倒闭通知,工人们拿着饭盒站在工厂门口,有的蹲在地上抽烟不说话,有的跟厂长吵吵,还有的阿姨抹着眼泪说“一家老小都靠这厂子吃饭,这可咋整”。黄景瑜演的张小满,拿着自己攒了好几年的“先进工人”奖状,一遍遍地摸工厂的大门,嘴里念叨“我从16岁就在这儿干活,这厂子咋就没了呢”

关晓彤演的严晓丹,回家看到妈妈把下岗证藏在衣柜最底下,偷偷把自己的留学申请书又改了改。

王天辰演的夏雷,晚上跟爸妈吃饭,爸爸夹了块肉放他碗里说“去上海吧,总比在这儿耗着强”,他咬着馒头没说话,眼泪却掉进碗里。这段戏没刻意煽情,可好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说“看的时候跟我妈一起哭,我妈说当年你爸下岗也是这样,躲在阳台抽烟抽了一整晚”。

工厂倒闭后,“铁西城F3”的选择让全网吵翻了。张小满说“我不走,这厂子是我家,我得带着工友找出路”,有人说他“太倔了,明明可以找个轻松的工作,非得扛这事儿”,也有人说“这种坚守太难得,要是没人守,以后更没希望”。

严晓丹选择出国留学,有人骂“这时候跑出去,就是不想承担责任”,也有人支持“她是想学本事回来,总比守着死厂子强”;

夏雷去上海当沪漂,有人说“去大城市闯闯是对的,机会多”,也有人担心“他一个人去上海,肯定要受很多苦”。其实哪有什么对不对啊,不过是普通人在难处里,选了自己觉得能走下去的路而已。

最让人觉得真实的是,剧里没给主角开金手指。张小满想带着工友搞转型,找第一个项目就被骗子坑了好几万,工友们埋怨他“就你能,现在钱没了,咱更没指望了”,他蹲在工厂门口一夜没睡,第二天还是笑着说“咱再找下一个,总能找到对的”。

严晓丹在国外留学,语言不通,上课听不懂,晚上在图书馆熬夜啃书,想家的时候就给家里打电话,明明哭了却跟妈妈说“我在这儿挺好的,老师同学都照顾我”;

夏雷在上海给客户端茶送水,因为不小心把咖啡洒在客户西装上,被骂得狗血淋头,躲在厕所里擦眼泪,出来还是得笑着跟客户道歉。这些细节没放大痛苦,可观众看了都觉得“这就是我们自己啊,谁没在奋斗路上摔过跟头”。

第三部分:这剧的“魂”太绝了!不撒鸡汤不喊口号,却让全网懂了“奋斗到底是啥”

剧里最戳人的不是奋斗的苦,而是多年后的重逢。严晓丹留学回来,第一时间就去了原来的工厂,远远就看到张小满和夏雷在厂房里忙活着,机器转得轰隆隆响,比以前还热闹。她走过去,张小满看到她,手里的工具都没放下,笑着说“回来了?”,夏雷跑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就等你了,一起干”,没有狗血的“你当年为啥走”,没有矫情的拥抱哭戏,就这么简单两句话,却让好多观众哭了,有人说“这才是真朋友啊,不管走多远,回来还是能一起干事”。

剧里的细节也特别用心,让人一秒就想起90年代。工厂大院里,广播里放着毛阿敏的《渴望》,阿姨们坐在树下织毛衣,孩子们围着自行车追着跑;到了过年,邻里之间互相送饺子,你家送白菜猪肉馅的,我家送韭菜鸡蛋馅的,不用敲门,直接放在门口就行,还会留张纸条“尝尝我家的,好吃下次再给你包”;年轻人谈恋爱,男生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女生坐在后座,手里拿着冰棍,笑得特别甜。有网友说“看到这些场景,想起我小时候在姥姥家的日子,那时候虽然不富裕,但特别热闹,邻里之间跟一家人似的”,这些细节不是刻意堆出来的,是真真正正的人间烟火气。

现在好多剧都喜欢撒鸡汤,喊着“奋斗就能成功”的口号,可《烟花少年》从来没说过这些。它就拍张小满带着工友一点点试项目,今天失败了明天再来;拍严晓丹在国外认真学习,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拍夏雷在上海慢慢积累经验,从端茶送水到能独立谈项目。最后工厂盘活了,不是因为运气好,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放弃。就像剧里说的“真正的烟火气,不是每天热热闹闹,是一群人一起,朝着一个方向使劲”,这句话没多华丽,可让好多人明白,原来奋斗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是大家一起,把日子一点点过好。

《烟花少年》不是什么大制作剧,没有流量明星扎堆,没有炫酷特效,可它却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找到了共鸣。90后看的是爸妈那代人的青春,想起小时候听爸妈说的下岗故事,想起家里以前的老照片;00后看的是一种力量,知道不管在哪个年代,遇到难处都不用怕,只要肯努力,总能找出路。

如果你现在觉得迷茫,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不妨去看看《烟花少年》,看看张小满他们是怎么在难处里找出路的;如果你想了解90年代的故事,也可以去看看,那里有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最后说一句,这剧真的值得“码住”,越看越燃,越看越有劲儿!

看《烟花少年》的时候,我总想起我爸跟我说的,他当年下岗后,跟几个工友一起开小五金厂的事儿。那时候也难,没资金没经验,进的第一批货全是残次品,工友们都想散伙,我爸说“再试最后一次,不行咱再散”,最后慢慢做起来了。这剧最打动我的,就是它的真实——没有完美的主角,没有一帆风顺的剧情,只有普通人在难处里的坚持和努力。现在好多剧都追求“爽感”,可《烟花少年》却用“真实感”赢了,它让我们知道,不管在哪个年代,奋斗都是最动人的事儿,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和身边的人一起,把日子一点点过好。

来源:桃姐

相关推荐